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和日軍兩次打進北平,爲什麼沒火燒故宮?多虧這個日本人

1860年,打進北京的英法聯軍佔據了圓明園,清軍守不住,圓明園的大總管文豐還算有骨氣自盡了,英法聯軍搶走的寶物多達150萬件以上,大火燒了3天3夜。

八國聯軍和日軍兩次打進北平,為什麼沒火燒故宮?多虧這個日本人

可令人奇怪的是,英法聯軍卻對有著更多寶貝的紫禁城絲毫未動,其實仔細想想就能明白,這是英法的計謀,英法聯軍為什麼要打清朝呢?是要通商。

在此之前外國商人就要求過通商,可是清朝一直不答應,實行的是閉關鎖國,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自然經濟,不過已經不符合當時的世界趨勢了,打開大門是遲早的事。

既然清朝不主動開門,那麼就只能用武力了,說到底英法打進北京是為了做生意,搶東西燒房子只是順帶的,如果燒了紫禁城就是跟清朝徹底翻臉了,還怎麼做生意?

果然燒了圓明園之後,清朝就妥協了,趕緊出來議和開放口岸,到了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當時卻是準備用武力強佔紫禁城的,這個時候有一個日本人出來勸阻。

這個日本人叫川島浪速,他是早期的日本間諜,當時他的身份是一個翻譯,他憑藉自己的身份勸服各方,讓紫禁城避免了戰火和搶掠,他的本意也當然不是為中國好。

八國聯軍和日軍兩次打進北平,為什麼沒火燒故宮?多虧這個日本人

跟上面的原因一樣,只是為了從中國長期得到好處,不過他的做法受到了清朝大臣的讚揚,清朝的王爺善耆對川島浪速是感恩戴德,甚至兩人還結拜為兄弟。

後來這個善耆還把自己的女兒送給川島浪速當養女,這個女娃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日軍女特務川島芳子,實際這個浪速一心想的是怎麼宰割中國,可惜清朝遺老太傻了。

川島浪速在中國當了幾十年的間諜,乾的壞事數都數不過來,晚年的浪速在中國撈了一筆錢,然後就回到日本去了,於1948年病死,川島芳子也於同年在北平被槍斃。

至於侵華日軍為什麼沒有燒火或是炮轟故宮?實際上當時已經沒有必要了,裡面的寶貝在日軍打進北平之前,要麼被溥儀拿走了,要麼被軍閥拿走了,裡面沒值錢的東西。

當時在偽滿還有許多的清朝遺老,溥儀也在那裡,日軍沒有必要去毀掉沒用的建築,去得罪清朝遺老,這是不划算的,所以日軍沒有去毀掉故宮。

八國聯軍和日軍兩次打進北平,為什麼沒火燒故宮?多虧這個日本人

還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原因,故宮和當時的長城相當,都成為了中國的一種代表建築,貿然去毀壞這樣的一種建築,勢必會激起更大的仇恨,出於種種原因考慮,日軍沒有動故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