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調查:多數掙扎於溫飽線,少數衝出生天

新私募多數生存艱難

華爾街見聞摸底了2015年1月-2017年7月之間成立或發行產品、有“公轉私”背景的證券私募機構,總計40家。

如下圖所示,統計樣本主要選擇明星基金經理和專業媒體曾報道的知名“奔私”基金經理。管理規模數據為最新規模(截至2018年7月),數據來源綜合參考格上財富、金斧子和私募排排網。

由於數據獲取所限,部分私募無法獲得投顧規模數據,只能以自主發行規模作為參考。

樣本中,從“奔私”基金經理原所在公募分佈來看,包括富國基金、上投摩根、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泰達宏利、博時基金、民生加銀、國泰基金、長盛基金、新華基金、海富通、諾德基金、諾安基金、農銀匯理、南方基金、工銀瑞銀、建信基金、匯添富基金、長城基金、銀河基金、萬家基金等。

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調查:多數掙扎於溫飽線,少數衝出生天

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調查:多數掙扎於溫飽線,少數衝出生天

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調查:多數掙扎於溫飽線,少數衝出生天

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調查:多數掙扎於溫飽線,少數衝出生天

明星基金經理“奔私”調查:多數掙扎於溫飽線,少數衝出生天

行業規模分化劇烈

統計樣本中,規模最高的是泓澄投資、清和泉資本和萬噸資產,管理規模在50-100億之間,但在統計樣本中屬於“少數群體”,上述三家均成立於2015年。

泓澄投資創立者張弢2005年-2015年曾任嘉實基金的基金經理。清和泉資本由泰達宏利前總經理劉青山創立,萬噸資產老闆是民生加銀前總經理俞岱曦創立,他還曾任中銀基金副總經理。他們在公募機構時擔任公司高層,或許為這批機構打下發展的基礎。

另外,泓澄投資和萬噸資產的自主發行規模均超過20億,而清和泉資本大多以銀行渠道的投顧產品為主,自主發行規模10億左右。

統計樣本中,管理總規模在20-50億“公募派”私募總計六家:樸易資產、相聚資本、域秀資產、觀富資產、趣時資產和瞰瞻資產等六家。此外,海燕投資的管理總規模位於10-20億區間。

截至目前,2017年以來成立滿一年的“公募派”私募中,只有三家自主發行規模超過1億,包括仁橋資產、翽鵬投資和睿揚投資,其餘8家的自主發行規模低於1億。

業績考驗日益凸顯

上海一家“公募派”的私募合夥人對華爾街見聞指出,基金經理在公募到資方和渠道方路演時都能積累一些資源,但隨著投資業績分化,規模擴張能力也隨之分化。據他觀察,有些私募在2015年股指高點和2016年熔斷前發行產品,風控是否良好,對於後續發展影響巨大。

清和泉資本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相對良好的風控表現,對他們的規模發展非常關鍵。該機構人士認為,清和泉資本自成立後經歷過完整的三輪“股災”,在同期指數幾乎腰斬的情況下清和泉產品的最大回撤只有13%。這成為客戶認可的重要方面。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認為,中小私募要想規模迅速提升,必須拿到銀行、券商的資金,而銀行券商的白名單就會有準入門檻,小私募要想跨越這門檻,前期必須依靠業績驅動,一旦跨越10億門檻之後,管理規模才可能迅速提升。

保本艱難 “小康”更難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報道,5億規模可以看成是私募的生死線。募集和運營成本構成私募的固有成本,據估算,一個小型私募證券基金的年度運營成本不少於400萬元。而五億規模的私募規模,在分攤掉營銷費用和業績分成後,要收到400萬元也並不容易。

上海一家“公募派”私募總經理對華爾街見聞稱,今年開始佈局銀行代銷,但遇到諸多門檻要求:多年連貫的較好業績、投研人員不少於10人、財務人員不能外包。滿足不了門檻要求在小規模、成立時間短的私募中普遍存在。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2015年後市場持續震盪,之後成立的私募普遍業績沒有優勢,規模很難擴張。這種背景下,銀行券商渠道更願意發頭部私募產品,看重業績穩定性。未來私募規模做大必須是牛市。”

北京一家“公募派”私募渠道總監對華爾街見聞總結,“10億是生存線,30億才能談發展,50億掌握資源,100億建立品牌。”

他續稱,未來也許會出現私募價格戰,降低管理費率和業績報酬提成,因此規模門檻還會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