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一個有內涵的人?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吳穎老師回答。

內涵就是指一個人內在的涵養或修養外在的體現。做到有內涵,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品德修養,不斷提升自己。成熟的麥穗,是飽滿而彎下腰的;真正有內涵的人,一定是俯身做事情。其實,無論什麼時代都一樣,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謙遜而低調的。怎樣做個有內涵的人,以下是我的拙見:

1、要尊重別人。

為人處事要懂得換位思維,理解他人,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懂得每個人都不容易。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待人接物要謙卑。

2、要有寬廣的胸懷。

一個有內涵有修養的人,都擁有一顆寬大的胸懷,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能不斷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完美。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斤斤計較,他會包容別人,他的胸襟無比寬廣,他會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他會包容別人的過錯,而不是譴責和刁難。

3、要有責任感,有擔當。

遇事要靠前一步,敢於擔當,有責任感,又使命感。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會自然地迸發出一種積極的熱情和活力,會顯示出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會受到他人的尊敬。

4、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修養的人能管理自己的情緒,即使非常生氣,在臉上也不會表現出來,能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情緒。在他的臉上看到的總是微笑,你是看不出他的喜怒哀樂的。

5、要多看書,多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面。

想要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首先要有豐富的知識,而知識的來源更多是取決於你讀書的多少,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多讀書的人,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不斷積累,不斷向周圍的人學習,才能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我們都應該謙和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你尊重別人,才能換來別人的好感和認同。一個人如果有真正的內涵,則任何一種環境,任何一個時代,都始終站得住。有內涵的人,吃得苦中苦,享得福中福,能將就也會講究。有內涵的人,渾身散發著一種溫和的包容與謙卑的真誠,溫和卻有力量。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