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監獄警察!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危 機!

患有精神疾病的服刑人員黃某

在吃飯時被食物卡住喉嚨,命懸一線

生死危機關頭

安徽省淝河監獄醫生胡健

徒手取出卡在喉嚨裡的食物

最終服刑人員被救下!

2017年12月2日,淝河監獄精神病區辦公室裡,忙碌了一個上午的民警醫生們才剛開始吃午飯。忽然,辦公室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門幾乎是被撞開的,值班民警金鑫一臉焦急地闖進來:“快,一名服刑人員吃飯被噎住了,現在呼吸都沒了,快幫忙搶救!”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民警金鑫口中的服刑人員是精神病區的服刑人員黃某。意外發生的原因是黃某中午就餐時囫圇吞下一顆肉丸卡住喉嚨引起了短暫性缺氧窒息,隨即發生了心跳驟停。

吃飯被食物卡住窒息?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這在普通人看來匪夷所思,然而對於精神病人來說這是完全可能發生的。精神病人由於長期服用精神藥物,導致飢餓感強烈,同時自身的吞嚥功能又下降,進食時往往不加咀嚼忙於吞嚥,容易引發噎食窒息的危險。

正在值班的監獄醫生胡健收到消息後立即趕赴現場。服刑人員黃某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胡健和其他民警將他扶起來,拍他的後背,並觀察食物的位置。

“我發現服刑人員黃某的生命體徵越來越差,意識昏迷,自主呼吸已經完全消失,瞳孔放大,對光反射消失。”胡健說,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

見胡健無法用肉眼觀察到被卡肉塊,外科醫生張洋當機立斷,利用喉鏡協助胡健打開黃某的呼吸道。此時黃某滿嘴都是食物殘渣,並混合著大量分泌物,用普通持物鉗根本無法清除。

生死時刻

胡健直接將手伸進服刑人員黃某嘴裡

摳除異物並輔助呼吸

其他民警也輪流幫助胡健

……

異物逐步被清除,服刑人員黃某的呼吸阻塞得到了緩解,通過靜脈的及時用藥,呼吸在慢慢恢復,生命體徵開始趨於平穩。經過近4個小時的觀察治療後,黃某脫離危險。

緊 張!

就在胡健徒手取食物時

服刑人員黃某疼痛難耐

不僅不配合胡健

還咬傷了胡健的手指

黃某患有梅毒!

搶救完服刑人員黃某後,胡健才發現他的右手出現出血、破潰現象,其他醫生的手部也在施救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刮傷。而黃某身患傳染病梅毒,不必多說,身為醫護人員的他們更明白,這意味著傷口已被服刑人員黃某血液沾染。

“因為在搶救過程中沒在最佳時機處理傷口,目前也不知道是否被傳染。” 胡健說,過後他打了預防針,梅毒潛伏期有三個月,他需要每個月檢查一次,如果三個月沒有問題,也就沒事了,但這幾個月特別難熬,也特別擔心 。

即便如此,胡健說,醫生搶救病人時,根本沒時間也顧不上考慮其他問題。至於職業風險,淝河監獄的每個同事幾乎都遇到過。曾有一位前輩,他的眼睛被艾滋病服刑人員的血液噴濺到。胡健剛入職時,也曾心生顧慮,但隨著工作時間長了,慢慢地不再畏懼。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人物名片

胡 健

1988年出生

2011年參加工作

現任省淝河監獄第十三監區科員

上次的經歷讓胡健記憶猶新,胡健說:“當一名病犯通過治療,身體疾病治癒、思想轉變了,那種成就感讓人感覺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安徽淝河監獄

安徽淝河監獄又名安徽省監獄總醫院,主要職能是收治安徽省患有重症的在押病犯,也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收治艾滋病服刑人員的監獄醫療單位。

監獄在押服刑人員500多人,其中300多人都是重症病人。其中,相當數量的艾滋病、肝病、肺病和精神疾病在押病犯讓民警的改造和治療工作充滿了危險和困難。

這裡的民警擁有“雙重身份”,既是監獄警察,又是醫護人員。2016年9月考入淝河監獄的胡健,就是其中之一。

胡健每天需要面對的服刑人員們非常特殊,精神病監區的服刑人員多數自理能力較差,時常還會有突發情況出現。就連吃藥這種普通的事情,胡健和同事們都需要再三仔細地對待,他們需要看著病犯服下藥物,再檢查是否吞嚥。胡健說:“因為他們精神失常,有人吃過藥會故意吐出來或者藏起來,有的因病導致吞嚥功能下降,沒能把藥吃進去,所以我們要一個一個檢查。”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除了“醫身”

胡健還有一項工作就是“醫心”

在忙完治療工作後,胡健還要抽空和心理諮詢師民警一起給服刑人員做沙盤治療,指導服刑人員往沙盤裡還原自己在夢境裡看到的畫面,並以此做分析。胡健說,這種沙盤治療須在服刑人員神智狀態清醒穩定的狀況下開展。“通過沙盤治療,可以瞭解他們近期的情緒波動,釋放壓力。”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這就是大牆內的白衣天使們

他們長期與患病服刑人員朝夕相處

克服各種困難

用驚人的毅力、意志和愛心

治癒著服刑人員的身心創傷

為冰冷的大牆帶來了陽光與溫度

……

供 稿:安徽省淝河監獄

整 理:溫 馨

編 輯:張 倩 何 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