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開國上校,一生爲國貢獻,逝世前仍不忘記爲國家人民盡職盡責

在戰爭年代生活過的革命戰士們對於家和國有著他們自己獨特的理解,在他們眼裡國就是家,只有國家強盛了才有我們幸福的小家,他們總是無私奉獻的,不論他們身處什麼樣的境遇,在他們眼裡只有為國奉獻才是最對的路。在動亂的年代裡無數的愛國青年懷著滿腔熱血,奔赴戰場和侵略者們決一死戰,他們義無反顧的為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精神一直影響著幾代人,如今的我們也還是在銘記當年這些革命戰士義無反顧的精神。

他是開國上校,一生為國貢獻,逝世前仍不忘記為國家人民盡職盡責

趕走侵略者他們奔赴戰場義無反顧,全家老小都上陣,父死子替,兄終弟及就這樣中國人民在面對外來侵略者的時候毫不猶豫,一定要將這些侵略者趕出中國。有一位開國大校家裡一共有六口人全部上了戰場,這一家人只有這一位大校活到了新中國的成立,他其他的親人都在這一場戰爭中犧牲了。這個大校就是梅少卿,梅少卿也是受到了家人的鼓勵參加了共產黨,他的家人在之前就已經是共產黨了,只可惜這一家就只有梅少卿一人在戰爭中倖存了下來。

他是開國上校,一生為國貢獻,逝世前仍不忘記為國家人民盡職盡責

梅少卿能在這一場曠日持久又十分慘烈的戰爭中活下來,也是十分的不容易,他經歷很殘酷的戰爭創傷。梅少卿在作戰中多次身負重傷,好幾次就是接近於犧牲的狀態了,梅少卿又堅強的挺了過來。在一次作戰中梅少卿甚至被一個重型機槍打中了,這一次的槍傷讓梅少卿差點丟掉了性命。重型機槍在梅少卿的背上留下了一個拳頭那麼大的傷口,失血過多的梅少卿還是活了下來。

他是開國上校,一生為國貢獻,逝世前仍不忘記為國家人民盡職盡責

建國以後梅少卿被分到廣州軍區工作,在這裡梅少卿仍然想戰爭年代一樣不忘記艱苦的日子,不忘記教育的重要性。在廣州梅少卿將自己的工資全部捐獻給了國家,那個時候國家正在建設廣州,梅少卿將自己的錢用來支持國家對廣州的建設。不僅對於廣州的建設梅少卿是大力支持的,他更是一直記掛著自己的家鄉,年紀大了以後梅少卿不能親自回到自己的家鄉這一直是他最遺憾的事。

他是開國上校,一生為國貢獻,逝世前仍不忘記為國家人民盡職盡責

在生命就要走到盡頭的時候梅少卿還是將自己的心願告訴了自己的孩子們,希望能為自己的家鄉人民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梅少卿的孩子們為了完成父親留下的和這個願望。親自回到了梅少卿的家鄉河南金寨沙河鄉,這裡的人民飲水有問題,於是梅少卿的孩子們就自己出資為這裡的老百姓修建了一個水庫,這就解決了飲水的大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