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你以爲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今年年初,教育部針對“中小學閱讀”再次發聲:2018乃至今後的高考語文閱讀題量將持續增加。

  • 考驗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 增加閱讀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而是試題的體量,比去年增加5%-8%。

這就意味著,再不提升閱讀能力,孩子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一直以來,閱讀理解在語文考試中的佔分比例都很大,很多學生就是因為閱讀理解做不好而與高分無緣。如今,教育部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醒我們:鍛鍊孩子閱讀數量、提升反應能力迫在眉睫!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其實早在2016年,高考全國卷《考試說明》中就曾提出增加對閱讀經典的要求。

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做教學改革,直到2018年年初高考北京卷終於塵埃落定。

2018年北京高考,古今中外12部文學和文化經典,分別是:《論語》、《三國演義》、《紅樓夢》、《吶喊》、《邊城》、《四世同堂》、《紅巖》、《平凡的世界》、《雷雨》、《歐也妮·葛朗臺》、《巴黎聖母院》、《老人與海》將納入必考範圍。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儘管這是北京的《考試說明》,但是北京的試題一向有高考改革風向標之稱,全國卷命題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今年3月,教育部又發佈新規定:從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語文難度提高,取消特長生招生。

這次新規,也首次提出:語文在12年的基礎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得語文者得高考!

如何提高語文成績?唯一且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閱讀。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微博強調說:語文至關重要,卻難靠應試技巧得高分,需要長期積累,多讀、多思、多動筆,提升核心素養,舍此別無他法。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我們再來看看初中名著必讀書目。教育部規定初中必讀書目有18本。所謂必讀,直截了當地說,就是中考要考。

初中必讀書目:

2.《伊索寓言》 作者:古希臘 伊索

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9.《海底兩萬裡》作者:法國 凡爾納

10.《名人傳》作者:法國 羅曼·羅蘭

17.《格列佛遊記》作者:英國 斯威夫特

18.《簡·愛》作者:英國 夏洛蒂·勃朗特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中考名著考題分數在8分左右。在中考這種對分數錙銖必較的考試裡,這8分如果沒有拿好,肯定影響大局。

那麼是這十八本書都要考嗎?按照近年來各省市中考的要求,四大名著必考兩本(《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中抽兩本),再從另外十四本中擇取四本(每年都有變化),共考查六本名著。

怎麼考?人物形象,情節內容,主題分析,細節梳理,文化常識……考法繁多,無從揣測,要想得分,最重要的是把這些書讀熟讀透。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小升初名著考題的情況。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明確的要求,讓學生擴大閱讀空間。跟中考相似,小升初名著考題一般都會考四大名著的基礎知識。除四大名著,名著考題會從教育部《新課標》推薦的初中必讀書目和小學生必讀書目中抽取部分書籍。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考題比較簡單,拿分也很容易,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歷年考試數據統計:80%的考生會在這個部分丟分,而這些丟分的考生恰恰是平時不讀書和讀書少的孩子。

看看下面的小升初試題你會做嗎?▼

教育改革,你以為光靠課本就能考好成績了?別鬧了

由此可見,對於任何一個階段的孩子,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和課外讀物,尤其是教育部推薦和指定的書目,是跟各個學科同等重要的事。由此可見,語文考試不只是課堂上的讀書寫作,課外的聽說讀寫也一樣重要。

運營人員:小大使快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