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中國人同情朴槿惠?

歷史沉澱的理性


不能簡單將這種現象歸結中國人同情弱者的心理,還是要結合當時的一些實際因素來分析這一問題。我歸納為四大因素:

一、朴槿惠之前的李明博時期的中韓關係是比較微妙的,與盧武鉉時期相比是一種倒退;朴槿惠上臺後,中韓關係相比李明博時期有了進步,這是中國人對朴槿惠有好感的一大基礎。只是很多人忽視了,本質上朴槿惠的外交政策還是繼承李明博的,還是以媚美、日為根本。但是如果繼續維持李明博時期的政策,無論是政治與經濟以及在南北問題上,對韓國都是非常不利的,客觀上朴槿惠上臺後是不得不修正的。這一點許多中國人來由於缺乏更深入的國際觀,不容易瞭解。容易因為其對“中國文化”的一些友好言論上的示好而產生好感。

二、朴槿惠沒有順從美國意志,堅持參加中國“九三閱兵”,這一點贏得了許多中國人的好感;但這一功勞其實不宜過度誇大,然而許多人因為無知而片面誇大。當時是抗戰勝利70週年的閱兵,由於這一段歷史是亞洲人共同的歷史,韓國人如果真正尊重本國自己的歷史的話,其領導人受邀參加是必然而且感到榮幸的;說白了這也是對韓國人民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的承認。如果換作是金大中、盧武鉉以及今日的文在寅,肯定感激中國的邀請,對於是否參加根本不會覺得有大的討論的必要。只是換作李明博、朴槿惠,反而變成了一件值得討論的事。然後,有些國人還倒過來對朴槿惠這一功勞大書特書,只能說是昧於世情的愚昧。中國是大國,邀請韓國領導人出席,既是對共同抗日曆史的尊重,也是對韓國的尊重,這是韓國領導人的極大榮幸;不出席才是咄咄怪事。更何況韓國經濟本來就依賴中國,從現實出發也不能在重大歷史議題上發出政治性對抗的信號。

第三,朴槿惠是女性政治領導人。本身女性政治領導人在世界上就比較少,一旦出現就比較引人關注,畢竟這是代表了男女平權取得進步的重大信號。不管是撒切爾、希拉里、默克爾、英拉,在中國其實都是獲得了很大的關注,甚至超過許多外國男性領導人物。人們特別是女性內心裡都會期望朴槿惠是一個完美的女性代表人物,她成了許多人心目中的完美人物的自我投影;其家族與人生的傳奇色彩,又有利於特別塑造出這種情愫。閱讀其事蹟的人,不斷在自己的內心裡不自覺地勾勒美化這樣的圖像,而之前的媒體報道也同時在對此予以強化。於是,一旦曝光出來的事實不是如此,許多人是根本就不接受的,一廂情願地執著認為朴槿惠只是遭到了政治報復。但事實上韓國是一個法治相對比較健全的發達國家,而朴槿惠又手握總統大權;所謂過頭的政治報復,更多是我們國人自己的過度聯想,其實純屬無稽之談。

第四、朴槿惠是一個有一定宗教偏執情緒的政治人士。其宗教身份在國內也是得到了一些宗教團體的偏執性認同。


建章看世界


自從朴槿惠被彈劾倒臺以來,她的人生命運出現了重大轉折。他被羈押在看守所,高強度頻繁的審訊使她感覺精神就要崩潰,度日如年的歲月煎熬和心理摧殘,使這位曾經的韓國前總統,變的面色蒼老精神萎靡。流淌在眼角的淚水,向世人訴說著自己遭受政治報復憎恨和無奈,也為自己最終淪為別人的政治犧牲品而懊悔和感慨。


朴槿惠身陷政治漩渦已顯得無力迴天,她的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身患多種疾病而且已經65歲的朴槿惠遭受如此對待,也從側面反應出了韓國現政府的政治打壓和報復是何等的慘痛!朴槿惠雖身為韓國前總統,但她的遭遇也受到的中國人民的同情,小編認為中國人民同情她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朴槿惠身為一名女性,輕年時經受了父母遇刺雙亡的悲慘經歷,經受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不僅如此還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個人一生與婚姻無緣,最終成為了嫁給國家的女人。一路走來朴槿惠的生活充滿了心酸和坎坷!

二、朴槿惠案發後,被羈押於看守所,韓國檢方對其提出多項罪名指控。但韓國現政府和檢方法院,都沒有拿出朴槿惠犯罪的充分證據。而是一再利用朴槿惠執政時的一些事件說事,轉移民眾視線混淆視聽,以此為理由拒不釋放朴槿惠。讓人不得不聯想到這是名符其實的政治報復!


三、朴槿惠執政時,為了國家發展和民眾福祉也盡到了自己應有的職責。作為一名65歲的單身女性,把國家當成自己服務的對象,但國家給予她的回報卻令人心寒。就算有罪也罪不該致死,難道要她在牢獄中度過餘生?在中國人民慶祝抗戰勝利的盛大閱兵中,朴槿惠頂著美國的巨大壓力,依然毫不猶豫的出現在了天安門城樓上。正因為這樣她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尊敬!

綜上所述,人們同情朴槿惠主要為她的遭遇,一個孤獨的單身女性受到的摧殘,以及被無休止的報復,所以國人也並不是盲目去同情。中國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是偉大堅強的民族,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是朋友有好酒,是豺狼有獵槍,這也是我們待人的底線和風格!


清風拂栁


因為很多人在同情自己想象的朴槿惠。

朴槿惠值得同情嗎?

如果從個人遭遇來看,的確值得同情。小的時候母親去世,長大了父親遇刺,本來是韓國第一千金,轉眼之間變成了無父無母的孤兒,而且還毀過容。現今60多歲的朴槿惠無兒無女孤身一身,還身陷囹圄。從這點上看,她真的值得同情。

胡哥瞭解到中國網民不乏有人對朴槿惠抱有好感,主要表現在:

1.據說(注意前提),朴槿惠從小喜歡中國文化,能說漢語,而且夢想能嫁給趙雲……

2.朴槿惠來中國演講用中文,多次表示對中國的友好,和前任李明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注意這一點);

3.中國國慶閱兵,美國的盟友中只有韓國總統朴槿惠來了,“棄暗投明”,的確能增進好感。

一個飽經風霜的女人,是值得同情的;

一個“中國人民的好朋友”,“親中國的韓國總統”,莫名其妙下了臺,是很讓人唏噓和同情的。

另外,用易中天老師的話說就是,中國人有一種同情失敗者的傳統,如項羽、袁崇煥等等。

大家很多都只看到朴槿惠作為“女人”和“朋友”的一面,但她身為韓國總統,首先是一個政客,而對政客來說,作秀是首先就要學會的東西。

剩下的引入薩德,加入邪教,對世越號沉船不聞不問等等,被無意識的忽略了。

總而言之,如果從個人出發,胡哥是同情她的身世;但如果評價她現在的遭遇,胡哥只能說咎由自取,她並不是個合格的總統。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中國人對於朴槿惠的心情複雜,這一點確實與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大有關係。有不少人雖仍記恨她頂不住奧巴馬的壓力,將美國人的武器招進了我們的家門口,但也有不少人覺得一個女人活到60幾歲卻混成孤家寡人、鋃鐺入獄的境地委實可憐。

應該說,在中國人,同情朴槿惠的人有,還不少,這一點從頭條上的關注度和留言評論就可見一斑。

至於為什麼這麼些中國人會同情朴槿惠,從心理層面來看,我想不過3個原因:

1、確實慘

年輕時父母雙亡、意中人拋棄、親信弟妹反目、閨蜜出賣,好不容易登上權力頂峰重回青瓦臺,卻沒過兩天舒心日子就被拉下臺,又是車輪大審、又是24年的大獄、又是重病纏身生無可戀,怎一個慘字了得。

中國人總喜歡在風雲變幻之後,以一種看慣世態炎涼、悲天憫人的道德高度,同情政治之下的弱者,尤其是當這個弱者是個老人、女人之時。

2、多念好

不可否認,不少人仍在唸朴槿惠在當年如此困難的大環境下、力排重議來北京參加閱兵的好!

國人戀舊,認為做人當知恩圖報,總覺得人家當家幫了咱的忙,現在人落魄“被欺”,咱們絕不能落井下石,可又不好干預人家的內政,因而,同情是對朴槿惠這位“老朋友”最簡捷、最低成本的聲援。

3、嘆無奈

雖然很多人仍認為朴槿惠不夠意思,對朋友兩面三刀,一方面親近,另一方面卻悄悄置辦武器,但是客觀一點、理智一點,畢竟她也有她的苦衷,身為一國總統國內有壓力、盟友有臉色、鄰居也不好惹,因而同情她的人看到了她的無奈。

畢竟她雖然引進了,可也設法拖延,遲遲不願部署,反倒是現在這位,要多麻溜就有麻溜,悄不聲就全辦了,還偷偷又增加了還幾套……

終一句:作為一名局外人,你當然可以記著這個仇,但也可以試著看看她的其他方面,比如她對中國傳統文化真正的熱愛與推重,對兩國商業、企業交流曾嘗試的努力,又或者只是把她看作一個無父無母、無兒無女、一心想要嫁給國家卻被國家退貨的苦命女人,同情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


陳一諾


題主從哪兒得出很多中國人同情朴槿惠的結論?只能說有一部分中國人同情朴槿惠,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除了中韓關係上客觀存在的齟齬,其實中國人對朴槿惠本人並無多少反感憎惡,至少比起其他幾屆韓國總統而言是這樣的。事實上在朴槿惠執政的前半期中韓關係是曾一度發展較為良好的:一個喜歡讀中國的《三國演義》,崇拜趙子龍,熟悉中國文化的領導人還是比較受中國人的歡迎的。2015年9月3日當中國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慶典時朴槿惠在中國受到了國賓待遇。應該說這一時期是中韓關係最佳時期,然而接下來就迎來了一個大大的轉折。

平心而論:這個轉折是由韓國內部的政治變動引起的,和朴槿惠個人自然也是脫不開干係的,但至於她本人究竟應當對這一變動承擔多少責任對不清楚韓國政壇內幕的我們而言不敢妄下斷言。事實上同情她的那部分中國人都是僅僅對她個人的同情,與中韓關係無關——在這部分人眼中:不是拿她當韓國前總統看,而僅僅只是把她當作一個命運坎坷的弱者,而同情弱者恰恰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

實際上僅僅就個人經歷而言:朴槿惠也的確算得上命運坎坷——22歲時母親遇刺,27歲時父親遇刺。此後她還不得不面對韓國政府對其父朴正熙的“清算”,儘管年輕時也有過喜歡的人,但由於家庭的特殊,她放棄了婚姻。她的一切不幸在她成為韓國首任女總統,乃至是東亞地區第一位國家領導人時得到了扭轉,遺憾的是那時無論是她或是其他人都沒能料到她的坎坷命運還沒結束。

總之無論對她同情也好,不同情也罷,那都與目前的中韓關係沒任何瓜葛——中國人民對弱者的同情並不意味著是一種軟弱,對個人命運的掛懷也不會影響到兩國關係的層面,畢竟決定國際政治走向的永遠都是各自的國家利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覆巢之下無完卵 提繩一掐傀儡倒

本大仙對韓國這種“準國家”一般是懶得評論的,因為該國自宣佈成立以來一直處在美帝半佔領狀態,稱其為一個“國家”實在是勉強。如因評論韓國被美狗噴子打著“干涉本國內政”的旗號大張撻伐,實在有損本大仙愛國作家的光輝形象。

但是此提問涉及中國人的情感傾向問題,不論朴槿惠如何,本大仙都要論上一論了。一是為了駁斥某些腦殘哈韓粉的無稽之談;二是為了引導被妖言蠱惑的吃瓜群眾們,重新回到正確的輿論導向上來;三是為了給朴槿惠之流一個公允客觀的歷史評價,消除謬論,以正視聽。

一、發昏當不得死

提問者說“很多”中國人同情朴槿惠,這種提法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儘管中國網民好幾億,但是真正關心朴槿惠的人很少,絕大部分人是不關心政治人物的,何況還是一個既不漂亮又不風騷的趨於男性化的純工作狂。我所看到或聽說到的中國網民,其最關心的是包括韓國在內的娛樂圈的人物,其次是體育圈的人物,再次是商界精英,最後才是政治人物。當然能夠被關心的政治人物,其自身要麼出自娛樂圈(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要麼具有娛樂性(比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麼具有鮮明個性(比如俄羅斯總統普京)。

韓國前總統朴槿惠,除了身世可憐是個賣點之外,其他皆平淡無奇。畢竟韓國總統下場都很慘,她蹲監獄不算最慘的,起碼還能保住性命呢。因此相較於那些真正的網紅,關注朴槿惠的中國人並不算多,同情她的人就更少了。

話又說回來了,正是她在位期間,中韓關係跌進了歷史最低溫的冰窟。或許有人說罪不在她,起碼她也沒起到什麼好作用,要不然也不至於搞得兩國關係這麼僵。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甚至包括韓國人在內,又怎麼會同情她呢?

二、好奇算不上憐

再來分析一下那些所謂“同情”朴槿惠的人吧。想起趙老師在小品中的一句名言:寡婦門前是非多,不用劃拉一大車。說朴槿惠是寡婦有點不合適,畢竟人家沒結過婚,但是一個終身不嫁的女人,對喜歡窺探別人隱私的某些中國人而言,其吸引力甚至超過了寡婦。當然這部分人以男性居多。

那麼再來看看所謂“同情”朴槿惠的女性,因為性別導致的對政治普遍不感興趣,所以平日關注的目光其實都侷限於朴槿惠的服飾、化妝、髮型等,對她這個人以及她的職業和事業反而放在了次要位置了。再說朴槿惠入獄前後儀容裝束方面的巨大反差,也讓她們感到驚詫,想要探知女人迅速衰老的大敵究竟是什麼,好想方設法躲避克服,可別自己也成了下一個朴槿惠……

當然,不排除有少數關心國際問題的人,比如本大仙這種專業人士,還是更關心朴槿惠的政績和影響。但是我已經說過了,這類人很少,可以說連百分之一都佔不到。絕大部分來圍觀朴槿惠的中國人,其實都懷有一種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就好比過去中國人就有圍觀老爺斷案、遊街示眾、法場行刑的老傳統一樣。

三、自裁稱不起牛

朴槿惠要真想被中國人、韓國人,乃至被世界人民同情,她在位期間就應該做好三件事:

1、分清遠近

有道是:兄弟鬩牆、外御其辱,改善與北方窮哥們的關係,促進半島和平統一的進程,這才是百年大計,也是推動韓國從富國向強國轉變的關鍵節點。如果聽任別有用心的少數國家的挑唆,妄圖用武力代替對話,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勢必會背離初衷,越走越遠,越描越黑。

遺憾的是,朴槿惠在位時,南北方關係並不融洽。朴槿惠跟歷屆韓國總統差不多,都是被美帝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一顆棋子而已。

2、明辨是非

韓國受到本國國情制約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其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和俄羅斯兩大國的支持。特別是在韓國引以為傲的GDP 數據方面,應該說是得益於中國人赴韓遊的旅遊收入和中國人購買韓國貨的貿易收入。

朴槿惠明知韓國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情況下,仍然經積極推動薩德入韓,把中韓關係和俄韓關係都搞砸了。

如今卻不得不面對韓國法律的嚴懲,誰又敢說這不是美國主子卸磨殺驢的慣用伎倆呢。或許當初就是看到朴槿惠在處理韓國跟鄰國的關係上已經黔驢技窮,所以美帝主子才痛下殺手背後捅刀。而今鋃鐺入獄的朴槿惠仍舊幻想著美帝主子能拉她一把,然而,撈一個沒用的奴才,可能嗎?

3、自尊自強

相對於韓國曆史上以自殺來對抗對命運的韓國總統而言,朴槿惠算是堅強的女性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早點下定決心,帶領韓國擺脫被美帝霸凌和剝削的命運,即使不能成功,卻可青史留名,勝過如今不明不白老死獄中百倍有餘。再說如果當初竭力改善跟中俄的關係,主動疏遠美日,拋棄“小北約”幻想,堅決不當美帝的走狗和炮灰,也許在兩大國的支持幫助下,韓國今天都該一改國際怪胎形象,真正獨立了。

總之,中國人與其關注已經過氣的朴槿惠老太太,不如關注一下美國和俄羅斯的總統大選。因為只有特朗普和普京兩位總統都能連任成功,美帝才能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逐步走向窮途末路,而俄羅斯會在普京大帝帶領下走向富強。我們也正好抓住這難得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二普”連任兩屆總統的寶貴時間,繼續推動和發展我們的各項事業,向著世界第一大國穩步前進!

關注本大仙,帶你從不同角度觀察奇妙世界!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為什麼中國很多人同情朴槿惠呢?作為一位韓國女士,我們中國人關心朴槿惠的一切好像有一些閒吃蘿蔔淡操心的味道。可是國人就是很操心,有打抱不平的;有義憤填膺的;有罵的;有笑的。各有各的認知各有各的理由。

一,朴槿惠是個美麗動人的女士,優雅高貴,風度翩翩,知書達理,特別是還會說中國話,是個中國通了解中國的歷史,還愛上了我們三國的真定趙之龍——趙雲將軍!

二,家庭背景,前總統之長女,父母雙亡後,把妹妹弟弟撫養成人,把青春負出沒嫁給男人而嫁給了韓國。憑著自己驕弱的身軀在政壇拼搏,成為了韓國第一位女總統。

三,意志堅強不怕美日,勇敢登上天安們。給中華民族長精神,在中國的演講更是讓年輕學子的熱愛。她的外表內涵都符合中國的審美標準。

四,總統進看守所想不通,特別是一位女士。特檢組的指控在法庭又不能完全認證。又不放人還再次延長羈押,不通情理特別是對一位65歲高齡,疾病纏身這都讓禮儀之邦的國人想不通。


何由之


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中國之所以有很多人同情朴槿惠,最大的原因在於將朴槿惠視為弱者,雖然朴槿惠曾貴為韓國總統,但拋開這一政治身份,其更多被中國百姓視為苦命人。此外,朴槿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與學習、朴槿惠訪華期間的謙虛等也給中國百姓留下了較好的印象,使得中國百姓對其後來的遭遇同情有加。

一是朴槿惠的一生可謂坎坷,令人倍感惋惜與同情。朴槿惠少年失母,此後父親遇刺身亡,接連遭受親人非正常死亡的打擊,給朴槿惠的一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此後更是深居簡出,飽受煎熬,這也使得其不得不尋求一些精神寄託,使得其與崔順實成為閨蜜。作為韓國總統的掌上明珠,其高光之後卻極為悲慘。作為一名女人,其並未擁有正常女人的結婚生子的人生。孤身終老一生,自詡為嫁給韓國的女人,其無父無母,無兒無女,毫無貪腐需要,因而能夠大公無私的擔任總統。

二從朴槿惠從總統變為階下囚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看守所中身體急速惡化令人同情。雖然韓國總統很少有能夠善終的,但朴槿惠因為孤身一人,很少有人想到其能與貪腐沾邊。自閨蜜門事件發酵以來,朴槿惠很快就成為韓國首位任內遭彈劾下臺的總統,此後更是被羈押。在看守所期間,不時爆出朴槿惠身體惡化,出境的照片和此前擔任總統時相比更是憔悴不少,面無血色,髮型不再。

三是朴槿惠身上的中國元素令中國百姓對其有好感。朴槿惠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來中國時還親自用漢語演講。2015年更為頂住美日壓力出席中國的9.3閱兵。擔任總統前期,中韓關係飛速發展。出訪中國期間,其謙虛的微笑更是令人難忘,這些使得中國人對其後來的遭遇比較關係和同情。

總之,朴槿惠作為女人、不幸的家庭和仕途雙重遭遇,使得對其的同情出自人的本性,不過其是非成敗還是要交給歷史,中國人同情也好,遺憾也好,不過都是旁觀者而已。


凌勝利



準確地說,是中國的老年人非常同情朴槿惠!因為老年人的想法基本都是一樣的。老年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都有一顆博愛的心,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因為老年人的善良,所以大家都同情朴槿惠!在韓國的老年人也是也是一樣,他們每星期都有上萬人的集會。這些人年齡都在七八十歲了,他們聚會時都拿著板凳或坐在輪椅上。他們夏天頂著烈日,冬天迎著寒風,從去年春天到夏天再到冬天,又從冬天到今年春天,一如既往地為朴槿惠喊冤!

朴槿惠曾經是一位總統,但她也是一位女人,現在還是病魔纏身。將心比心,她真的不容易!雖然她是外國人,但我們年齡相仿,都經歷著年輕時的憧憬,也有著困難時的奮起。

所以看到朴槿惠的遭遇,看到朴槿惠的經歷以及看到她為老太太們洗腳的那種真誠。她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與韓國的老人們一樣,認為她是清白的,她是被冤枉的!作為一個女人,她付出的太多了,她犧牲的也太多了。至今她無兒無女,也沒有家庭,孤寡一人,什麼都沒有。因此,像她這樣一個人,怎麼可能貪汙錢呢!錢對她根本毫無意義!有些年輕人可能說她想貪錢。可我們是過來人將心比心,我們絕不會認為她會貪汙受賄錢!

她的遭遇令人同情,也使人感到可憐。一個67歲有病的老人,在陰暗潮溼的牢房裡,受盡了人生的折磨。姑且不要說她曾經當過總統,為韓國嘔心瀝血。就算是一個平常的人,受到如此的苦難,我們的善良也會不由自主的對她同情,對她憐憫。願蒼天睜開眼晴,放過她吧!讓她平靜地度過晚年。


依旺情深1


朴槿惠是韓國見過以來的首位總統,也是東北亞國家中產生的最高女領導人,作為一個政客來說已經到達頂峰了,如果沒有後面的事情也算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傑出女性了。所謂月盈則虧,水滿則溢,至今無婚無子無家庭的“三無總統”,這個嫁給國家的人最終走上了不歸路。自從2016年7月份“薩德入韓”風波開始之後,朴槿惠政府不顧周邊國家的極力反對,鐵了心的要將薩德部署進行到底,一步步把中俄朝等周邊國家逼到反目的死衚衕,同時也激發了國內的反薩德罷工抗議浪潮,國內出現動亂局面。

更為令人咋舌的新聞是,韓國媒體爆出朴槿惠閨蜜干政門,收受賄賂,腐敗等問題,問題接二連三的出現,讓整個韓國乃至世界大跌眼鏡,可謂是賺足了眼球。隨著事態的進展朴槿惠的總統職位被國會罷免,自己也鋃鐺入獄,很快進入了司法程序,反反覆覆的出庭,關押,國內騷動不斷,隨著最終宣判日期的一天天逼近,朴槿惠的最終命運也日益受到關注。。。。。。

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朴槿惠可謂是極大傷害了我們的感情,也極大損害我國的核心利益,對於朴槿惠本應該是痛恨,但是為什麼會對其產生同情呢?隨著事態發展的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利於朴槿惠,曾經的高高在上,一意孤行的她,現在更多的是可憐和可悲。從其照片可以看出被這些事情折騰的日益憔悴,日漸頹廢!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中國人一向都是和平,善良,看到朴槿惠在風口浪尖日益折騰不像人樣,難免心生憐憫,心生同情之情!其次,朴槿惠作為一個女性也確實容易受人同情,早年父親死的早,而今無家無夫無子,現在有落得這樣的窘境也確實遭人心生憐憫。最後,就是人們感覺她也相當的不容易,為了自己的國家,也許對她國家來說是有益的,但是她被人利用,受人操控,感覺是充當了別人的炮灰,奈何自己不知道自己一直在走鋼絲,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釀成大錯!

歸根到底還是低估了政治的風險,一意孤行,把各種關係逼入了死衚衕,對各種關係沒有妥善處理好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的各種關係,導致自己一敗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