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一份職責——塵封的抗戰記憶

抗戰歲月,戰火紛飛,穿越歷史硝煙,在波瀾壯闊的抗戰畫卷中,再次打開這一封封塵封的家書,一句句牽掛和思念,縈繞在我們眼前,打動著我們的心扉,很難想象,這樣流露著滿滿親情愛意的字裡行間的背後卻是錚錚鐵骨的抗倭英雄。

一封家書一份職責——塵封的抗戰記憶

“到信陽後寄出了三封信,都收到了嗎?兒子已經開始呀呀學語了吧?兩個女兒也開始上學了吧?這雖是她們的愛好,同時也是環境的允許,不然,戰區的孩子,逃亡之暇,哪兒能有機會上學呀。希望你能帶他們去拍一張照片寄來,想念你們的時候我就拿出來看看.......你要勤儉持家,用一分錢就要有一分錢的價值,同時,省下一分錢,捐助國家,也就是增進一分的抗戰力量......我們的部隊,在此準備增援,隨時有和敵人接觸的可能。至於我,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很高興這次有機會和敵人周旋,為了我們國家的存亡,我很願意和日本鬼子拼命到底,即使不幸而戰死,也算是我平生的夙願了。旁的下次再談,祝你母子快樂,甚念。”


一封家書一份職責——塵封的抗戰記憶

這是第一位在抗戰中犧牲的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生、出滇抗日的滇軍第60軍183師1081團2營營長,時年30歲的尹國華在臺兒莊大戰前寫給愛妻的家書。

一封家書一份職責——塵封的抗戰記憶

尹國華,男,生於1908年,雲南石林人,1925年中學畢業後參軍,1929年任滇軍98師特務連連長,不久升任營長。1937年10月10日做為國軍第60軍183師1081團3營營長隨部隊從雲南昆明出發,岀滇抗戰,跋涉萬里於1938年3月中旬到達徐州前線嚴陣以待,揭開了滇軍兒郎血戰臺兒莊的序幕。

尹國華營長率領全營官兵在臺兒莊奮勇殺敵,終因裝備落後、力量懸殊,除一名奉命外出傳報的通訊兵外,全營500餘人全部壯烈殉國,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為友軍贏得了寶貴的備戰時間。

一封家書一份職責——塵封的抗戰記憶

歲月褪得掉傷痕,卻永遠抹不去情感的共鳴,我們細讀抗戰英烈的家書時,感受著流淌於字裡行間熾熱的情感時,抗戰英烈,他們為了抵禦外侮,顧不了家庭這個小家,卻用最寶貴的生命捍衛了國家和民族這個大家。

緬懷抗戰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