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總體上是宅男,但是出於對青春與活力迅速流失以及脂肪快速瘋長的恐懼,三年來始終堅持去健身房。一般在下班後去。辦公室坐一整天,精神萎靡,各種壓力也積聚得差不多,此時恰是讓身體活動一下的最佳時機。
遵循的基本規律是:首先在跑步機上保持30分鐘左右的小跑,重要的是心律提升並保持在120/分鐘以上,這樣消耗才有意義。之後,做10分鐘左右的伸展,讓緊張的肌肉放鬆下來。最後,簡單做幾組有針對性的器械,只想定期刺激一下身體,並不奢望能練得滿身肌肉塊。一來這點運動量不可能增加什麼肌肉;二來以減肥為目的的鍛鍊,並不需要太刻意去塑型肌肉。有時候,這兩者之間還有些矛盾和衝突,因為肌肉也有重量啊。
以上大約耗費1個半小時,且過程比較單調乏味。此時,聽音樂是個不錯的主意。而且最好是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有種“代入感”,讓注意力不至於渙散。別說,這個時候《小蘋果》之類的效果一定比貝多芬好。
雖說要凝聚注意力,可實際上跑步時還時會不由自主亂想,有時想著想著,就想到健身本身了。
其實,健身是個舶來品。以西醫解剖為基礎的西式運動健身法,重視在科學數據的前提下,給予身體各系統以合理的刺激,並使之不斷強化。
而中國傳統觀念更強調養生的概念。人的身體在這裡並不是一個純數據化的生物體,而是一個陰陽調和的小宇宙(聽上去有點玄)。這個小宇宙不斷與外界的大宇宙進行信息交換,這就是所謂的“天人感應”。
舉例來說,時令從冬季進入春季,你的身體也從冬季模式轉入春季模式,如果不能及時切換過來,就意味著有問題了。想想換季的時候身體不適,這理論未必就沒有道理。
在如何對待自己身體這件事上,中西觀念差異極大。而這背後,體現的則是價值觀差異和文化差異。
從十九世紀初開始,西方世界開始快速走上文明之路。在有機化學、生物學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磺胺、青黴素、抗結核藥相繼問世,醫學正式發展成為一門現代科學。人們發現,自己的身體原來並非是不可知的,或者並非是原來所知的那樣——原來男女的骨骼數目都有206塊(夏娃並未偷亞當的那塊骨頭啊),全身上下肌肉共有650塊。
所以,既然身體是可知的生物構成,那麼當然也有控制和改進的餘地。於是,我的身體我做主、鍛鍊才能更加健康就成為普遍共識。由此誕生了西式健身的雛形。
在中國,卻缺少這樣一條科學實證的鏈條。國人對人體的構造,多少有點“不求甚解”,可以看到的骨骼肌肉一直不去深究,看不到的奇經八脈卻儼然自成一套完整系統,即便在今天,中醫經絡在科學理論上仍處於未被承認也未能完全被否認的奇特地位。
由經絡理論,自然就發展出順應自然法則的養生術。總體而言,養生的理論基礎,就是道家的修煉術加陰陽五行說,再加《黃帝內經》裡的一些說法,混成一鍋亂燉。
具體方法大致都是以靜修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靜坐。有趣的是,無論儒道釋三家還是中醫各派,都不約而同推崇這一方法:儒家靜坐是明理;道家靜坐是求仙;佛家靜坐是參禪。頗有殊途同歸的味道。
養生理論認為人體只有在完全靜止狀態下,自身的氣機才能勃發,時間久了,自然就能打通全身經脈。氣脈暢通,周身無阻礙,自會神清氣爽,可達延年益壽之功效。在中國傳統的養生手段中,無論是各類氣功還是以太極拳為代表的內家拳,大多都是順著這個理論基礎衍生出來的。
神奇的是,這些養生方式雖然含糊甚至混亂,但並非全無功效。
那麼,西式健身與中式養生孰優孰劣呢?
其實,這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生命就像一條河流,起點與終點之間有無數條支流,各支流間沒有辦法進行量化比較。
或許有人願意在年輕時努力強化個人體質,享受當下精力充沛的青春與盛年,哪怕老年時因過度運動而需忍受各種運動後遺症的困擾也沒無怨言;亦或許有人傾向於把生命看作一個更加完整的過程,從青年到老年,都安之若素,既不張揚,也不透支,安享人生每個階段裡身體自然而節制的狀態。說白了,相對短暫的激情與相對長久的寡淡,看你自己的喜好了。也就是說,西式健身和中式養生不分孰優孰劣。如果能取長補短相互結合,沒準兒更好。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追求完全靜態的養生,再多走幾步就會誤入歧途,淪為懶惰的擋箭牌。看看滿街的按摩與洗腳房,就不難理解了(這裡我們拋開以此為幌子的色情交易,單純看以養生為目的的按摩與足浴):明明知道身體需要一定程度的運動,又實在懶得動彈,就依賴別人的服務來幫自己身體舒筋活血。這就像減肥的女人,以為吃幾粒藥,身上帶著所謂的脂肪消耗儀就能自動燃燒脂肪一樣荒謬。
閱讀更多 輕鬆趣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