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人的驕傲,「血戰台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何文獻:(1906—1951),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清遠鄉土名流。他出生於清遠縣(今清新區境內)本地的名門望族,年少時抱有遠大志向。

21歲時,被政府派往日本明治大學學習法律。歸國後,他最先選擇投筆從戎,在軍中擔任翻譯員和中校政治科長。在徐州會戰中,跟隨李宗仁將軍坐鎮徐州,指揮台兒莊大捷。幾年後,何文獻放棄軍職,回到家鄉,創辦太平中學,為桑梓的發展作出貢獻。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太平中學的“校訓”,催人奮進

遠渡日本學習法律

清新區太平鎮天井坑村,是抗日勇士何文獻的家鄉,在這裡,何家的祖傳家訓“精忠報國”流傳了千年。每當民族到了危急存亡關頭,何家的兒女總是挺身而出,捨身報國。

90年前,何文獻還只是清遠縣太平鄉(現清新區太平鎮)一位熱血青年,但他胸懷報國理想。在清遠縣立師範講習所畢業後,他毅然報考了廣州警官學校,畢業後被政府派往日本明治大學攻讀法律。

清遠市地方誌編纂辦公室編寫的《清遠縣誌》記載:1931年,何文獻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法律系。1935年,他擔任國民革命軍交通兵團翻譯員。歷任國民黨第五戰區(李宗仁將軍指揮)的司令部政訓處中校政治科長和國民黨第四戰區(張發奎為司令)中校政治科長。

在日本求學的時候,何文獻與一位日本同學發生戀情,最後結成伉儷。當他學成回國後,日本太太也隨他來到了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日進入戰爭狀態,何文獻只好將日本太太遣返回國。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何文獻祖居地天井坑舊居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抗日戰爭時曾做過太平中學臨時教師宿舍的民房

臺兒莊上競風流

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日軍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日軍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

1938年,何文獻作為第五戰區司令部政訓處中校政治科長,因為具有在日本留學經歷,還同時擔任日文翻譯員。據其後代回憶,何文獻跟隨李宗仁將軍,坐鎮徐州指揮著名的“臺兒莊戰役”,與日寇浴血奮戰。

李宗仁部剛抵徐州之時,正是上海新敗之際,全國上下一片低迷。此時,日軍又以新勝之威,南北兩路向徐州夾攻,李宗仁以十餘萬雜牌軍與之周旋,真如“螳臂擋車”。徐州城內人心惶惶,市面蕭條,形同死城。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天井坑在抗日戰爭時曾做過太平中學臨時校舍

1938年3月20日,日軍磯谷師團借攻克滕縣之威,在飛機的掩護下,集中4萬人,配以坦克、大炮,向臺兒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企圖一舉攻佔徐州。

李宗仁以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率部固守臺兒莊,第20軍團軍團長湯恩伯率部讓開津浦鐵路正面,轉入蘭陵及其西北雲谷山區,誘敵深入,待機破敵。經過數十天的巷戰,守軍將士幾乎與日軍展開肉搏,日軍兩個師團也慢慢進入了中國軍隊的口袋。

李宗仁在回憶錄中說,日軍犯下了“驕兵必敗”的大忌,而中國軍隊是保國衛民與侵略者作殊死戰的哀兵,在士氣上已享有“兵哀者勝”的心理條件。

臺兒莊會戰,一舉擊潰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殲滅日軍2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嚴重地挫傷了日軍的氣焰,是國民黨正面戰場在抗戰初期取得的一次大勝利。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歷史建築,保存完好

回鄉辦學造福桑梓

1941年冬天,何文獻接受家鄉父老鄉親的邀請,辭去軍職,回鄉著手創辦岐新中學(今太平中學),擔任籌委會主任。1943年,學校開學後,擔任岐新中學首任校長,為清西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朽貢獻。

據《清遠縣誌》記載,1944年,何文獻被推選為清遠縣臨時參議會議員。1950年,出席清遠縣第一次全縣農民代表大會。1951年7月,何文獻積勞成疾,不幸病逝,享年45歲,令人扼腕長嘆。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舊建築上的燕子窩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何文獻侄子的書法作品

清遠人的驕傲,“血戰臺兒莊”抗日勇士何文獻!

從何文獻侄子的書法作品裡,我們看見了傳統文化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