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2018年西泠印社春拍,時大彬制朱泥拼砂扁圓壺,以109.25萬元的高價成交,此壺不僅讓我們一睹大彬朱泥砂壺的魅力,亦為我們揭示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歷史傳奇。

良陶一“時”,青灣不朽。

法門覺海,調泥六通。

問有無意,清容重逢。

汲浪東歸,素心調同。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時大彬 朱泥扁圓壺 6.2×15.3cm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原盒盒蓋題記“直入衜(道)人愛玩”

田痴,就是田能村直入(1814~1907),是著名畫家田能村竹田(1777—1835)的女婿。翁婿二人不僅能詩善畫,也是日本茶文化史上有影響的人物,都為推廣煎茶文化作出了值得稱道的貢獻。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田能村直入舊影

按照明治時期美學家岡倉天心(1863-1913)的說法,中國茶史分為三個時期:唐代的煎茶象徵著古典主義,宋代的點茶代表的是浪漫主義,明代的淹茶則是自然主義。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幕末時代的日本,風尚自由,茶文化在日本也進行著分流,要樹立起各自的正源。

直入道人領銜的青灣茶會,以完全開放的姿態,確立了黃檗宗禪僧“賣茶翁”為偶像,梳理日本茶文化譜系,與在日本王公貴族之間流行已久的,以千利休為“茶聖”的抹茶道分流。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青灣茶會是對社會公眾開放的,愛茶者不論職業差異,地位高低均可參加。

開始規定是需要特別受邀,之後過客只需要投上名刺也可以參觀,甚至最後沒有名刺也可以觀覽,“投名刺而至者一千二百人,不投者則不知幾千人”,盛況可想而知。

田能村直入用圖錄的形式記錄了,兩次青灣煎茶盛會,就是1863年刊行的《青灣茶會圖錄》。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圖錄分天、地、人三卷。一席是田能村小齋所畫,其餘均為田能村直入的畫作。

圖文並茂地描繪了兩次茶會的茶席名稱、席主人員所處位置、茶具茶葉、裝飾物件等,還記錄了茶人參加茶會時即興所作的詩文。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青灣銘》提及的前代中國茶人隱元禪師,就是隱元隆琦。在明末佛教昌盛的環境中,隱元隆琦復興福建黃檗山萬福禪寺,開出臨濟宗黃檗派

長崎唐人邀請,隱元等黃檗派僧人先後東渡,弘法日本。隱元禪師的到來,打破了禪海的寂寞,京都黃檗山萬福禪寺由此而開,形成黃檗宗。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隱元禪師是日本禪界黃檗宗的始祖及煎茶道的始祖

這把田能村直入自用時大彬扁圓壺,即為京都萬福寺舊藏。現在京都萬福寺還藏有隱元禪師東渡日本時,所攜帶的時大彬所制大壺。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隱元禪師大彬款大壺 京都萬福寺藏

隱元禪師當年創建京都萬福禪寺時,從名字到格局,一切寺規都依照中國舊制,促成了自鑑真東渡以來,中日宗教界的又一次大型文化交流活動。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和專注於茶道的禮儀的宗匠茶不同,沉醉於品茶風雅的日本“文人茶”,也處處透露著中華元素的氣息。

一把時大彬朱泥扁圓壺,一段中日禪茶文化交流的傳奇

《青灣茶會圖錄》細緻地用圖文紀錄了茶席時擺放的文房四寶,比如曹素功的墨、端溪硯、孟臣罐、德化窯白瓷、南京窯青花碗,從而保證盧陸茶風繼承者的正統性,維護了黃檗賣茶翁“盧仝正流”的權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