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風雲錄:銅先生的覆滅—住友如何虧掉40億美金

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 不勝人生一場醉。

一首李白的《江湖行》唱盡豪氣干雲,英雄感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無盡傳奇,資本市場—這個天堂與地獄的江湖,曾經出現的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傳奇,無論英雄、梟雄、草根譜寫一部部腥風血雨的可歌可泣故事,我們多數人匆忙擁擠在奔向天堂的路上,後來才知道天堂在另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而多數投機者永遠以失敗的身份悄然退出;以史為鑑,通過這些經典傳奇,深刻解剖自我的人性、心理、投資理念和境界,值得深思、給人啟迪!

股市風雲錄:銅先生的覆滅—住友如何虧掉40億美金

銅先生的覆滅:住友如何在倫銅虧掉40億美金(上)

這是一個性格決定命運的戰例

失敗的英雄依然讓人肅然起敬

文中最衝擊人的心靈的細節: 多次較量後,索羅斯等基金也感覺到筋疲力盡,幾乎都想放棄了。然後就在基金欲放棄戰鬥時,5月份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倫敦金屬交易所宣佈準備對住友採取限制措施,有關濱中泰男將被迫辭職的謠言也四處流傳。

關鍵時刻命運的天平決定了榮辱浮沉以及最終的結局,讓人不得不無奈的慨嘆:時也命也運也.......

住友財團

早在16世紀時,住友家族因在四國島上開創並經營一座銅礦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銅商,主要服務於當時日本一些極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間統治日本長達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當時,該家族的掌門人自豪地宣稱,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銅出口商。

19世紀中葉,日本市場逐步對西方開放,住友商社也更為廣泛地在冶鋼及鍊鋼等領域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住友家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日本國第三大金融財閥。

本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頗具政治影響力的壟斷集團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追隨者,住友財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住友財團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顯,該財團的大部分產業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傳人已經掌握了財團股本總額的90%之多。

日本戰敗後,各財閥在美國的限制下紛紛解體而改組成為企業集團。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復甦,住友財團又東山再起,日益發展壯大。從那以後,住友商社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間金屬、機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紡織等領域的貿易活動,成為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及日本四大貿易商.

住友公司是日本集金融、貿易、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食品和紡織為一體的一家超大型集團。在全球500強企業中,一度排名第22位。公司通過控股或參股等形式擁有全球包括智利、菲律賓等國眾多銅礦山和冶煉廠部分或全部股份。

1995年會計年度,住友在全球的總銷售額達16兆日元,合1468億美元之多。

5%先生與堅硬的錘子

但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臨著歷史性大災難。而且這一災禍又恰恰是在曾給住友家族帶來滾滾財源的法寶——銅闖下的,肇事者是有色金屬交易部部長首席交易商濱中泰男。

1970年,年僅22歲的濱中泰男加盟住友商社。從那以後,他在國際銅市上連續征戰了20多年。濱中泰男能長期保住這一身份,是極不尋常的。據日本商業內部人士介紹,日本的交易行通常在兩至三年間便調整一次交易員,由此可見濱中泰男在交易中的能力非同一般。

70年代末,濱中泰男終於有機會到倫敦金屬交易所參與金屬期貨交易,當時他主要做的是錫和鎳的期貨合約。剛開始時,他沒有什麼名氣,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職員。但僅僅幾年時間,濱中泰男就開始顯露其英雄本色。到l983年,他的銅交易量每年就已經達到1萬噸。到80年代末,他已經在國際期銅大戶中擁有了一席之地,濱中泰男有兩個綽號十分耐人尋味,一個是“百分之五先生”,一個是“錘子”,就是這時候喊出來的。前者是圈內人對他能力的尊稱,而後者正刻畫了他的性格。

1987年初,當倫敦金屬交易所期貨銅價在1300美元徘徊時,住友公司的操盤手濱中泰男在期貨市場逐步建立了大量的銅遠期合約。到1988年中,倫敦銅價暴漲至2500美元。濱中泰男從期貨市場套取了鉅額利潤。從八十年代中期到1996年住友銅事件之前近十年的時間裡,濱中泰男在倫敦銅期貨市場“叱吒風雲,呼風喚雨”,屢屢得手。由於其經常控制著倫敦銅市場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因此獲得“百分之五先生”稱號。應該說,住友本身就是在LME非常活躍的大鱷。 同時也反映出住友在這上面的買賣決策對國際鋼市場所能造成的重大影響。

“錘子”是從濱中泰男的英譯名稱yasuo hamanaka演繹而來的,因為濱中泰男在英語中的讀音與“錘子”十分類似。但這個雅號之所以能叫開來,更主要是因為它正反映了濱中泰男在交易中所具有的錘子一般堅硬的性格。這種性格促成了他的成功,但或許也正是這種性格又鑄就了他的失敗。

股市風雲錄:銅先生的覆滅—住友如何虧掉40億美金

殊死搏殺 對手是誰?

90年代前期,中國和南美的一些企業紛紛敗在“西方列強”默契的攻擊中。一批弱者被消滅後,這些強者一時難以找到對手。於是烽煙在列強之間燃起。由於住友商社是當時倫敦和紐約市場的大多頭,終於被歐洲和美國大型基金鎖定。

據當時業界人士估計,1994—1996年期間,濱中泰男控制的銅期貨頭寸在100—200萬噸之間。與此同時,倫敦三月期貨銅價從1993年年底的1650美元/噸左右一直飈升至1995年年初的3075美元/噸高位。1994年至1996年年初,濱中泰男通過人為地控制現貨,長期大量控制LME的銅倉單。他控制的LME銅倉單最高時佔交易所的90%之多,使得倫敦銅期貨市場長期處於現貨升水的狀態,遠期大大低於近期,以此遏制市場的遠期拋盤,人為抬高價格。

但是對手也非常強悍,據說其中有量子基金、羅賓遜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屬貿易商Herbert Black,美國基金Dean Witter以及歐洲一些大型金屬貿易商。他們針對住友的多頭大量拋空,從3000美元/噸以上一路拋壓,倫敦銅價從3075美元/噸高點跌至1995年5月份2720美元/噸左右。但頑強的濱中泰男並沒有輕易就範,當年7、8月份又把銅價拉昇至3000美元以上。

1995年10、11月份,有人已經意識到期銅各月合約之間價差的不合理狀態,要求董事會展開詳細調查。在對每個客戶各個合約上所持有的頭寸,及交易所倉庫中倉單的所有權有了清晰的瞭解之後,倫敦金屬交易所專門成立了一個由相互之間毫無聯繫、沒有根本利害衝突的專業人士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就如何處理進行了探討,這個特別委員會包括行業著名律師和資深監管人員等。

但是正是濱中泰男的“錘子”性格再次將他推出深淵。他天真地認為,憑藉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必將扼住銅價連續下跌的強勁勢頭。基本面的不佳表現在他日益發脹的頭腦中已經顯得不再重要,於是在他的操縱下,倫敦交易所銅價果然在1995年末略微持穩。 

1995年年末,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開始對住友商社在美國國債和銅期貨市場的異常交易情況開始調查,在美國的通報與壓力下,倫敦金屬交易所也開始了調查。在調查壓力下,倫敦銅價下跌至2420美元左右。但濱中泰男並沒有放棄戰鬥,經過頑強的抵抗,銅價在1996年的5月份時又拉昇至2720美元以上。多次較量後,索羅斯等基金也感覺到筋疲力盡,幾乎都想放棄了。然後,就在基金欲放棄戰鬥時,5月份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倫敦金屬交易所宣佈準備對住友採取限制措施,有關濱中泰男將被迫辭職的謠言也四處流傳。業內人士擔心,一旦這樣一位對銅價起巨大支撐作用的顯赫人物退出,國際銅價又如何能挺得住?於是,在這些傳聞的刺激下,大量恐慌性拋盤使得隨後幾周內銅價重挫25%左右。

基金終於撈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在新一輪的強大攻勢下,倫敦銅價從5月份2720美元/噸高位一路狂洩至6月份1700美元/噸左右,短短一個多月,跌幅超過1000多美元。住友商社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據估計,住友的損失高達40億美元。

股市風雲錄:銅先生的覆滅—住友如何虧掉40億美金

英雄末路

濱中泰男因試圖隱瞞超過26億美元的損失而被判入獄7年,2005年7月刑滿釋放。他也成為歷史上受罰最重的個人交易員。

濱中泰男造成的損失超過了歷史上包括巴林銀行的尼克·裡森在內的所有交易員,裡森造成14億美元的損失導致了英國曆史悠久的巴林銀行於1995年2月倒閉。同年日本大和銀行也披露了紐約分行首席政府債券交易員井口俊英長達11年的未經授權的交易造成了11億美元的鉅額損失。

那麼住友的鉅額虧損資金到底流到了誰的手中呢?在國際期銅中放空的主要有一些國際基金,其中包括美國金融大戶。在80年代英磅危機中一舉“打敗”英國政府而舉世聞名的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羅賓遜的老虎基金,加拿大富豪布萊克和至少一名歐洲知名金屬交易商。

不過索羅斯的發言人6月18日在紐約極力否認,並表示索羅斯並未介入這個市場,而且與濱中泰男無任何業務往來。這樣是誰賺走了住友商社的錢頓時成為一團迷霧——畢竟與財大氣粗的住友財團作對還是小心點為好,賺了錢也不要聲張。

而住友事件告訴我們,期貨市場並不是賭場,決定價格走勢的根本動力是商品的供需關係,任何試圖操縱市場的行為最終都會受到懲罰。而對於我們中小投資者,當市場價格出現瘋狂走勢或嚴重扭曲的時候,應該潔身自退,迴避風險為上,在大勢面前,任何的努力都是螳臂當車。

下期精彩:79年美國白銀市場的絕命逼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