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人就有2個能發現肺小結節,怎麼辦?

銀振冰


現在的

肺結節確實很多,要麼體檢發現,要麼因為其他疾病住院檢查肺部CT發現,此時基本上沒有咳嗽、咳痰、咳血、胸痛等不舒服。這個時候,很難判斷肺結節的良性還是惡性。良性肺結節可以定期複查,惡性肺結節,也就是早期肺癌,需要及時處理。

一個病人,因為體檢發現左肺結節住院治療。因為沒法單純從肺結節的大小及CT特徵來判斷良惡性,最終做了手術切除。

肺結節的重點在於判斷良性還是惡性。

肺結節性病變,這一診斷僅僅是形態學的診斷,也就是“結節樣病變”,就如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診斷來源於病變長的像“息肉”,兩者是類似的,至於良性還是惡性是無法判斷的,一般情況下,大都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判斷良惡性。

一、根據大小來大體判斷良惡性:小病灶更傾向於良性,大病灶更傾向於癌。

雖然說很大的病變也可能是良性的,但惡性腫瘤總是從小逐漸長大的,因此,大的病灶是癌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小的病灶。

1、明顯小於1.0cm的病灶,可以暫時觀察,1-2個月後複查肺部CT,如果病灶增大,則高度提示惡性;

2、大小在1.0cm左右的肺結節,如果位置比較表淺,可以局部切除,如果覺得切除的創傷大,還可以定位穿刺活檢。

3、非常大的肺結節,毫無疑問,需要及時手術處理。

二、根據結節的影像學特徵來幫助判斷良惡性。

如果結節存在分葉徵、毛刺徵、胸膜牽拉徵等,或是磨砂玻璃陰影,則應高度懷疑早期肺癌可能。

三、根據肺結節病變的代謝狀況來幫助判斷良惡性:癌細胞代謝增高。

惡性腫瘤的代謝高於良性病變。如果病灶已經達到1.0cm,但位置比較深,難以局部切除,可以考慮行PET-CT瞭解結節樣病變的代謝狀態,以此來判斷病變的良惡性,指導下一步的治療,如果PET提示病灶代謝無明顯增高,則可暫時觀察,定期複查CT肯定是必要的,如果PET提示病灶惡性可能性大,需積極手術切除。

四、肺結節穿刺活檢病理:除手術切除之外最最接近真相的檢查。

CT定位下,細針穿刺進入肺結節,夾取部分結節病變做顯微鏡下的病理檢查,準確性比單純根據大小以及影像學徵象準確的多,按理說,這個檢查基本上能100%確定肺結節的良惡性,但世事無絕對,如果真的穿刺到了真正的病變部位,良惡性的判斷就比較準確,但畢竟只能夾取很少量的病變組織,而且,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取到真正的病變組織,因此,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五、手術切除,術中行冰凍病理檢查。

高度懷疑肺結節為惡性,可以直接手術切除。術中病理檢查能快速判斷病變的良惡性,如果是良性,單純局部切除即可,如果判斷為肺癌,除了切除病灶及周圍的一部分肺組織外,還需要行相應的淋巴結清掃。

如果您遇到肺結節的診斷,千萬不要慌,可以根據上述介紹來了解下自己的肺結節是什麼狀況,並及時到專科醫生那裡諮詢,相信會給你比較滿意的答覆。


頭號在線醫生


一旦發現肺結節,不必過度緊張,應積極拿著CT片子去找專業的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醫師進行評估,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診療隨訪措施。值得一提的是,隨診最好在同一家醫院進行,這樣同一臺機器的掃描對比起來更加準確。總之,要遵循大夫的醫囑,最開始建議每3個月複查一次,然後如果沒有變化且傾向良性的話,可以逐漸放大複查間隔,最終至每年複查一次,當作例行體檢。

古人云:上醫醫未病之病,那麼如何預防或降低肺結節的發生?目前,公認下列因素與肺結節惡變關係密切:吸菸、大氣汙染、職業因素(接觸石棉、滑石粉等致癌物質)、肺部慢性疾病(肺結核、肺氣腫)、人體內在因素(基因、遺傳),此外,烹飪油鹽也有可能導致肺癌的發病,廚房應該保持通風、減少有毒煙霧在室內停留。霧霾與肺癌的關係密切,因此在霧霾嚴重的天氣應該減少室外活動。此外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油炸等不健康食品,生活要有規律、堅持運動,並保持心情舒暢。


海上名醫


肺癌已經成為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但早期肺癌治療效果很好!

為了能早期發現,醫學家們嘗試了很多方法,包括腫瘤標誌物檢測、基因研究、還有最重要的影像學總結研究,由此發現了很重要的資料!

早期肺癌常常表現為肺結節,且生長緩慢

在肺癌表現為小結節的時候就發現它,可有效阻止晚期肺癌。
像上面這四位幸運的患者,都是體檢發現的肺結節,沒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

因為發現及時,手術順利切除,治癒。

所有的肺結節都能轉化成肺癌嗎?

當然不是!經過影像總結,我們將肺結節分為三種類型:高危結節、中危結節、低危結節。我們需要重視的,是高危結節和一部分中危結節。

什麼是高危結節?

1.直徑≥15 mm,或者帶有惡性CT徵像(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含氣細支氣管徵、小泡徵、偏心厚壁空洞等)的直徑在8 mm-15 mm之間的肺實性結節;

2.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結節。

這個比較專業,需要影像科醫生來區分和定義。如果查體後醫生告訴你,肺內發現高危結節,就需要提高警惕。

這個時候,一般會由胸外科、呼吸科和影像科醫師會診,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如結節薄層三維重建CT掃描,薄層增強CT掃描,經皮肺穿刺活檢等)明確診斷,及時手術切除;對於不能肯定惡性的,也可以選擇3個月左右進行CT複查。若3個月後肺結節沒有縮小,甚至有增大,就建議手術切除。若結節無變化,建議定期體檢CT複查,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而對於非高危結節,包括中危結節和低危結節,無需擔心,也不需要馬上手術,按照醫生的指導,定期複查就好

事實上,肺良性結節遠遠多於惡性結節,比如肺內淋巴結、小鈣化灶、小纖維灶等,均不需要處理!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歡迎關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如今,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更注重自己的健康,去醫院體檢的人數增多,醫學設備的發展,胸部CT掃描也越來越清晰,速度越來越快,所以肺小結節的檢出率也不斷提高。以前醫學沒那麼發達,生活水平還在溫飽的基礎上,所以不會去體檢,怎麼走的,有可能還不知道。

體檢發現肺小結節,莫慌張

體檢發現莫慌張,結節分良性和惡性的,而發現的小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都是好人。

一般把≤3cm的肺的東西稱為結節,≤1cm稱為小結節,所以看到CT報告上肺小結節的診斷時,自己心裡有個數,再者還要看報告上對於這個結節的描述,有沒有分頁、毛刺、胸膜牽拉等惡性徵象。

如何區分肺小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說實話,這個問題很專業,是醫生的工作範疇,但是大家都很關注。看到自己報告上有肺小結節,感覺隨身帶了個炸彈。

醫生判斷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就好像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壞人還是好人一樣。

典型惡性結節(惡性)在影像科醫生的眼裡有一定特徵,比如分葉、毛刺、胸膜牽拉、空泡徵等等,這些徵象都是前人醫生看過無數片子總結出來的。當然有些看起來像惡性結節,也有偽裝的時候,比如我們覺得它是惡性的,其實手術做出來是良性的。做出來是良性的,患者更應該高興。

典型的良性結節,跟惡性的相反,表現為邊界清晰,沒有上面說的惡性特徵,良性結節也可以長大。有些看起來是良性結節,偽裝的很好,其實它是惡性的。

一個結節,不同的醫生看了片子可能有不同的診斷,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醫生的水平不一樣,對結節的認識也不一樣。有時候,一個結節,給大醫院很出名的醫生看了,診斷都不一樣,也是正常的。判斷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了,跟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發現肺結節,怎麼辦?如果是典型肺癌的徵象,影像科醫生或者胸外科醫生會建議手術切除。

但是結節比較小,<0.6cm的的結節,無法判斷良性惡性,隨訪複查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是良性的結節,包括炎性結節,複查會縮小,或者不變。可以開始三個月或者半年複查一次,隨後一年複查一次。發現有增大,馬上手術切除。
像這個磨玻璃結節,一年後複查增大了,手術切除是腺癌。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我。今天值班,發燒39°,不碼字了😂😂。


小影大夫


肺部小結節,可怕麼?不可怕!

肺結節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多系統多器官的肉芽腫性疾病,常侵犯肺、雙側肺門淋巴結、眼、皮膚等器官,其胸部受侵率高達80%~90%。多見於20~40歲,女略多於男。

隨著近幾年,環境的惡變,霧霾的頻繁,出現肺部結節,也一天比一天多了!

肺結節,分為很多種,把肺實質內小於等於3cm的病灶(需除外肺不張和腫大的淋巴結)稱為結節,大於3cm的病灶稱為腫塊,而小於1cm的結節稱為小結節,小於5mm的結節稱為微小結節,一般來說大於3cm的,一般是容易惡變,越小越可能是良性的!

那麼那些人容易的肺部小結節呢?

第一類:最常見於長期吸菸,特別是煙齡超過20年,每天抽菸超過20支以上者,或有長期被動吸菸的人群;長期遭受外界環境汙染及室內環境汙染(如煤煙、油煙、裝潢材料中的放射性物質等)

第二類:一些特殊疾病,比如肺結核、肺部腫瘤等等!

先聲明一下,肺部結節可能是炎性假瘤、錯構瘤、結核球、侷限性纖維化、侷限性慢性炎症等,不是發現了就是癌症,這是不對的!只要發現了,不要緊張,建議就去做個CT,這個可以幫助確診,但是想確診,還需要做活組織!

平時那麼我們怎麼預防呢?

第一點:不難發現,就是戒菸,吸菸是百害無一利,戒菸迅速,益處越大。

第二點:建議汙染嚴重的時候儘量減少外出,如果外出,請佩戴有效的口罩,不要貪便宜,買個好一點的口罩!

第三點:保持放鬆心情,儘量少熬夜!

如果我們真的發現了怎麼辦?

患者一旦發現肺部小結節,不必過度緊張,但也不能麻痺,應積極找放射科、胸外科等專科醫生明確診斷,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應用其它的檢查手段,如胸部CT定期隨訪、纖維支氣管鏡、CT定位下穿刺、痰細胞檢查等進一步明確診斷。沒有必要每天惶惶恐恐的!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有影響的!


一名風雨無阻的醫生


肺部小結節好像已經成了體檢報告中常出現的詞,很多人都會為這個困擾,什麼是肺部小結節呢?肺部小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是不是要做手術切除呢?那麼發現了當發現了肺部小結節,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在肺部的影像片中看到的高密度陰影。邊界比較清晰,周圍有肺組織的包繞,小於3cm的,就可以稱為肺部小結節。大多數小結節直徑小於1cm。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個小結節會不會是惡性的,會不會轉為惡性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還要通過肺部小結節的大小、形態及生長速度,判斷這個小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如果肺部小結節生長速度比較快,那麼惡性的概率也會比較高。肺部小結節還分為實性結節和非實性結節,實性結節的生長會比較快,非實性結節有磨玻璃結節、混合型磨玻璃樣結節等,生長較慢,通常需要2-5年的時間才會倍增。所以要根據結節的形態大小等定期隨訪。

那麼發現這個肺部小結節該怎麼辦呢?一般單位體檢都是常規的X線胸片檢查,對於肺部小結節,尤其早期小腫瘤,這個檢查有一些不足的地方。由於心臟縱膈膈肌的重疊,導致部分肺部小結節在常規的胸片中無法顯示。這時候螺旋CT可以對肺部進行連續高速的掃描,並且通過數據的處理對肺部進行橫斷面掃描,可以發現常規普通胸片無法發現的肺部小結節。對早期肺癌的發現也提供了有效的診斷方法。

最後建議高危人群,包括高齡、長期吸菸、長期吸入有害物質、家族中有肺癌人群,有慢阻肺、肺氣腫的患者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


美中嘉和抗腫瘤


筆者在臨床中也經常遇到過很多肺部結節的病灶,很多都是陳舊性病灶並不予以處理,定期進行胸部CT檢查(肺部CT比胸片更能清除觀察結節的大小及變化),對於較大,或存在惡變可能性的結節,我們則進一步行穿刺以進一步明確性質。下面為大家帶來臨床指南(2016年)對肺部結節的診斷。

CT檢查出肺部結節分類

1.肺癌高危結節:直徑≥15mm或表現出惡性CT徵像(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含氣細支氣管徵和小泡徵、偏心後壁空洞)的直徑介於8--15mm之間的肺實性結節,對於此種結節需經多學科會診後再進一步明確是否行穿刺活檢或支氣管鏡檢查等,對於活檢提示惡性,且有手術適應症者應首選手術治療。對於穿刺活檢考慮為炎性者,多行抗炎治療5至7天,休息1月後再次複查,觀察結節大小變化,若縮小,則在半年後再複查;若無變化或反而增大,則進一步請多學科再次會診,決定是否行手術進一步治療。

2.肺癌的中危結節:直徑介於5--15mm之間,且無明顯惡性CT表現者的非實性結節,應在3月後進行隨訪觀察其生長性,若生長,則納入高危結節中進一步處理,若無生長,則繼續隨訪2年。

3.肺癌低位階級:直徑小於5mm的實性結節,建議1年後隨訪,有生長,則納入高危結節處理,無生長則行年度隨訪。

4.直徑大於5mm的純磨玻璃密度結節定義為中危結節,建議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CT監測,若發現生長,則建議手術,若無變化或縮小建議繼續長期CT隨訪,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5.直徑小於5mm的純磨玻璃密度結節定義為低危結節,建議年度CT複查觀察生長性,若出現生長,則建議手術治療,無變化或縮小建議長期CT隨訪,隨訪時間不小於3年。

檢查發現肺部結節不等於肺癌,進一步明確診斷,需要治療者,進一步治療才是關鍵。


惑許妳不懂


別緊張嗎?有病就去看醫生!現在醫術這麼發展,根本沒有事啦!現在肺結核都能治癒,更何況一個小結節?您呢!第一.別讓病嚇到。第二.注意個人衛生,沒事別到人員密集的場所。遇到不好的天氣戴上點口罩。第三.您要加強身體鍛鍊,提供自身免疫力。第四.要經常吃一些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它能抗氧化。常吃木耳和豬血,淨化血液和體內垃圾。第五.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氣滯血瘀就會產生結節。……做到預防為主。祝您健康!


賢惠151688966


這個問題是10個人就有2個能發現肺小結節,怎麼辦?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肺部上有小結節我們要重視但也不要把人嚇死,這個小結節如果說從前生過肺結核或肺炎肺部表面有小節結或鈣化這個只要做個肺CT就能夠一目瞭然。但也不排除有小部分人肺小節結像玻璃形狀這個大多數是陽性肺腫瘤,只要提早發現治癒率還是蠻高的。還是認為大家不要抽菸你抽菸二十年以上就是高危人群。以上是本人觀點。


戲迷阿德1


查肺CT,進一步明確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