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布首批「一次辦好」事項清單:省級1552項、市級平均1460項、縣級平均969項

山东公布首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省级1552项、市级平均1460项、县级平均969项

山东公布首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省级1552项、市级平均1460项、县级平均969项

6月上旬以來,省編辦組織省直部門(單位)和市縣兩級同步開展了“一次辦好”事項梳理工作,截至目前,第一批42個省直部門(單位)和12個市、105個縣(市、區)已基本完成清單梳理和對外公佈工作。

首批清單中,按“一次辦好”事項層級分,省級共1552項、市級平均1460項、縣級平均969項。

山东公布首批“一次办好”事项清单:省级1552项、市级平均1460项、县级平均969项

據省審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編制“一次辦好”清單,最大特點是全面對標蘇浙粵等先進地區,以便民利企和簡便實用為原則,在“精準”和“精簡”上下功夫。

以企業和群眾到政府部門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把依申請的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拆分為可辦理、可操作的“一次辦好”事項,使其與實際辦理的具體事項相契合,力求更實用、更易懂、更便民,使企業群眾一看就懂、一目瞭然、“一次辦好”。

同時對標先進,把事項辦理申請材料、環節流程、辦理時限、辦理成本“四個要素”,與先進省份全面對標,能減盡減、能壓則壓,努力做到流程更優、材料更簡、環節更少、時限更短、成本更低,切實提高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具體體現就是把每個政務服務事項拆分為“顆粒化”最小運行單元,推進辦理要素標準化、規範化。省工商局企業註冊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來“公司(企業)設立登記”是一個事項,現在按照申請人申請的不同企業類型拆分為“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登記”“股份有限公司設立登記”“外商投資的公司設立登記”等10項,讓企業群眾能夠更“精準”找到相應辦理項,查明需提交的材料。

在精簡材料方面,在執行國家規定的基礎上,對標浙江和江蘇,省工商局將一些重複提交和能夠通過信息共享獲取的證明材料取消。比如,公司申請註銷登記這類事項,按規定應當提交10份材料,對比發現最簡化省份是江蘇,要求8份,我省相應減少了“稅務機關出具的清稅證明”等2份材料,只需提交8份材料即可辦理。

可以說,公佈“一次辦好”事項清單,背後是大量材料的精簡、辦理時限的壓縮,乃至審批流程的再造。

在清單的要素中,是否“網辦”“通辦”是重要指標。

此外,為最大程度統一市縣“一次辦好”事項,推進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在煙臺、臨沂兩市前期工作基礎上,省編辦編制統一的市縣“一次辦好”事項模板發各市縣參考,模板涉及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市級740項、縣級783項。

按照我省“一次辦好”改革要求,今年對依申請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8月底前要再公佈一批“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實現“一次辦好”全覆蓋。

省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第一批“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已在省直部門(單位)門戶網站、市縣政府門戶網站、省級政務服務平臺陸續公佈。下一步,要督促指導第二批13個省直部門(單位)和5個市及其所轄縣(市、區)加快工作進度,確保8月25日前公佈第二批清單,基本實現“一次辦好”事項全覆蓋。

為確保清單事項落地見效,省編辦將指導各級各部門在清單發佈後1個月內修改完善業務手冊和服務指南,並對政務服務線上線下平臺流程、要件等全面優化調整,讓清單編制工作成果儘快惠及企業和群眾。10月份,我省將開展“一次辦好”事項清單落實專項督查,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作用,藉助“一次辦好”問題線索徵集平臺、“曝光臺”等手段,推動“一次辦好”改革落實落細落地。

點擊鏈接

查看部分“一次辦好”事項清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