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你要质量还是数量? 兼谈西式健身和中式养生

虽然总体上是宅男,但是出于对青春与活力迅速流失以及脂肪快速疯长的恐惧,三年来始终坚持去健身房。一般在下班后去。办公室坐一整天,精神萎靡,各种压力也积聚得差不多,此时恰是让身体活动一下的最佳时机。

遵循的基本规律是:首先在跑步机上保持30分钟左右的小跑,重要的是心律提升并保持在120/分钟以上,这样消耗才有意义。之后,做10分钟左右的伸展,让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最后,简单做几组有针对性的器械,只想定期刺激一下身体,并不奢望能练得满身肌肉块。一来这点运动量不可能增加什么肌肉;二来以减肥为目的的锻炼,并不需要太刻意去塑型肌肉。有时候,这两者之间还有些矛盾和冲突,因为肌肉也有重量啊。

以上大约耗费1个半小时,且过程比较单调乏味。此时,听音乐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最好是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有种“代入感”,让注意力不至于涣散。别说,这个时候《小苹果》之类的效果一定比贝多芬好。

虽说要凝聚注意力,可实际上跑步时还时会不由自主乱想,有时想着想着,就想到健身本身了。

其实,健身是个舶来品。以西医解剖为基础的西式运动健身法,重视在科学数据的前提下,给予身体各系统以合理的刺激,并使之不断强化。

而中国传统观念更强调养生的概念。人的身体在这里并不是一个纯数据化的生物体,而是一个阴阳调和的小宇宙(听上去有点玄)。这个小宇宙不断与外界的大宇宙进行信息交换,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举例来说,时令从冬季进入春季,你的身体也从冬季模式转入春季模式,如果不能及时切换过来,就意味着有问题了。想想换季的时候身体不适,这理论未必就没有道理。

在如何对待自己身体这件事上,中西观念差异极大。而这背后,体现的则是价值观差异和文化差异。

从十九世纪初开始,西方世界开始快速走上文明之路。在有机化学、生物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磺胺、青霉素、抗结核药相继问世,医学正式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科学。人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原来并非是不可知的,或者并非是原来所知的那样——原来男女的骨骼数目都有206块(夏娃并未偷亚当的那块骨头啊),全身上下肌肉共有650块。

所以,既然身体是可知的生物构成,那么当然也有控制和改进的余地。于是,我的身体我做主、锻炼才能更加健康就成为普遍共识。由此诞生了西式健身的雏形。

在中国,却缺少这样一条科学实证的链条。国人对人体的构造,多少有点“不求甚解”,可以看到的骨骼肌肉一直不去深究,看不到的奇经八脉却俨然自成一套完整系统,即便在今天,中医经络在科学理论上仍处于未被承认也未能完全被否认的奇特地位。

由经络理论,自然就发展出顺应自然法则的养生术。总体而言,养生的理论基础,就是道家的修炼术加阴阳五行说,再加《黄帝内经》里的一些说法,混成一锅乱炖。

具体方法大致都是以静修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静坐。有趣的是,无论儒道释三家还是中医各派,都不约而同推崇这一方法:儒家静坐是明理;道家静坐是求仙;佛家静坐是参禅。颇有殊途同归的味道。

养生理论认为人体只有在完全静止状态下,自身的气机才能勃发,时间久了,自然就能打通全身经脉。气脉畅通,周身无阻碍,自会神清气爽,可达延年益寿之功效。在中国传统的养生手段中,无论是各类气功还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内家拳,大多都是顺着这个理论基础衍生出来的。

神奇的是,这些养生方式虽然含糊甚至混乱,但并非全无功效。

那么,西式健身与中式养生孰优孰劣呢?

其实,这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生命就像一条河流,起点与终点之间有无数条支流,各支流间没有办法进行量化比较。

或许有人愿意在年轻时努力强化个人体质,享受当下精力充沛的青春与盛年,哪怕老年时因过度运动而需忍受各种运动后遗症的困扰也没无怨言;亦或许有人倾向于把生命看作一个更加完整的过程,从青年到老年,都安之若素,既不张扬,也不透支,安享人生每个阶段里身体自然而节制的状态。说白了,相对短暂的激情与相对长久的寡淡,看你自己的喜好了。也就是说,西式健身和中式养生不分孰优孰劣。如果能取长补短相互结合,没准儿更好。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追求完全静态的养生,再多走几步就会误入歧途,沦为懒惰的挡箭牌。看看满街的按摩与洗脚房,就不难理解了(这里我们抛开以此为幌子的色情交易,单纯看以养生为目的的按摩与足浴):明明知道身体需要一定程度的运动,又实在懒得动弹,就依赖别人的服务来帮自己身体舒筋活血。这就像减肥的女人,以为吃几粒药,身上带着所谓的脂肪消耗仪就能自动燃烧脂肪一样荒谬。

生命,你要质量还是数量? 兼谈西式健身和中式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