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編者按: 7月28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在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正式開幕,本屆論壇圍繞“新資管時代:改革與涅槃”這一主題,深入探討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以及新規出臺後的大資管發展。我們來看看參會的大佬們都爆了什麼金句?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中投屠光紹:五維度解讀國際資管行業發展趨勢

屠光紹對國際資管行業提出了“五個更”的發展動向和趨勢解讀,包括近年來國際上資管行業在監管標準方面更加嚴格,資產配置結構中長期投資、被動管理和另類投資更受重視,資產管理方式上科技的滲透更為充分,資產管理全球佈局上中國的市場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及資產管理和投資理念上ESG更受廣泛的認同。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央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陶玲:資管新規不搞一刀切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副局長陶玲在今天召開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在資管新規的實施中,我們既要積極地化解風險,也要給金融機構轉型時間和空間做到寬嚴有度。這一原則在整個資管新規以及執行通知以及配套細則中都有體現。

無論是非標投資的安排,無論是過渡期的安排,禁止化的管理等等,大家都能夠體會到,我們不搞一刀切,不搞硬性的階段性的這種目標要求,為的是維護金融機構的穩健轉型。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盛松成:資管新規長期實行 對保險非常有利

財聯社7月28日訊,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在今天召開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資管新規長期實行,對保險業非常有利。

他表示,破除剛性兌付將削弱理財產品的吸引力,而有契約保證收益的保險產品會更受穩健投資者青睞。新規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而保險投資以債券和銀行存款為主,更符合穩健投資的要求。

規範資金池的規定對銀行、信託和非標業務衝擊較大,而保險資金主要來源於保費收入,現金流長期而穩定,不存在滾動發行隱患。規範期限錯配複核保險資金與長期投資的天然匹配性。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楊濤:區塊鏈或許只是階段性探索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在智慧金融主體論壇“從博弈到融合:智慧金融發展新趨勢”發表演講時,提及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在分佈式技術發展當中是重要的突破和創新,也是整個分佈式技術發展歷程具有階段性的特徵;

不過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也有可能只是分佈式技術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探索。單論技術,歸納來看,就是需要在重視技術的同時,理解其自身在金融應用過程當中的瑕疵與不足。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陸金所李宏:金融科技要遵循金融邏輯

陸金所控股首席產品執行官李宏在智慧金融主題論壇“從博弈到融合:智慧金融發展新趨勢”中表示,金融科技依然還是要遵循所謂金融的邏輯,金融科技不僅強調流量和客戶的體驗,更多還是以金融為核心。

風險管理,這一點不能改變。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這是核心所在。李宏主要從三方面進行闡述:第一,金融與科技結合趨勢不可逆。第二,科技賦能財富管理行業。第三,財富管理將從貨架服務轉向組合策略的智能化服務。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劉信義:存量調整不恰當 ,會引起極大風險

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表示,資管新規發佈後,當前最大的挑戰是存量業務的消化和風險化解。

資管新規明確了業務規範的具體標準和整改的期限,但存量業務的整改並不限於資管行業內,涉及到整個金融業,甚至於我們宏觀經濟的健康和發展,需要如何考慮滿足客戶的需求,化解風險和市場影響多個方面。

在整改的方案和路徑的選擇方面,各類機構需要與監管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如果存量業務的調整不夠恰當,也有可能引發更多的風險暴露,違背了監管工作,也不利於商業銀行業務的順利轉型和健康的發展。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王義軍:未來資管行業必將回歸資產管理本源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義軍在致辭時表示,資管新規的發佈規格之高超乎預期,資產管理行業建立統一監管標準已成定局。

在嚴監管的環境下,各類監管政策明確指明資產管理行業應該“脫虛向實”,避免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

同時,由於市場制度趨於完善,套利空間越發縮小,未來的資產管理行業必將回歸資產管理本源——通過深入實體經濟和產業,為其提供綜合型金融服務。

重磅會議精華實錄!2018中國資產管理年會,大佬都爆出怎樣金句?

李文:資管新規”對資產管理帶來六方面的趨勢

匯添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認為,目前“資管新規”對資產管理帶來了六個方面的趨勢:①監管機制的審慎協同,推動資管行業規範發展;②客戶的理念日趨成熟,為資管行業帶來增量的資金;③整個技術資產不斷完善,為資管行業發展優化土壤。

④養老金逐步入市,為資管行業注入長期資金;⑤對外開放加速推進,提升資管行業的競爭力;⑥技術影響持續深化,推動資管行業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