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村僅有一平方公里,卻走出了叔侄孫三位開國將軍,實屬罕見

江西是一個位於我國東南部的省份,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當中可能顯得十分低調,但在中國近代史上,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江西的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更是我國革命的搖籃。在革命早期,我黨在江西建立了根據地,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江西境內許多愛國青年都參與到了革命當中,為新中國成立付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個小村僅有一平方公里,卻走出了叔侄孫三位開國將軍,實屬罕見

1955年新中國大授銜時,來自江西的開國將軍就有327人,佔據全國將帥總數的20.26%,江西境內的興國縣和吉安縣更是聞名遐邇的將軍縣。除了這兩個將軍縣,還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位於吉安的將軍村渼陂村。

渼陂村這個面積僅有一平方公里的小村莊,卻走出了叔侄孫三位開國將軍,可以說非常罕見。渼陂村始建於南宋初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因為地處廬吉泰交匯點,從元代開始渼陂村開始繁榮起來,直到清朝末期各路軍閥豪強並起,渼陂村才逐漸衰敗。

這個小村僅有一平方公里,卻走出了叔侄孫三位開國將軍,實屬罕見

1930年二月,毛澤東,朱德等人在此召開了著名的“二七會議”,紅色文化也從此深入到每一位村民心中。革命戰爭時期,渼陂村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全村共有51名烈士。同時也走出了梁興初,梁必業兩位開國中將,以及梁仁芥一位開國少將。雖說三人實際年齡相差無幾,但按照輩分來說,三人是叔侄孫三代。

這個小村僅有一平方公里,卻走出了叔侄孫三位開國將軍,實屬罕見

梁興初,梁必業,梁仁芥叔侄孫三人合影

梁家這三位開國將軍都是在1930年加入到了紅軍,經歷了長征,抗戰,解放戰爭等一步步磨鍊成長起來的。其中,梁興新中國成立之後還奔赴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萬歲軍”軍長。

如今的渼陂村,作為近代的紅色革命聖地,被人稱為“紅色古村”,不僅折射出悠久的廬陵文化,同時也記錄著紅色土地的滄桑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