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突襲"後院,川普又發飆了

終於又到了我最喜歡的宮鬥戲環節,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比坐在板凳上吃瓜看戲更舒服的了,尤其是看的還是我們老對手的戲,這種感覺大概是人世間最舒服的了。

就在特朗普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大展拳腳”的時候,卻不知後院已經悄然起火。據《紐約時報》報道,當地時間9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突擊搜查了特朗普私人律師邁克爾·科恩(Michael Cohen)的辦公室,繳獲了電子郵件、稅務文件和業務記錄等資料。據悉,FBI的調查內容還包括科恩向一名女豔星的匯款記錄,而該演員此前曾聲稱與特朗普有染,所以這筆匯款也被猜測為“封口費”。

FBI突襲

替換高清大圖

這次FBI的突襲可以說是正是時候,因為目前隨著貿易戰緊張局勢的“降溫”,美股道指盤中一度大漲超400點。可是還沒等到收盤,科恩遭FBI搜查的新聞一出,全日的漲幅幾乎全部回吐。

看來美國的股市還真的是命運多舛,所有的美國人眼巴巴的等著股市回漲,但是等來的卻是這樣的一個結局,未免讓人唏噓不已。但是,FBI選在這個風聲鶴唳的時機對特朗普的親信進行搜查,真的只是巧合嗎?而FBI又為什麼會成為所有美國總統聞之色變的“總統殺手”?

FBI突襲

美國總統與FBI的夙怨

特朗普與FBI雖然都是美國的政府機關,但是在三權分立的美國,這兩者可不在一條心上。在歷史上,FBI與美國總統似乎都是一個水火不容的關係。

為了牽制總統,FBI的當權者總是會費盡心力的去搜集總統的黑歷史,不光在明面上調查,甚至於私底下的一些“下三濫”手段,他們也用的樂此不疲。

早在冷戰時代,FBI首任局長埃德加·胡佛便是個中翹楚,他任職FBI局長達48年利用工作之便對很多高官進行跟蹤、竊聽,掌握了眾多政界人士的把柄,以此要挾上至總統下至議員的各級人士。他握有肯尼迪總統與女性朋友的私密電話錄音,甚至連羅斯福夫人的裸照也被他弄到了手裡。

FBI突襲

替換高清大圖

這也就是他能長期坐在FBI局長這個位置上的最大原因,前後多位總統都想要將胡佛罷免,但是既然把柄在人家的手裡,雖然看著這位FBI的大局長不舒服,因此也沒什麼辦法。當然了,這一切的盡頭是1972年5月,仍在FBI局長任上的胡佛被發現死於家中。胡佛死後,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在日記裡面寫道:“他在一個適當的時候死了。”可見,這位FBI的局長,給了美國總統多大的壓力。

不過很顯然,尼克松還是低估了FBI懟總統的能力,在導致尼克松下臺的“水門事件”裡,為《華盛頓郵報》提供線索的“深喉”恰恰就是時任FBI副局長馬克·費爾特。

蔣校長親測推薦品質好貨,點擊下方圖片快速入手!

FBI突襲

替換高清大圖

龍牙戰術【精選】B4級輕量便攜風衣小程序

除了尼克松被FBI直接搞下臺之外,克林頓也因為“拉鍊門”被FBI局長的路易斯·弗裡要求進行DNA樣品比對,使得克林頓差點被彈劾。而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FBI突然宣佈重啟對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郵件門”的調查,成為了希拉里選舉失敗的最關鍵一環。

可以這麼說,FBI就是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我的最大使命,就是如何讓這個坐在最高位置的總統落下神壇。”

FBI突襲

替換高清大圖

特朗普與FBI激烈的互懟

在這裡我們要強調一下,雖然猛懟希拉里,但是FBI可不是特朗普這邊的人。因為FBI除了調查希拉里之外,還一直在調查特朗普的“通俄門”事件,因此兩者基本上早就是矛盾重重。在特朗普還在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FBI就對這個猖狂的資本家有過深入的調查,只不過特朗普做事夠隱蔽,沒有像希拉里一樣被抓住把柄而已。

不過當特朗普成為了美國總統之後,對他而言,這些不老實的FBI始終是一個威脅,所以他必須要做些什麼。於是除了屢次炮轟FBI之外,他在去年還解僱了時任FBI的局長科米,而就在前不久,他還將僅剩兩天就退休的FBI副局長安德魯·麥凱布斬於馬下。

FBI突襲

替換高清大圖

在這裡,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被解僱的麥凱布在白宮與特朗普首次以代理局長的身份會面時,特朗普曾經詢問了他一個問題:“2016年大選時,你給誰投票了?”

雖然麥凱布的回答是:“我沒有投票”,但是這個答案並不能消除特朗普對麥凱布的質疑。特朗普認為這個FBI的副局長是希拉里團隊的人,甚至他曾經就麥凱布、麥凱布妻子吉爾與希拉里競選團隊的聯繫一事發了4則推文,每一則都在談一件事——麥凱布妻子收了民主黨的錢。

可見,特朗普與FBI的互懟,表面上的原因就是因為立場上的不合拍。不過,特朗普的動作顯然是太大了一些,他除了在阻止FBI對他的事情進行調查,以保證劣跡斑斑的自己不會成為美國人民的公敵之外,似乎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訴世人:“我在用我手中的權力對FBI進行報復!”

FBI突襲

政黨鬥爭才是根源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FBI經常與美國總統不合,不過像這麼明顯的互懟還是不常見的。而就在FBI與特朗普招來式往互不相讓的時候,我們深思之後,卻能發現這並不僅僅是報復或者政見職能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真正能夠深層控制美國政治運行的,既非某一個人,也並非某個機構,而是躲在深層幕後的政經巨頭,以及其所代表的各個集團。當年尼克松被推倒,也是在政界、媒體的多方配合下進行的,而不僅僅是FBI局長的個人行為。

所以這才有我在文章一開始時所說的“宮鬥戲”,說到底特朗普與FBI乃至於歷屆美國總統與FBI的矛盾,都是兩黨之間的矛盾。特朗普是共和黨人,他與民主黨本就水火不容。而特朗普又不會去做緩和兩黨矛盾的事情,因此他只能不斷地激化兩黨矛盾。甚至於去年的時候,民主黨就曾經彈劾過特朗普,而前段時間炒的沸沸揚揚的“臉書”數據洩密事件,裡面自然也少不了民主黨的影子。

FBI突襲

替換高清大圖

那麼民主黨為什麼會選擇在對特朗普實行發難呢?道理也很簡單,他們是想趁著特朗普的“病”,要了他的“命”!

隨著特朗普執政策略的深化,國內外都十分的不滿。尤其是這次發動貿易戰,就連共和黨內部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美國國會的人甚至說特朗普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完全是他自己拍腦門想出來的,根本沒和任何人商量!

所以,在這個美國人民普遍陷入恐慌,以及美國股市大跌的情況下,民主黨就要出來抓住特朗普一點小過錯不斷地放大,從而掀起全國上下對特朗普的反對浪潮。這是美國兩黨慣用的伎倆。民主黨甚至可以為了犧牲美國股市,讓全體美國人遭受損失,也要趁著這次的機會給特朗普一次重擊。這也是美國最大的“兩黨特色”。

但是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兩黨根本的利益都是無法代表人民的。所以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只不過是為了各自的利益集團而戰,無論是那個政黨的總統上臺,始終不會成為人民利益的捍衛者,而政黨之間的利益之爭不消除,總統也永遠不會與FBI站在一條線上。

FBI突襲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候,特朗普的內部危機比外部危機要嚴重的多。一個本就不得民心的他成為了總統,上臺伊始最需要做的本應該是穩住民心。但是他卻選擇了一條最危險的道路,這條道路的盡頭,也許是希拉里和民主黨人的狂歡宴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