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手機CPU都10核了,卻沒有雙線程的呢?

我叫美華美


其實以前也有手機上的CPU支持雙線程的,如英特爾的ATOM,它和我們現在手機上用的ARM架構處理器不同,ATOM是x86架構的,繼承了英特爾桌面處理器的一些技術,比如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HTT,超線程),當然ATOM處理器也是曇花一現,英特爾已停止開發了。

HTT其實就是Simulate MultiThreading(同步多線程技術)的一種實作方式,另外像AMD Ryzen處理器也支持多線程,還有IBM Power9這樣的非x86處理器同樣也支持多線程技術。

之所以會出現多線程技術,那是因為這些CPU經常會有一些閒置資源得不到利用,比如早前的英特爾處理器因為流水線過長,一些單元常常處於等待狀態,英特爾才開發出了超線程技術,讓這些閒置的單元得以利用,它們可以運行另一個線程,不過從操作系統來看,它變成了另一顆CPU。

所以說,超線程的存在意義就是因為有閒置的資源可以利用,一旦CPU本身流水線緊湊,結構精簡,指令效率高,那麼超線程就沒什麼價值了。而現在手機上的CPU都是精簡指令集架構(RISC)的ARM處理器,它的特點就是在大多數時候簡單高效,沒有多少閒置資源可供利用,自然就沒了超線程的用武之地。

另外,實現多線程技術還要花費額外的晶體管,也就是說增加了手機CPU的功耗和麵積,這對於手機來說影響很多,而且,多線程技術還需要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的支持,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超能網


首先來說 手機的處理器的多核其實是——忽悠人的。

簡單給大家講講看:

首先現在手機的CPU核心都是基於ARM的,多核心會被設計程數種不同規模和計算能力的核心。在真正使用的時候並不是像計算機一樣所有核心一起工作的。

在某些大量計算的時候才會開啟某個核心,平時的時候大部分核心都是在休眠狀態下。

因此平時跑的都是低等級核心,也只有這樣手機才可以在區區20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下支持一天的時間。否則連3個小時都難以支撐。

在手機運行的時候操做系統。根據不同的任務等級會將不同的任務發送到不同的CPU上去處理。

甚至於有的手機內的某個CPU核心就只做整數運算,一旦使用浮點運算那麼這個核心就是完全用不上的了。其實大部分的多核手機都是偽多核


不過事情總有改變的,前些日子聯發科發佈了一個MT6592處理器

這是一個真8核心的處理器,同計算機的cpu一樣,裡面的八顆Cortex-A7 CPU核心是可以同時運行的。只是同時運行的時候耗電量感人罷了。


軍武數據庫


這裡是專注於有為青年數碼體驗的敢為青年數碼,我是敢哥!

為何手機CPU都10核了卻沒有雙線程的呢?

我們普遍認為就是隻有英特爾和amd有這個技術而手機的幾個廠商沒有,或者說不會。也有人認為是手機多線程沒什麼用。

這兩者其實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也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可以慢慢分析一下。

優劣

線程不一定是多就好,當你核心的計算能力跟不上性能不行的時候,其實多線程反而會延緩處理器的計算。

就相當於你給了一個只會數數的人一個乘法公式,它會算不過來的,那麼速度反而會很慢。

技術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聯想的手機是用過英特爾的凌動處理器的,就是z2580和z2460。

當時的這幾個處理器都是有雙線程技術的,但是現在的麒麟還有蘋果以及驍龍和聯發科,這四家從始至終都沒有出過雙線程的。

自然也就聯想到是它們的技術不夠到位,比如看一下現在的電腦處理器廠商那麼久不才兩家麼,而手機處理器的廠商都已經有四家了,自然會讓人想到是技術的原因。

性能

手機的CPU大家都知道性能是不能和電腦比的,比如什麼電腦的4核8線程啊這樣的,電腦的處理器有個6核心就很不錯的,但是手機都八核心起步了。

但是手機遊戲對性能要求高麼?電腦遊戲對性能要求高麼?所以手機的核心處理能力是不如電腦的,那麼自然就是說手機沒必要雙線程,一個核心帶一個線程就行了,不需要超線程來計算運行。

多線程可以提高應用程序的響應能力,多線程能夠提高應用程序的實時行動。因為多線程可以安排程序多條執行路徑,所以在多核環境下,提高了應用程序的執行能力,同時也縮短了執行時間。

但是手機的處理器一個核心沒那麼好的能力帶多個計算。

  • 總結:無論是從優劣來看還是性能上說,多線程技術可能還不適合用在手機上。而且技術也是有可能不達標的,也許超線程的手機處理器,以後也會出現,但是不一定很需要。

我是敢哥!日常幫大家解析各類數碼科技,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評論+關注喲!


敢為青年數碼


你雙線程是指單核雙線程還是cpu雙線程?理論上來說cpu有幾個核就可以併發幾個線程。如果指單核雙線程的話,arm不是很清楚是不是有,但是intel單核可以支持雙線程,但其實是繼承了歷史遺留問題。Intel早期netburst架構為了在主頻上幹掉k7,解決存儲器帶寬限制和cpu主頻的矛盾,設計了流水線很長的執行單元,但是發現很多場景下性能並不好,於是給流水線增加了加塞通道,可以把長流水線變成兩個執行單元,這個就是hyperthreading的由來。

arm我印象中流水線很短的,最長不過十幾級,沒法加塞,於是也不存在類似hyperthreading的設計。反正arm的策略就是堆核,這是早年risc處理器提高性能的常見做法。


野人幫幫主


主要是因為沒啥用,超線程只有在多任務處理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而手機上基本都是一個前臺程序在運行,物理核心又那麼多,就算是最需要計算能力的遊戲,也用不到那些多線程,所以已經足夠用了,自然沒有發展超線程技術的動力。

而且arm架構的CPU能力那麼弱,指令那麼簡單,根本不適合使用超線程技術,超線程技術還會導致CPU設計難度和成本上升,而CPU的單核性能卻會下降,手機最需要的就是單核能力,超線程技術還會讓CPU利用率提高,但有可能會導致CPU滿載發熱降頻,這些對於個人電腦來說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對於手機來說卻是致命的缺陷,所以根本沒什麼毛用,等什麼時候手機可以多任務並行,又有什麼特別的降溫技術出現,有可能會出現超線程的手機的


真天下無雙


因為兩者的指令集不一樣,PC上的CPU基本是X86架構的,採用的是CISC複雜指令集,為充分利用指令集流水線長的優勢,提升效率,英特爾才開發了雙線程提升指令效率,最早的雙線程技術用在奔騰4的CPU上,用來彌補長流水線帶來的問題,幷包裝成了賣點。手機上的CPU基本都是在用ARM架構,採用的是RISC精簡指令集,流水線緊湊,沒有設計雙線程技術的必要,就算有也會拖累運算能力。當然也有少數用英特爾ATOM處理器的手機,這些手機就支持雙線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