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基層老黨員八年堅守 翻山越嶺1小時甘當村民安全「報警器」

什邡基层老党员八年坚守 翻山越岭1小时甘当村民安全“报警器”

什邡基层老党员八年坚守 翻山越岭1小时甘当村民安全“报警器”

在山裡,連續的降雨,尤其是大暴雨,容易造成山洪或者山體滑坡。這種危險雖然阻止不了,但可以通過預警員的預警避開。什邡市鎣華鎮竹溪村村民林子保便是這樣一位預警員。八年來,每逢雨季,林子保總是一天兩次,徒步翻山越嶺近1個小時,前往竹溪村楊家山山洪災害隱患點進行監測。

什邡基层老党员八年坚守 翻山越岭1小时甘当村民安全“报警器”

林子保整理安置點物資

一雙筒靴、一件雨衣、一支手電筒、一個喊話器,簡單而實用的工具,卻是林子保工作時的好“夥伴”。7月12日,在楊家山山洪災害避讓安置點,經過了一場大暴雨的洗禮,陰雨濛濛的天空透出了一絲湛藍,熱心村民正忙著平整雨後沉降的山路。

“附近的19戶居民都在大雨前主動避讓,全部轉移到了集中安置點。”林子保告訴記者,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竹溪村4組所在的楊家山山體出現裂口。2009年,經專業人員鑑定確認為山洪災害隱患點。隨後每年雨季,該隱患點就會重點監測。2013年“7.9”洪災後,楊家山山體出現下滑跡象,自此,每年雨季前,4組的19戶48名村民就會集中轉移主動避讓。而今年比往年的雨來的早,下得更頻繁,5月底林子保就挨家挨戶做宣傳,發動村民們主動避險,提前搬進了安置點。

“7.11”大暴雨來臨之前,林子保就從微信工作群裡獲悉了天氣預報,為了確保村民們的安全,他穿越山林,尋找在田地裡勞作的村民。7月10日下午6點過,林子保在集中安置點清點避讓人數,發現在外務工的王志軍和劉光蘋還未回來,這讓林子保有些焦急,立即撥打他們的電話。

“嘟……嘟……”王志軍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林子保慌了,戴上帽子拿上手電,一邊小跑著前往王志軍家,一邊撥打王志軍的電話。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突然電話那端聽到了熟悉的聲音。“老王,你終於接電話了,趕快回來,馬上要下大雨了。”“好,好,我馬上就要到了。”臨近晚上8點,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一個魁梧的身影出現在夜幕裡,王志軍騎著摩托車回來了,林子保幫著王志軍將摩托車停放好,村民們端出熱騰騰的飯菜,頓時下起了傾盆大雨,看著安置點裡的群眾,林子保長舒一口氣,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我們在山洪災害避讓點住,有吃有喝,還是很方便!”村民張建初說,鎣華鎮鎮、村在村民轉移前,就為安置點提前儲備了米、油、方便麵、液化氣、棉絮等應急物資,村民們在安置點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作為一名基層老黨員,林子保主動挑起了守護村民生命財產的擔子,說到他,村民張建初頻頻點贊:“老林很負責,每年雨季他都會挨家挨戶走訪,提醒我們轉移避讓,簡直就是我們楊家山的‘報警器’”。其實,林子保平日裡在外務工掙錢,但每年一到雨季,他就會放下手裡的活兒,回到村裡做好監測工作,這段時間林子保基本天天都待在村裡,不是在安置點幫忙瞭解群眾生產生活及思想動態,就是奔走在監測隱患點的路上,山路雖然崎嶇,但今年49歲的林子保步履穩健。

“年年汛期,年年主動避讓,搬進搬出挺麻煩,鎮上異地搬遷的規劃已經出來了,等房子修好了,村民整體搬遷了,我相信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林子保拿出手機,翻出一張具有川西風格的民居設計圖,指著圖上的小四合院,高興地合不攏嘴。(圖據什邡市委宣傳部)

什邡基层老党员八年坚守 翻山越岭1小时甘当村民安全“报警器”
什邡基层老党员八年坚守 翻山越岭1小时甘当村民安全“报警器”什邡基层老党员八年坚守 翻山越岭1小时甘当村民安全“报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