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

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中國油畫學會名譽主席詹建俊是新中國建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藝術家,也是中國油畫的開拓者之一。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創作的《起家》《狼牙山五壯士》《高原之歌》《回望》《潮》等一系列優秀作品,已成為近代中國美術史上影響深遠的經典。

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起家》 詹建俊油畫作品 1957年 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 國際美術作品競賽三等獎 銅質

詹建俊長期從事油畫專業的創作、教學及學術工作。他認為,中國的油畫家必須深入地、認真地向優秀的民族傳統藝術學習,更本質地從傳統文化精神和傳統文化資源中吸取營養,以利於創造出具有更加鮮明的中國民族氣派和中國民族藝術特色的中國油畫藝術作品。

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狼牙山五壯士》 詹建俊油畫作品 國家博物館收藏

在“油畫民族化”的問題上,詹建俊認為,其實質是本土文化在油畫領域的反映,是在東方精神和觀念的指導下,用油畫材料來體現本土文化精神,體現中國文化的風格和氣質,體現民族特色和精神,而不是簡單化的中國符號。

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高原之歌》 詹建俊油畫作品 1979年 獲中國文化部、中國美協第五屆全國美展二等獎

詹建俊認為,各個國家的文明不同,長期所形成的不同的基礎構成了它所尊奉的價值觀與文化觀也各有差異。所以,各個國家間的文明相互交流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上個世紀出於自身文化發展的需要,我們主動地去向西方學習。今天,我們的油畫家必須要反思自身的現狀,必須認真研究究竟中國油畫應當怎樣去發展,怎樣在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去尋找和發掘它的內在活力,使它在汲取外來文化的積極因素中求得新的發展這是我們每一位創作者都應積極面對的問題。此外,要真正創造出有民族特色、民族氣派的中國油畫,還必須使油畫藝術具有充足的時代精神,油畫家們還必須深入到我們所生存的時代生活中,紮根於實實在在的生活的土壤,切實感受廣大群眾的生存狀態,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體會群眾的思想、情感、體會他們的喜、怒、哀、樂,從中去獲得切實的精神的體驗,獲得具有時代特色的創造的感悟。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當前我們油畫藝術中的“精神性”弱化的問題。我相信,我們這個曾經有過為世人所驕傲的輝煌文明的民族在今天一定也能創造出一個新的輝煌。

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回望》 詹建俊油畫作品 中國美術館收藏

詹建俊擔任全國油畫藝術的學術領導工作幾十年,作為中國油畫藝術領域的組織者和帶頭人,他長期領導、主持全國油畫藝術的展覽、評選及研討活動。尤其在中國油畫發展的關鍵時刻,他能高瞻遠矚,及時發表具有高度學術思辨的重要論文,牢牢把握學術方向和學術水平,組織並帶動中國油畫藝術隊伍,堅持“民族精神、時代特色、個性特徵”的藝術方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自覺地建構油畫藝術的中國學派,探索中國油畫的創新之路,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傾聽|詹建俊談油畫民族化

詹建俊與馮法祀、吳冠中、靳尚誼、全山石、羅中立等數十位當代著名油畫家在“千江有水千江月——中國油畫百年”活動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