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Summer

夏天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貴為五嶽之首,以奇險俊秀著稱於世。可你知道華山腳下還有一處值得你去的地方嗎?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玉泉院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位於華陰市玉泉路最南端,是華山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遊客從華山峪遊覽華山的必經之地。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玉泉院,背依華山,四周古木參天,迴廊曲折,院內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傳玉泉院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故事。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相傳唐朝金仙公主在山上鎮嶽宮玉井中汲水洗頭,不慎將玉簪掉入水中。返回玉泉院後,用泉水洗手時無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與玉井相通,於是賜名此泉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玉泉院內有一希夷祠,是宋朝賈得升親手開鑿,洞內有陳摶臥像一尊。據說,遊人如果身體哪個部位痛,就用手摸哪個部位,摸後便不會再痛。

康有為曾寫詩讚美:

谷口清泉引曲流,

長廊回醫樹無憂。

泉水嶽色可忘出,

讓與希夷睡萬秋。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山蓀亭為一座圓亭,建在巨石之上,據說為五代時陳傳所構建。陳摶常在此觀賞山景,著書立說,如:《釣潭集》、《三峰寓言》等著作就創作於此地。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山蓀亭旁有一古樹,龍蟠虯結,鬱鬱蔥蔥,傳說為陳摶手植。因無人修剪,願怎麼長就怎麼長,無憂無慮,顧名無憂。所以長成今天如此形狀。雖已有千餘年,但仍顯得朴茂挺健,生機盎然。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石舫即石船。一泓清水,中間築有石船,船上有畫艙,並有曲橋與池岸銜接。憑欄觀賞,山影倒映,游魚相樂,水天一色,饒有意趣。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通天亭建於1960年,因此地原有通天宮與峰頂通天門遙相對應而得名,亭的位置恰在進山衝道處,遊人至此,飽覽勝景,只覺得:水石環華址,春風上野亭。看天聊自廣,笑擁萬峰青。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玉泉院這座華山腳下的古老道觀,一草一木,一字一石步步可觀,皆是勝景,步入其中,令人肅然起敬。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千百年來歷了多少經榮辱興衰

看淡了一切塵世紛擾

在喧囂中保留了一片清淨之地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整個玉泉院亭臺樓閣,青磚藍瓦,古樸無華,傍山伊水,山氣騰霏,巒峰透欄,林立竹搖,亭臺樓廊,委婉曲折,環境優美,使人心儀。面對這樣的環境,使人還沒登山便感受到一種天道合一的莊重,一份靜閒淡薄的飄渺,一個心生敬畏的氛圍。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漫步在這古老的宮觀中,彷彿置身仙境,自己儼然成為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拋卻身邊煩惱事,內心坦然而平靜。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來華山,就來玉泉院坐坐,收穫內心的寧靜,再一鼓作氣,征服華山。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華山腳下清靜地——玉泉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