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從穩定虧損到穩定盈利之二:減少無效操作

曾幾何時,我10萬資金的時候,每天滿倉,每天買股多達5-10只,價投股買點、低價股買點、趨勢股買點、盤中熱點買點,和老中醫 抓中藥 差不多。當時的想法也很簡單,不把雞蛋 放在一個籃子裡,手裡一把股,每天基本都有一兩隻漲停的。這一切看起來都是不錯的買賣,可是,那段時間,恰恰是我穩定虧損的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無效操作的根源:用分散倉位來分散風險,用分散倉位來提高買到漲停的概率

很多投資者喜歡用“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來闡釋自己控制風險的思想。確實,如果我們全倉持有中興通訊,遇到出口禁令後的連續跌停,我們的內心該是多麼沮喪;如果我們全倉持有長生生物,在疫苗 事件爆出後自己的持股完全賣不出去,我們的內心該是多麼崩潰。但很多人過餘誇大了這個風險控制思想的作用,進而試圖用分散倉位來分散風險。具體到買股上,就是分散倉位,輕倉買入多隻股票,比如一天買5只,每隻倉位低於20%。當然,還有很多人每天輕倉買入很多股票不是為了分散風險,而是為了提高買到漲停股的概率,他們往往看到某個股競價超預期就先買入兩成倉位,然後看到另一隻票從零軸直線拉起的時侯又追入兩成倉位,隨後看到某個新聞出來後又追入異動拉昇股兩成倉位······。

二、無效操作的危害:多數買入勝率低,機會來臨時無現金

再牛逼的股神也有虧損的時候,比如把首板玩得出神入化的佛山老師,也在不少股上吃過虧,但這不妨礙他一步一步做大。這背後涉及的是勝率的問題。佛山老師打的首板基本都有兩個特點,一是他基本有能力頂死不炸開,二是個股題材挖掘到位,第二天不愁沒人接盤。如果你在細看他每天的買入,基本都是集中火力幹一個股,基本不會有超過三隻個股的時候。為什麼?當然是重倉買入勝率最大的股。回頭看看我們自己,真的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嗎?翻開自己的每日持倉,是不是多數個股都達不到50%的勝率?既然50%的勝率都達不到,那麼穩定虧損還有什麼懸念呢?即使當天逮住一兩隻漲停,往往也因為倉位不高,對沖其他股的虧損後,總體上也沒賺到什麼錢。

無效操作的另一個危害是無效買入佔據了所有倉位,機會來臨時手裡沒了現金。我曾經不止一次幹過這樣的事情,就是頭一天抓中藥式的買入一堆股,第二天競價忙於割肉,競價確定性極高的股無錢買入,最後落得一個既虧了錢,又錯過機會的尷尬局面。

三、如何降低無效操作

(一)正確認識自己資金量所處的位置

對於兩百萬以下的資金,最好的操作是全倉或者半倉買入自己認為勝率最大的股。因為兩百萬以下資金,只要不是買殭屍股,基本不用考慮流動性的問題。兩百萬到兩千萬之間的資金,做人氣股的時候也可以全倉或者半倉出入,一般來說,處於上升階段的人氣股也基本不存在流動性的問題。但兩千萬以上的資金,一般就要分倉了,一家獨大,即便是人氣股,都可能面臨接盤資金不足的問題。所以,如果你的資金量不大,你最正確的操作,應該是集中倉位買入勝率最大的股。

(二)用全倉或者半倉一隻股來管住自己的手

假設你的資金量為10萬,當你用1萬追高買入一隻股時,你心裡會想即使今天吃麵,大不了吃個跌停,也就虧1000塊而已。當你再用1萬買入另一隻股時,你大體還是同樣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用10萬全倉一隻股時,你就會想,如果吃個跌停,那麼就會虧掉1萬元。對10萬的資金量而言,買入一隻股虧1萬和1000對內心的震動是不一樣的。很明顯,當全倉或者半倉買入一隻股時,你一定會比用一成兩成倉買入一隻股要謹慎得多,不確定有高勝率時,你一定不會輕易出手。從我個人的操作記錄來看,我絕大多數的利潤來自極少的幾隻個股,每當持股集中的時候,就是我收益最好的時候。每當持倉開中藥鋪的時候,就是我穩定虧損的時候。

(三)有計劃地買股。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買股也是一樣。我們每天晚上都應該對第二天大盤的走勢、市場接力情緒、可能的熱點等進行預判,並在可能的熱點板塊中選出可操作的備選股,想清楚自己首選什麼股(為什麼選它),勝率有多高?用多大倉位?如果買不到,是退而求其次,還是空倉等下一個機會?如果盤中臨時出現熱點,還需要快速判斷題材有多大,持續性有多久,並據此迅速做出買股計劃,是大倉位買入龍頭?還是小倉位試倉?還是等晚上消息發酵後第二天再買入?

(四)學會空倉。如果你不是林瘋狂,你很難做不到每天滿倉在熱點股之間切換。如果當天錯過了你最想買入的股,不妨空倉吧,哪怕10%的倉位也不要拿去買雜毛股和騙炮股。如果你能堅持每天看盤又能在雜毛股的盡相拉昇中不為所動,那麼,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