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古道那些不爲人知的故事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書法題字:張益

子午古道里面歷史遺蹟眾多

這些歷史文化遺蹟

都是當年子午古道繁榮的見證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子午古道的歷史遺蹟

南豆角古城

豆角村原名堵角村

成東南、西北堵角之勢

拱衛子午古道子午古道

宋時山洪起,東西豆角湮沒

後防匪患,建城堡,成為南北豆角

南豆角現保留南北城門樓各一座

成為進入子午峪第一道風景

詩曰:

南北城堡一眼望,古村新街二廈房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千年古柏

那場山洪過後,重建家園

為祈福平安村民門在南城門外村口

種植了兩棵柏樹

古樹下有被當地人稱為舍公爺的石像

這石像就是教人農耕的后稷

現在渭河南的村子裡

只有南豆角還保留完好

舍公爺像眉清目秀,鼻直嘴方,劍眉方臉

為老百姓祈福保平安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幹砌石拱橋

經南豆角村向南,進峪一公里

有一座過水石橋

是陝甘總督左宗棠捐資修建的

當時主要是為了出入方便

用石塊幹砌而成

經年過水,卻至今屹立不倒

幹砌就是沒有添加任何黏結劑

古人智慧窺見一斑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鎮水龍王廟

進子午峪三公里

路盡頭拐彎處有一石砌建築

楣上刻著“掌握水所”四字

這便是北宋景佑二年那場山洪後

村民們為乞求上蒼

鎮縛水患上建造的龍王廟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玄壇歌石刻

通向峪內深處的“慈善橋”亦是古人建造

橋南側巖壁上便是嫻刻杜甫

《贊元逸人玄壇歌》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詩歌佐證了這段歷史

為保護文物

長安區文物局將石刻切下後館藏保護。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天下道教第一罈

西漢時朝廷在子午谷內

隨山就勢修建了一座祭祀天神的壇

名為玄都壇

此壇高海拔880米

經衛星定位儀進行方位測量

與渭北天齊坑處於同一條直線上

天齊坑-長安城-子午谷口

為漢代長安的一條建築基線

從側面眺望玄都壇

彷佛是一幅天然的老子論道。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唐朝時子午谷內的道教活動十分興盛

新羅人金可記

留學於大唐成了賓貢進士

完成學業之後,到終南山子午溝修煉道教

3年後回國並再次回到終南山

大中十三年二月十五日在萬眾矚目下羽化登仙

金仙覌由此得名

後經新羅人崔致遠接承成功的將中國道教引入韓國

所以金仙觀又被冠以韓國道教祖庭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小五臺

南五臺位於西安南約30公里

因山上有大臺,文殊

清涼,靈這,捨身五個小臺

稱為南五臺

小五臺是由地藏寺、賢普寺

文殊寺、菩薩寺、南峰禪寺組成

因東臨南五臺,有比南五臺小

所以稱之為小五臺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解放西安最後一仗小五臺戰戰役鬥就在此發生。

1949年5月20日,

西安及長安縣的大部分解放了

駐紮在西安的國民黨胡宗南26軍

西安守備司令楊德亮部逃至南山

盤踞在子午鎮南邊的小五臺

小五臺山勢險要

宜攻宜守,可進可退

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經過激烈戰鬥

消滅敵人3000多名

我軍有28名戰士英勇犧牲。

這次戰鬥解放了長安縣沿山百里地帶

鞏固了西安城南防線

也為我軍進軍陝南掃除了障礙。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與子午有關的歷史人物

姜子牙

聞仲魂隨西風去,姜尚神鞭揚威名

子午峪外千古事,幽幽只聞古剎聲

姜尚,字子牙,商東海上(今臨泉縣姜寨)人。年屆七十,聞西伯賢而去西周。釣於渭水。文王出獵相遇,立為太師。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建立周朝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聞仲

聞太師,是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也是民間信仰中的“雷神”或“雷祖”。傳說為商朝輔國重臣,率兵伐西岐,姜尚奉周武王之命,沿終南山與之周旋。在子午谷外經過一系列惡戰,將聞仲包圍在神禾塬畔,聞太師兵敗被燒死,魂歸絕龍嶺。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嶺古道有六自西而東陳倉,褒斜,黨駱,子午,庫谷,武關。子午道南為子,北為午,因稱子午道。劉邦由此入漢中,燒燬棧道,示無東意。而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搶得咸陽。千百年來,沒有人說劉邦的不守信,而嘆項羽之愚也。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北伐魏國之時,大將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謀”。即由他率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長安。由諸葛亮率大軍走褒斜道與其會師。

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他認為子午道過於險有冒險成分而沒有采用。後六出祁山而無果

然而數年之後,魏將鍾會在與其主司馬師共謀下卻選擇了這條奇險的子午古道,孤軍南下,攻陷漢中。

這殘酷的現實彷彿是歷史和諸葛先生開的一個玩笑,諸葛一生唯謹慎,成為後世之憾,也讓子午谷為魏延留下千古嘆息。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盧藏用

終南深處,子午古道,誰人踏得捷徑來?

盧藏用,字子潛,現在的河北涿縣人,唐代詩人。盧藏用年輕時善於吹樂,草隸琴弈,無所不能,廣交遊而不能專注讀書,也沒有官職,他於終南山棗兒嶺搭建茅棚,潛心研讀,起名“捷徑庵”。最後高舉進士,官拜左拾遺,又嫌官小,隱居山中,唐睿宗時召其出山,官至尚書左丞。

據說昔日“捷徑庵”就在子午古道土地梁之南,棗兒嶺大核桃嶺陽坡臺地上,現在仍有一小廟遺址。後來另一隱士司馬承禎不願受詔想退隱天台山,盧藏用建議他隱居終南山。司馬承禎說:“終南山的確是通向官場的便捷之道啊。”諷刺盧藏,盧藏深感羞愧

終南捷徑的故事是人們對那些熱衷官場人最好的諷喻。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楊玉環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相傳唐朝玄宗時貴妃對荔枝十分鐘愛。唐玄宗為了滿足寵妃的喜好,下令自四川涪州(現重慶涪陵)置專驛直通長安。

荔枝“若離本枝,一日則色變,二日則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要使楊貴妃吃到鮮荔枝,傳遞途中不知要累死多少驛使和馬匹。這也從側面佐證了當時統治者奢侈驕縱、不顧百姓生死的行為,也許還多少從側面影射了唐朝由盛轉衰以及安史之亂髮生的緣由,給後人的留下許多啟示。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金可記

子午谷內,花果紛呈,羽化成仙。

金可記,新羅人,留學長安,為“賓貢進士”,後不求仕進,隱居終南山子午谷中修道,受道教仙祖鍾離權傳授內丹術,後來經另一新羅人崔致遠傳承,成為韓國道教的重要傳播者之一。他生前羽化子午谷內的道觀被稱為金仙觀,也尊為韓國道教的祖庭。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左宗棠

脊樑硬豎支撐佛,心地平鋪濟渡人。

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一日遊子午峪,距峪口約一公里處,感行人過河艱難,遂發心在此修一便橋。石橋用石塊幹砌而成,後經年過水,至今屹立不倒。所謂幹砌就是沒有添加任何黏結劑,讓人感嘆左宗棠的仁慈之心外更加讚歎勞動人民的智慧。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彭德懷

子午硝煙隨風盡,青山依舊笑無言。

1932年,紅四方面軍在徐向前、陳昌浩的領導下,進軍子午鎮,在此殲敵兩個營。1935年7月,紅25軍在徐海東、吳煥先的率領下西征北上,途經子午鎮,在南豆角村處決了陝西警備旅旅長唐嗣同。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彭德懷部在子午峪中一舉殲滅了盤踞在小五臺山上的胡宗南殘部,解放了長安百里沿山地帶,為解放軍進軍陝南鋪平了道路。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歷史人物都和子午古道有關。譬如玄奘、裴休、元丹丘、裴行儉、張禮、趙涵等等

种放

元說世間有高士,不料難逃捷徑名。

种放(955—1015),字明逸,河南洛陽人。《宋史·隱逸傳》以最長篇幅為其立傳。《五朝名臣言行錄》、《名臣碑傳琬瑣集》、《宋詩紀事》、《宋朝事實類苑》、《宋人軟事彙編》等諸典籍對其都有記載。种放終南隱居三十年,出山赴闕後,累拜給事中,遷工部侍郎,受到真宗的無比優禮,在宋代隱士群中獨一無二。他又是名道士陳摶的高足、《易學》大師,《唐才子傳·陳摶》稱种放為一流高士,有詩名。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畢沅

陝西巡撫有聲名,千秋功過後人評。

畢沅,清代官員、學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太倉人,是清代著名才子,狀元,學者,政治家。歷任陝西、山東巡撫,湖廣總督。在政治、軍事、文學和考證方面都很有成就。清乾隆年間,清發動平定大小金川之戰,輜重軍需補給源源不斷運往四川,陝西巡撫畢沅奏請改走子午驛道,比褒斜道近八站,為平定川亂做出了貢獻。後又建議朝廷設立五郎廳,加強包括對子午峪、天子峪等山區的管轄,後又建議設立總兵,嘉慶帝欽賜鎮名為寧陝,改五郎廳為寧陝廳。

在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歷史人物都和子午古道有關。譬如玄奘、裴休、元丹丘、裴行儉、張禮、趙涵等等

子午古道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古代與子午古道有關的詩詞

《過華清宮三絕》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

杜甫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向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長風寒。

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

知君此計誠常往,芝草琅杆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松風寒。

《豹林谷》

蔣琦齡

地僻元豹隱,高巖白雪封。

永懷種處士,悵惘東明峰。

落落澗中石,慌慌煙外松。

徘徊不忍去,流水酣笙鍾。

《過子午谷》

王雲鳳

馬前銅笛數聲頻,柳底行沿漢水濱。

且喜晚炊來子午,曾經春雨憶庚申。

採茶漏曲穿林女,當瀨聲高蕩槳人。

卻恨妖容幾喪國,荔枝飛騎不沾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