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兵 來自老百姓——記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一中隊協管員白旭偉

“過去我是一個兵,愛國愛人民;現在我還是一個兵,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我的職責。”白旭偉,一名來自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城區一中隊的協管員,一名曾經的老兵,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走出軍營,白旭偉作為一名交警協管員,穿上了警服。他愛崗敬業,也十分珍惜自己作為一名交通警察的榮譽,每天按時上崗,認真執勤,為群眾安全暢通出行默默奉獻。“2017年4月6日,是我人生中值得銘記的日子。”白旭偉向記者講述了那一天發生的故事。那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樣來到縣城的益民橋附近執勤,益民橋位於縣城蔚汾河景觀道附近的主幹線上,人多車多,他們只有兩個人執勤,任務比較重。“上午10點40分,我同事王利軍驚慌失措地跑來說,有人掉進河裡了。正在疏導交通的我一聽,顧不上考慮太多,立即跟隨王立軍跑去現場。”

當時清明節剛過,蔚汾河水異常寒冷,白旭偉顧不上這些,他一邊往河邊跑一邊想,自己從小就會游泳,體質也沒問題,先救人要緊。在蔚汾河景觀道邊上,當他看到在冰冷的河水中,一名女子露出兩隻手在拼命掙扎時,高度運轉的大腦突然有了好主意:他邊跑邊解褲帶,告訴隊友王利軍也解下褲帶,同時向圍觀群眾求助,準備結繩救人。

從執勤崗位到河邊,白旭偉只跑了兩分鐘。他邊跑邊和隊友商量救人計劃,然後脫掉警服和皮鞋,縱身躍進了冰冷的蔚汾河水裡。“剛下水,寒冷徹骨的河水讓我有瞬間的不清醒,我趕緊使出渾身力氣用力刨水,讓自己保持清醒,並迅速游到了三四米外落水女子跟前,抓住她的胳膊。因為缺氧和氣候寒冷,落水女子臉部已經嚴重變形,她還有救嗎?我當時心裡一涼,不過轉瞬一想,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一定要把她拉上去!”

益民橋木棧道是最方便的上岸處,白旭偉手拽著隊友吊下來的褲帶繩索,在水中拖著落水女子游向棧道。短短三十米距離,白旭偉卻感覺似乎用盡了一生的力氣,皮帶上帶了水,怎麼也抓不緊,好不容易到了木棧道跟前,隊友買的繩子也拿過來了,但他卻連給這位女子身上繫繩子的力氣也沒有了。“一遍又一遍繫繩,一遍又一遍滑脫,當時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救人上去。”也許正是這樣的信念,讓白旭偉突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終於固定住了落水女子的身體,讓隊友和熱心群眾把她拉了上去。

幸運的是,這名僅有23歲的落水女大學生由於施救及時,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當接到隊友打來報平安的電話時,有淚不輕彈的白旭偉激動的落淚了。“作為一名警察,還有什麼能夠比得上救群眾脫離危難更幸福的事嗎?”

救人事件後,興縣公安局號召全體幹警向白旭偉學習,他還被興縣精神文明委員會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

“我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路遇危難出手援救。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協警,履行了一名退伍軍人應盡的職責,黨和政府便給予了我這樣高的榮譽和無尚榮光,我深感榮幸,也充滿感激。”白旭偉說,“救人事件發生兩個月後,恰逢習總書記視察呂梁,特別提到要把呂梁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如果說,我的行為算得上是對呂梁精神的弘揚,我認為是我身處的這塊紅色土地滋養的結果。我會繼續傳承紅色基因,當好一名來自老百姓的兵,為群眾站好崗放好哨,履好職盡好責。”

記者 李雅萍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