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龍窯燒制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宜興龍窯燒製技藝”則入選了江蘇省非遺項目名錄。

熟悉紫砂的人不在少數,而瞭解龍窯的人卻寥寥無幾。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許學軍老師

許學軍老師告訴我們,這個古龍窯現在還在定期吞吐著火焰,他說:“從明代到現在生生不息,它沒停過,一直在燒窯。”

許學軍老師,是正兒八經的龍窯傳人,其祖父曾是這古龍窯窯廠主,與一代宗師顧景舟毗鄰而居。現在的他從事紫砂壺創作,成為了一名頗有名氣的工藝美術師。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

許學軍老師介紹,窯變的因素很多,窯釉飛濺是一種,火焰飛射到壺身也可能造成窯變,包括草木灰沾染,窯火過高等等,都會造成不同效果的窯變。

龍窯微窯變的魅力,在於氧化還原反應的獨特燒製方法,在於變化的不可控。每次燒出來,大部分可能出現殘次,成品率只有50%,而幸運的成品則分別留下與眾不同的瑰麗變化。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龍窯出品的紫砂壺,每一件作品都帶著細微的差異,擁有獨一無二的面孔。

古龍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卻又在追求獨特藝術美感的壺友和匠人的堅持下,發揮了新的功用。

明清盛行桃花泥,失而復得

桃花泥是明清時期的極品泥料,曾一度失傳,隨著宜興藝人的不斷探索終於又復原了桃花泥的配方,它是用多種天然礦泥進行組合調配試製的,其主要有老紫泥,降坡泥,老段泥等透氣性極佳的泥料,其有三大奇觀,霧氣蒸騰,珍珠罩衫,倒水立幹,故有一個美麗的名字桃花泥。

把燒開的水倒入壺內,蓋上蓋子的頃刻間霧氣蒸騰環繞。壺身壺壁外立刻佈滿水珠凝露在光線的照射下,苑若珠織成罩衫,倒出開水後壺內水分立刻蒸發消散,透氣性超強。

還原青銅器質感,古拙紫砂亦能所向披靡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乃古器翹楚,文化界推崇之至。於是宜興的紫砂匠人們便萌發了研製神似青銅效果的紫砂泥的想法,以此更豐富地體現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青銅泥以本山段泥礦為底料,配入一定比例的,含銅量較高的原礦砂粒,精心調配而成。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因為青銅泥的特殊性,所做之器必須通過古窯或早期的隧道窯,控制特別的氣氛及溫度燒成。剛出窯的作品看似灰暗無華,但經輕拭和泡養,立馬呈現出青潤古雅、骨肉勻亭、含蘊厚重之美。

近幾年,許學軍老師所煉製的青銅泥,均由老師親手製作紫砂作品,以便更好的體現其獨特性和純真性。許學軍老師也耗費不少心血去掌控和適應龍窯的窯位、氣氛、溫差等,可謂業精於勤,事必躬親。

部分精品作品賞析: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再現龍窯燒製工藝,還原古器歷史溫度,他的作品自帶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