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民航商業模式

重新定義民航商業模式

重新定義民航商業模式,為什麼這麼說,我認為它有一個前提,前提是沒有否定就沒有發展,在互聯網與智能化的浪潮中,民航只有改變商業模式才能出現新的發展。

我提出一個新的觀念,今後我們的機場不再上機場,成為城市的新中心。這個城市的新中心,它是社會城市的公共的一個功能,金融、信息、會議等等

大家早上好,我覺得這個安排非常明智的,為什麼呢,昨天那麼多專家、行家為我今天講的鋪墊了。三個問題集中在一個焦點上,就是空中的WIFI,怎麼樣為航空公司服務,我斗膽說一下,聚焦航空公司是我們聚焦沒有聚焦到點上,為什麼這麼說?航空公司的背後是誰?旅客。我們WIFI也好,互聯網也好,金融也好,到最後落腳在什麼地方?旅客。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我們的聚焦還有什麼問題,今天的主題是航空業,我覺得我們所有的發言者,都把它聚焦在航空公司,可是你忘記了,還有一個比航空公司更大的蛋糕---機場。機場真是我們航空業一塊處女地,它有更大的潛力,我覺得我們很多的同仁們沒有重視它,這是聚焦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我講我們的論壇主題,我參加好幾次,很多的行家,把自己的行業研究的非常透徹,自己的特點和特長闡述的淋漓盡致,可以說都是優秀者,可是互聯網我一直認為它是一個虛擬的,一定要和實體結合,如果我們互聯網做的再好不合實體結合,我認為一定是空中樓閣,沒有辦法生存下去。這是我在沒講主題的第一層含義,第二層含義,我就覺得民航到了一個什麼?到了一個更新換代的時候,我講的主題大家看一下,

重新定義民航商業模式,為什麼這麼說,我認為它有一個前提,前提是沒有否定就沒有發展,在互聯網與智能化的浪潮中,民航只有改變商業模式才能出現新的發展。而這個機遇在什麼地方?在我們所說的水到渠成,這它有三大方面組成,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化。尤其我們剛才顧總說的數據,數據確實很重要的,對於大數據來說,大家都知道它有相關性,預測性、重複性。對大數據進一步的延伸到了互聯網,進一步到延伸到智能化,三方面形成巨大的浪潮,衝擊各行各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現在各行各業發生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昨天我們的論壇上,一個主題詞很好,叫做跨界。我們今天在這裡也是形成了一個跨界,大家來自不同的行業,可是聚焦在一個問題上,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本行業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需要跨界解決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化,給我們社會最大的衝擊是什麼?我個人認為,社會進行一個重新分工的時代,具有革命性的意義。社會出現重新的分工,值得大家深思和思考的。重新定義我們民航的商業模式,對我們民航的未來的發展有長遠的意義,從兩個方面闡述一下,在大數據智能化衝擊下,帶有顛覆性的。它顛覆了傳統、市場、組織機構等等,這是大家感受到,我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是裂變,裂變是什麼東西,行業之間的壁壘已經打破,鴻溝已經填平,新型產品和企業層出不窮,我們感覺到百貨公司被誰打敗了,不是之間的競爭打敗了,而是網購。那麼給我們意思是,社會在重新分工。第三個重要的是創新,我們看到今天的營銷模式也好,思路也好,我認為很大的集中在兩個字上,創新。傳統的模式已經不適合金邊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時代惟有創新才是企業的生成。民航也是這樣,民航再不創新的話,東航董事長說給攜程打工,我覺得民航業需要創新,民航也需要自我否定,惟有一個創新、否定帶有革命性的,在坐的同行我個人覺得民航需要有一個緊迫感。

從兩個角度分析。一個從航空的角度,無論客運、貨運,以前都是傳統的A到B點,今天不存在了,它富有更深刻的內容,航空公司的客運,我認為已經深入到旅遊鏈,這些的航空的服務遠遠滯後攜程等等其它一些東西,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就是機上的WIFI,3年以前提出在機上提出吃、住、行、遊、購等等,它將是一個新的生活環境,給我們帶來無線的想象,飛機上可以做什麼,你有多大的想法可以做多大的事情,所以關鍵改變市場革命,我們的貨運實際上很可憐,從貨運裡面是老大,我們說了算,逐步成為打工的,和國外的貨運公司來比,我們簡直沒辦法比,越是沒辦法比越是有出路。所以貨運方面我們湊物流業裡面,利用自己的優勢,實現空地運營甚至到廠家、無倉庫的運營。從航空公司的高度來說,徹底改變自己原有的經營模式,惟有改變經營模式航空公司才會進一步的發展,要不航空公司就是產業鏈上的打工的,這是很殘酷的。我們更重要的一塊把機場給漏掉了,昨天在坐那麼多嘉賓,忽視了一個機場。我們目前對機場的認知,我們民航界認知還是非常淺薄,從機場僅僅理解為機場為航空公司服務,然後我們逐步喊出一個新口號,叫做航空港,不斷出現在扶媒體上,但是沒有更好的消化,理論上提出更高的詞,叫臨港經濟,我們覺得更是虛無縹渺。我認為重新定義機場的性質和和功能,推陳出新是我們機場商業模式的重要機遇。

我提出一個新的觀念,今後我們的機場不再上機場,成為城市的新中心。這個城市的新中心,它是社會城市的公共的一個功能,金融、信息、會議等等,現在的虹橋的樞紐逐步往下走,成都已經在走了,我覺得非常可喜,今後的機場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個提供一個大家一個機遇,什麼機遇?民航機場的上上下下的領導,現在的思想是極為的封閉,封閉在什麼地方,你們和我們的機場領導打交道,他只認準一個機場的場地出租,他從沒有一個互聯網思維---共贏。導致我們機場不斷的換商戶,然後商戶為了成本提上去,價格調高,回過都沒有人買,然後就是一個擺設,我們作到死互通,走不出來了,現在不一樣,我們現在互聯網,單單的拋棄這個場地的出租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品、特、優,強強聯合,形成旅客的消費,成為城市的新中心。我嘗試過,把跨界電商落腳在比較落後的地方,青海機場,已經開始運行了。

智慧華機場,怎麼樣利用互聯網與只能化東西,打造真正的智慧機場,讓旅客感受服務新體驗,6個方面,方便、舒適、便捷、精準化、個性化、人性化,這些機場在做,但是剛剛在起步。所以說我們首都機場的2號航站樓形成數字的地圖,旅客可以得到幫助,它遠遠超過人臉識別,更重要是什麼?旅客在航站樓的購物等等,你坐位置上下你的中午飯,我們可以通過APP購物點,直接送到你手裡,恩節省了旅遊的排隊時間等等。這些給我們一個主題,就是所說,我們2天的會議,最後聚焦在什麼地方,聚焦在商業模式,前面講互聯網講的再好,你的理念再好,你不落地肯定是不行的,永遠是空中樓閣,互聯網與智能化給民航商業模式極大的想象空間,民航商業模式是到了改革與自我否定的階段了,民航應該毫不猶豫地抓住這個機遇,使自己華麗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