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本文先从一段回忆开始吧:2012年,诺基亚还处于Stephen Elop领衔的时代,这年的2月27日,在西班牙的MWC上,诺基亚推出了技惊四座的Nokia 808 PureView智能手机,直接用PureView技术,将手机的拍照带入了类相机的大底超高像素时代,1/1.2英寸元件,4100万像素,f/2.2光圈镜头,真的,当时在现场的我下巴都惊掉了——诺基亚真是疯了!

而就在不到一年半后的2013年7月11日,我有幸又在美国纽约,见证了从Symbian转投Windows Phone阵营的诺基亚推出了Lumia 1020,同样是PureView技术和4100万像素加持,但受制于机身尺寸,元件尺寸略有减小,1/1.5英寸,f/2.2光圈。再往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不到四年之后,2018年2月27日,法国巴黎,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来自中国的华为推出了一款神机:华为P20 Pro,4000万像素,1/1.7英寸,f/1.6光圈,然而,我又十分有幸地在现场……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华为P20 Pro大底的身世之“迷”

在华为P20 Pro发布会之后,我个人兴趣最大的,就是它身上非常“神秘”的感光元件,因为在当下智能手机的整个影像系统中,感光元件、镜头素质和算法三者所占的比重,差不多是1:1:1,而DxOMark评分的先决条件,也是以硬件配置为先,然后才是成片结果的评判。

我在索尼半导体网站上找了半天,最后只找到了两个差不多尺寸的产品,但参数完全对不上。不过好在网上的大神多,最后@MaidouDEmaidou和@宇多田圣人惠两位朋友几乎提供了所有我需要的信息。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而之后,万能的网友爆出来的信息更是让我血脉喷张:在2013年,诺基亚曾发表过一篇关于 PureView超采样技术和产品的论文,文章的作者有四位,分别为Tero Vuori、Juha Alakarhu、Ari Partinen和Eero Salmelin,他们大多都参与了诺基亚和微软Lumia时代PureView影像技术的开发工作。

随着诺基亚和微软手机业务的崩盘,Tero Vuori于2015年末加入英特尔,主要负责图像测试方面的工作;Juha Alakarhu在2018年加入美国 Axon 公司,带领新的影像团队;Ari Partinen在 2014 年加入苹果,担任高级影像工程师;余下的一位Eero Salmelin ,在2016年9 月加入华为。

而在2016年10月底来自芬兰投资促进局的新闻显示,华为在芬兰的坦佩雷成立了以“相机解决方案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成像和音频算法”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研发中心,而当年诺基亚整个PureView团队,几乎也随Eero Slamelin平移过渡到了华为的旗下。(以上信息来自“爱范儿”)

到了2016年年底,华为消费者业务掌门人余承东正式提出了“大幅度提升华为手机拍照质量”的计划(来自@MaidouDEmaidou 微博);发布会后的专访中,华为手机业务负责人何刚透露,2017年1月,华为P20 Pro感光元件的项目正式立项(代号Simba),与索尼一起,开展传感器定制设计工作(索尼内部代号Nala),经过大约1年时间的紧张研发,到了2018年1月,这枚神级感光元件基本可以调测完毕可以进入量产阶段;但在华为P20 Pro研发的最后阶段,整个影像系统的开发依旧紧张,产品团队甚至一度被逼到了推迟产品发布的份儿上,好在最后还是解决了问题。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于是,华为P20 Pro整个开发过程就完全清楚了,为了达成今天这个DxOMark霸榜的目标,华为的确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和大量的投入,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换句话说,华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年被人们顶礼膜拜的PureView技术,成功地复活、强化并加载到自己的产品身上——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华为P20 Pro拥有傲视群雄的实力了,要知道,当下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幅度,相比四年前,早非同日而语。

只有这枚大底是远远不够的

前边说了,当下智能手机影像系统的表现,除了感光元件“身体要好”之外,镜头与算法系统所占的比重也很大。

在这里就不得不再说起华为从P9开始采用的徕卡镜头,其一直都是由华为和徕卡共同研发,在算法方面也进行全方位调教,这意味着这些手机镜头无论是成像素质、工艺、品质等诸多方面,都必须要达到徕卡的严苛测试标准,仅此一项,不仅会对镜头的成品率带来莫大的影响,也给采用这些镜头的华为智能手机,带来了可观的成本上涨,这个区别甚至和64GB与128GB内存的手机差不多。

所以在P20/P20 Pro上,不论徕卡镜头数量的增多还是对于研发、品控以及影像系统的打造,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对于华为的成功外界很爱用“大力出奇迹”形容,近日华为年报披露华为2017年投入了897亿元人民币用于研发,约占总收入的14.9%,在全球仅次于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远超苹果,所以近年来在智能机领域很多创新都始于华为,这一代徕卡三镜头更是如此。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除了镜头,然后就是算法。色彩这个部分就不多说了,在经过了P9的浓郁、P10的素雅之后,Mate 10系列上所搭载的徕卡算法又再次回到了“令人讨喜”的德味儿,在这方面,华为P20系列自然也做了升级。但真正让我感兴趣的,则是P20 Pro上所搭载的AIS,即AI防抖功能。对于这个变化,何刚也透露在日后的华为手机上,可能将不会再出现传统的OIS(光学防抖)机构,转而会全线转向AIS。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AIS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慢慢说。首先,搭载传统OIS机构的摄像头组件,会无可避免地带来镜头组件体积的加大,而对于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的智能手机来说,这样的影响是很大了。

所以,现在有很多智能手机为了保证机身的轻薄,不得不放弃OIS结构,但这会对整个系统的成片率带来直接的影响,因为就连资深的单反玩家,也不敢说自己是在1/10秒的快门速度以下百分百不会糊片的“铁手”,更何况以摄影小白居多的普通用户了。

然后,AIS的普及,会让防抖这个很有用的重要特性,得到快速的普及,甚至千元机、百元机,经过技术的推进和发展,也会拥有防抖的能力——这就很像相机上的感光元件防抖功能,它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户的镜头采购成本。要是你对此理解不充分的话,不妨去看看尼康两代镜皇24-70F2.8的差别,加入镜头防抖功能的第二代产品,不但体积和重量明显超过了第一代,价格更是贵了近50%……

更重要的是,基于软件算法的AIS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算法的改进得到提升的。还记得华为P8发片时,还以远超iPhone 6 Plus 0.6°的1.2°的防抖补偿能力作为卖点。虽然很强,但这个能力,会随着机器本身的定型而不再进行更改,但AIS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而且,由于AIS本身采用更偏向人眼的模糊照片判断能力,因此在进行多帧合成防抖时,比过往的机器运算更准确,所以,它给华为P20 Pro提供了多达6s的长曝光防抖能力,在巴黎试拍时,4s的快门下,依旧能得到细节完整清晰的夜景照片,的确令人咋舌!在同样的情况下,手中的iPhone X完败,不知后期进行AIS升级是否能也有相应的能力提升,毕竟,AIS对于感光元件的捕捉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解决用户在暗光环境下成片率,是华为通过华为P20系列解决的第一个痛点,第二个痛点,则是解决手机拍照不够远的问题。借助夸张的三镜头系统,华为P20 Pro成功实现了“三倍光学变焦,五倍三摄变焦(五倍三摄变焦基本上没有损失)”这样的变焦能力。其实现在不少智能手机已经能实现2倍变焦(无论是光变还是混合),这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机拍照的体验问题。

而现在,华为P20 Pro做了进一步的提升,对此我在之前的预测文章中已经有过说明,有意思的是,三倍光学变焦是以前很多DC的选择,而现在华为在手机上也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意味着华为P20 Pro已经将手机的拍照能力完全DC化了,不管是硬件、软件还是最终体验。

所以说华为P20系列登顶DxOMark是有强劲实力支撑的,毕竟竞争对手得分再高,也只是基于手机思维的影像系统,而华为P20和P20 Pro,却是实实在在地拿着一套完全能叫板相机的身板去踢馆——轻量级拳击手和超重量级拳击手同台竞技,还没开始结果就已经放在那儿了不是?

但我想说的是:华为的小伙伴,你们这次华为P20 Pro用力这么猛,刷新了DxOMark移动设备的榜单,这让其他厂商怎么想?要知道,IMX600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是华为独占哦, 保证了其阶段性的领先优势。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写在最后

大力出奇迹|华为P20 Pro凭什么能够登顶 DxOMark?

我一直在表达这样一个观点,智能手机行业,说到底还是一个以技术为根本支撑的行业。尤其在今年,尤其是在这个不仅终端同质化严重,上游软硬供应链也同样同质化严重的时候,更需要终端厂商的技术实力,来为自己的品牌和产品销售撑起一片天。

而华为,从根上来说,就恰恰是这样一家以技术为先导的公司,这次巴黎发布会,华为交出来的作业,让人大有这样的感觉:华为式的创新,就是这样技惊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