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素有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之稱。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是雄踞於絲綢古道上的險關要隘,四面峰巒疊嶂,一條S形的山路蜿蜒其間,兩旁危巖峭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它不僅是新疆和甘肅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兩種不同文化風格的分水嶺。對於新疆人而言星星峽就是一堵院牆,過了院牆就算是出疆了。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歷史在這個留下了太多的記憶。有多少故事都發生在這天山的起點,林則徐遭貶由此入疆,左宗棠懷揣當年林則徐繪製的新疆地圖,率6萬湖湘子弟,由此入疆並栽下了“引得春風度玉關”的左公柳。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是甘肅與新疆的分界線,發生過很多辛酸的故事,1937年3月西路軍左支隊浴血奮戰後絕少數尚存者,進入新疆的星星峽,西路軍終完成了歷史使命。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一幅巨大的雕塑映入眼簾。雕塑與群山連為一體,這是西路軍男女將士的群雕像,他們軍帽上的五角星彷彿在放光,炯炯有神的雙眼,注視著前方。身後,一杆鋼槍刺向蒼天。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男戰士稜角分明,剛毅;女戰士頭髮散亂,悲憤。他們想說些什麼?此時此刻,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1937年5月1日,一路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紅軍西路軍左支隊400餘指戰員在李先念的率領下,與前來接應的中共中央代表陳雲在此會合,星星峽因此成就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知道星星峽,看過一本程世才寫的《悲壯的歷程》,從此,牢牢地記住了西路軍,記住了星星峽。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風吹著哨子,永不停歇的在天際迴旋。隘口兩邊的山峰,矗立著當年鎮守隘口時構築的碉堡,歷經風雨的碉堡雖然已破敗,但黑洞洞的槍孔仍然正對著星星峽隘口,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受周邊的環境影響,驀然間竟覺得此處暗藏有咄咄的殺氣。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因為西路軍到了星星峽,新疆屬於盛世才的地盤,馬家軍追不過來。所以,星星峽為西路軍的歷史打上了句號。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兩邊的山上,當年的遺蹟如碉堡等還在。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其為最者,是當年紅軍西路軍突進河西走廊時,與馬步芳血戰,二萬八千大軍最終抵達星星峽時,僅剩427人!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山坡上的8座碉堡遺址還彰顯著險關要隘的地位。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沿著當年紅軍進疆的路向群山中走一段,群山峽谷兩側山崖上依次分佈著的20多座土碉堡還依稀透著歷史的印記。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這裡是紅色旅遊景點,更是紅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自治區和各地州組織人員來此地重走紅軍路,感受當年紅軍進疆的不容易,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山坡上的碉堡遺址還彰顯著險關要隘的地位。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山坡上的碉堡遺址還彰顯著險關要隘的地位。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山坡上的碉堡遺址還彰顯著險關要隘的地位。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星星峽山坡上的碉堡遺址還彰顯著險關要隘的地位。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過了星星峽就進入甘肅省了。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進入甘肅省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回望新疆。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位於有“塞上江南、北涼古都”之稱的高臺縣,前身為高臺烈士陵園,始建於1953年,現佔地面積260畝。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西路軍,指1936年10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四方面軍主力約6000人,刀棍隊7000人,非戰鬥人員9000人,遵照中央和軍委命令,西渡黃河作戰,在河西走廊,西路軍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糧絕彈盡,穿著單衣草鞋的西路軍健兒無後勤、無彈藥補助,無任何救援,視死如歸,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強悍火力的二三十餘萬敵軍,頑強戰鬥半年,完成上級給予的所有任務後,寧死不屈,戰死7000人,殲敵5.5萬人,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西路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一支。1936年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後,根據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向西渡過黃河,隨後,第九軍和紅四方面軍總部及第五軍也渡過黃河,準備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後因河東敵情變化,計劃終止執行。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令過河部隊稱“西路軍”,領導機關稱“西路軍軍政委員會”。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園內掩埋著轉戰河西、血戰高臺而壯烈犧牲的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3000多名紅西路軍革命烈士的忠骨。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內景。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大西北行》出新疆,走星星峽,緬懷西路軍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