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宜兴龙窑烧制技艺”则入选了江苏省非遗项目名录。

熟悉紫砂的人不在少数,而了解龙窑的人却寥寥无几。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许学军老师

许学军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古龙窑现在还在定期吞吐着火焰,他说:“从明代到现在生生不息,它没停过,一直在烧窑。”

许学军老师,是正儿八经的龙窑传人,其祖父曾是这古龙窑窑厂主,与一代宗师顾景舟毗邻而居。现在的他从事紫砂壶创作,成为了一名颇有名气的工艺美术师。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

许学军老师介绍,窑变的因素很多,窑釉飞溅是一种,火焰飞射到壶身也可能造成窑变,包括草木灰沾染,窑火过高等等,都会造成不同效果的窑变。

龙窑微窑变的魅力,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独特烧制方法,在于变化的不可控。每次烧出来,大部分可能出现残次,成品率只有50%,而幸运的成品则分别留下与众不同的瑰丽变化。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龙窑出品的紫砂壶,每一件作品都带着细微的差异,拥有独一无二的面孔。

古龙窑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却又在追求独特艺术美感的壶友和匠人的坚持下,发挥了新的功用。

明清盛行桃花泥,失而复得

桃花泥是明清时期的极品泥料,曾一度失传,随着宜兴艺人的不断探索终于又复原了桃花泥的配方,它是用多种天然矿泥进行组合调配试制的,其主要有老紫泥,降坡泥,老段泥等透气性极佳的泥料,其有三大奇观,雾气蒸腾,珍珠罩衫,倒水立干,故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桃花泥。

把烧开的水倒入壶内,盖上盖子的顷刻间雾气蒸腾环绕。壶身壶壁外立刻布满水珠凝露在光线的照射下,苑若珠织成罩衫,倒出开水后壶内水分立刻蒸发消散,透气性超强。

还原青铜器质感,古拙紫砂亦能所向披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乃古器翘楚,文化界推崇之至。于是宜兴的紫砂匠人们便萌发了研制神似青铜效果的紫砂泥的想法,以此更丰富地体现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青铜泥以本山段泥矿为底料,配入一定比例的,含铜量较高的原矿砂粒,精心调配而成。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因为青铜泥的特殊性,所做之器必须通过古窑或早期的隧道窑,控制特别的气氛及温度烧成。刚出窑的作品看似灰暗无华,但经轻拭和泡养,立马呈现出青润古雅、骨肉匀亭、含蕴厚重之美。

近几年,许学军老师所炼制的青铜泥,均由老师亲手制作紫砂作品,以便更好的体现其独特性和纯真性。许学军老师也耗费不少心血去掌控和适应龙窑的窑位、气氛、温差等,可谓业精于勤,事必躬亲。

部分精品作品赏析: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再现龙窑烧制工艺,还原古器历史温度,他的作品自带气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