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的擺渡人

第五屆龍少年文學獎作品

福建省廈門實驗中學——陳欣然

“我們護送所有這些人,帶著他們長途跋涉穿過荒原,然後看著他們消失。”——《擺渡人》

荒原的擺渡人

在我的印象裡,家就像荒原中的擺渡人。然而,它不會幫我抵禦所有荒原上的狂風驟雨,而是始終指引我向著藍天與荒原交會處那個光的碎片走去。

最初的放手是任憑我獨自在原野上奔跑。原野在召喚。野性的呼喚。溼漉漉的草葉浸溼我的褲腳,泥土清新的氣息一團一團飄浮在溼潤的空氣中。沒有突兀眼光的注視,我似乎融入了這片原野,自在地和野花灌木們舒暢地呼吸,享受與它們的獨處時光。這最初源自家給我的信任、自由。

荒原的擺渡人

擺渡人真切出現在我眼前,是他們帶我翻越山峰。一家人,一列隊,在人跡罕至的山石小徑上行走。他們高大的身影在我的眼前從未消失,但路途始終瀰漫著寂靜的氣息。沒有人說話,沒有人主動拉你一把。乾燥的砂礫獨自在岩石上仰望藍天,灌木林奄奄一息。溪澗的細流也無法潤澤乾枯的藍天。攀爬在沉默的山林就像跋涉在沒有生機的荒原,唯一的希望就是前方仍可看到引路人堅硬的鞋板,唯一的滿足是我主動伸出手尋求幫助時,總有一隻溫暖的手緊緊握住我的手。站在山巔驀然回首,我才覺得剛才這一切多麼重要。它沉默不語,卻時刻為我指明方向,滿足我所需的最現實的幫助。

荒原的擺渡人

待我走入現實的世界,才發覺那是真正的荒原,才明白他們給予我的有多重要——如果你需要幫助,你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去尋求而非畏縮;當你站在荒原上不知所措時,與其埋怨,不如找到走出荒原的希望,適應荒原,把最大的希望交給它和自己。

當我發現我逐漸跟不上擺渡人的腳步,才發現我們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和祖父一起用木板做相框時,我察覺——我輸了;當我和父親賽跑,他毫不留情地跨開大步向前衝時,我明白——我又輸了。

他們讓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命運的荒原上,你可能永遠只是一顆乾燥的砂礫,毫無光彩;但你永遠有充足的空間探索、前行。

於是,我漸漸發現,在沒有擺渡人的日子裡我也可以在荒原上隨心而行,無問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