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提到養老的話題,大家會怎麼說:我還年輕,我有社保,再說我父母沒做規劃,過得不也很好?一個月拿5000-6000呢,還有更高的呢?


在保險的規劃當中,重疾其實只是概率事件,不一定會發生。但是對我們來說,養老是每個人面臨的問題。如果養老問題是個必然,錢從哪裡來?錢怎麼管?錢怎麼用?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老齡化社會可分為“進入”、“深度”、“超級”三個程度。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14%,20%。中國現在已經在13%左右。

國家也在推行稅延養老保險,已在三個地區進行試點。這三個地區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上海超過30%。


關於稅延養老保險,我們也有一期節目做了說明介紹。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中國將在45年中跨越4個階段,中國是世界上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我們的政府關於養老機制建設、養老資金儲備、養老專業機構、老年生活配套服務都還沒有準備好。


每個國家在人口機制轉換過程中,都有一個人口年齡的黃金階段,即所謂的“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是指在一個時期內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兒撫養比例下降、總人口中適齡勞動人口比重上升,而老年人口比例尚未達到較高水平。


儲蓄和積累增長。咱們國家這段時間正好是改革開放,1978年之後的30多年,“人口紅利”貢獻了約27%的人均GDP增長。


在2015年工作人口比例達到了高峰之後逐年下降。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關於養老金帳戶虧空的新聞屢見不鮮。2013年兩會上再次提出了延遲退休的問題。而參見日本和韓國的現實情況。延遲退休也是最有可能的政策之一。

提到養老有一個詞,大家經常見到,養老金替代率。

替代率 > 70%,即可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替代率 60%--70%,即可維持基本生活水平;

替代率 < 50%,生活水平會有大幅下降,收入越高,替代率越低;

公務員替代率80%以上,國際勞工組織128號公約和13號建議書提出的最低工資替代率目前是45%—55%。

最近被刷屏的日本和韓國的現狀,也給大家帶來大量思考。

目前作為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承擔了絕大部分養老責任,而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的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則需大力發展。

社會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替代率是多少?

企業交19%,個人交8%。交夠15年,才可以享受養老保險。

社保養老,只夠溫飽。不是貢獻越大,領取越多。再分配機制,平抑貧富差距,領取與貢獻不成正比。企業交的19%到統籌帳戶,個人交的8%到個人帳戶。


工資增長與通貨膨脹相抵消,工資保持不變。社平工資7000,工資越高,養老金替代率越不足。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社保養老保險的意義:

強制性,企業個人都必須參加。

互濟性費用由單位和個人承擔,實現社會互濟,體現社會公平。

廣覆蓋人員覆蓋廣,分攤到每個項目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最大的問題,是政策的調整,退休年齡的不確定,統籌賬戶的空賬運作,現收現付制的缺陷。


就是用現在工作的人員的收入補貼整個社會的養老金的領取,等到人口老齡化的時候,能不能實現現有的養老金領取還是未知數。


提前規劃的重要性

韓國人寫的:30年後你拿什麼來養活自己?系列從書,受到大家的追捧,從年輕的時候就養成儲蓄的習慣。是保證將來養老生活的基礎條件。

通過什麼方式規劃我們的養老呢?我們先來看兩個例子。


第一個


• 我每天給你20萬,一個月。

• 你每天給我1分,2分,4分,8分,16分以此類推,給1個月,共30天,成交否?


即使我每天給你20萬,最多也就給600萬。但你要給我的是10737418元。


第二個是億元人生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這是複利的作用。


我們來想個事情,如果我們25歲到社會上努力打拼工作到65歲退休,工作四十年應該要退休了吧,這時候你有一億元的身價。可是以你現在的工資,存到一億元或賺到一億元難不難,肯定難的。

你25歲的時候,只需要從我們的戶頭,每個月1100,放到我們的投資理財包,經過40年你就擁有一億。這一億40年下來,你只給自己總共存了528000塊,可就滾出了一億。

可是25歲的你有辦法存錢嗎?沒辦法!剛出社會要交學貸,幫自己家裡交房貸,還要叫交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又買東西,哪有能賺錢的。

那我們到了35歲收入穩定再來存錢,可是晚了10年了對嗎,所以原來要交1000塊的,現在要交7000塊,放到投資理財包,經過30年你依然擁有一億。


那35歲可以存錢嗎?好的!沒辦法存錢,35剛結完婚懷了雙胞胎,哪有辦法存錢呢,靠老公的一份薪水嘛,基本上沒辦法存錢。

等到45歲的時候,我們再回到職場收入更好的時候再來存錢,又晚了10年,所以存下44000塊錢,放在投資理財包裡經過20年,這20年下來我們存了1056萬,然後滾出一億;45我們有辦法存錢嗎,我跟你說,沒辦法存錢!孩子大了,我們要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唸書,我們自己都沒有存養老金。


那我問你個問題,如果這個一億元的理財目標都是我們要完成的,你是想每個月存321000塊還是每個月1100,我想肯定是1100吧!

你或許會問

:現在哪裡有20%的工具,銀行定存才1.5%啊,理財產品不過是3%、4%、5%啊,怎麼可能有20%的工具?但重點不是20%,重點是3個要素,我控制了其中兩個。

所以1100、20%、40年三個要素你控制了其中的兩個。可是有可能40年真的平均沒有20%,如果平均8%或6%?沒關係那時候我們也有3000萬,其實也還是比較接近目標。


可是有些人認為根本就沒有20%的工具,所以前面的1100他根本就不想試著給你,也就是說後面是0,就算真的有20%,最後一樣是0!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如何使用年金保險照顧家庭的未來生活


什麼叫年金保險呢?年金這兩個字聽起來就是每年都會有錢的保險,確實是這樣,當然也會有專門安排每月領取的方式。

有的年金保險呢,是約定好到什麼歲數,開始按年按月領取;有的年金保險是在保單已開始交費之後,就從某一年開始領取。但是不管怎麼領取,這一類產品的設計都是為了讓大家來安排未來的生活。


它不同於重大疾病,不是用來提供大病賠付和意外傷殘賠付的,他跟我們之前講的保險用途上是不同的事,處理不一樣的風險。

它處理什麼風險呢?就是處理老了有沒有錢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月光族不好,沒有儲蓄是沒有未來的,但是即便您開始儲蓄了,也不代表就一定能好好養老。

您可能會說我認真儲蓄,我給自己雷打不動的存一筆錢,將來老了用這筆錢,我平時是不用的,這樣是不是我養老沒有問題了呢?還需要年金保險嗎?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年金保險設計成按年按月領取,這跟您在銀行到期取出一大筆錢,是有巨大區別的。


我們真的到某一天有一大筆錢,你想過每個月花多少嗎?其實這個問題一問你就會去想,那我得看我花多少年呀,而這筆錢需要花多少年,其實是影射了要看自己大概壽命會多長。可是這個事真的是說不準,十幾年前到現在,平均壽命已經從70歲到了80多歲。

我們能看到一些真實的情況,有些老人到故去的時候,枕頭底下還藏著一個存摺,或一個銀行卡。裡面還有好多錢沒花呢,他為什麼不花?是想留下來給子女嗎?不一定,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每月應該花多少,他怕花太多了,真的發生像小品裡那句話:“人還在呢,錢沒了”,這可怎麼辦?

所以到60歲也好,50幾歲也好,70也好,安排好一大筆現金,並不能真正解決你絕對的養老問題。養老年金這件事情,他解決的風險就是我們的壽命長到我們消耗乾淨自己的儲蓄,這個就是個風險~活的太久了。


所以在養老年金上的設計,他最大的重點並不是確保我60歲呀,多少歲退休有多少錢,他設計的是從養老開始,我確保每年每月能拿多少錢,不管我拿多少年,這個錢都是能夠領取到無限期的。市場上的年金保險是領到105歲的。

當然年金養老保險只是確定你的剛性目標和願望目標,更加有品質的生活。你可以通過其它投資獲得。


常見的幾款理財類保險的對比:


乾貨|深度解讀社會養老保險,30年後我們拿什麼養活自己


如果我們即將退休,提早規劃我們才可以維持體面而自由、而有尊嚴的養老生活。

更多保險防坑技巧和維權攻略,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李財師說保。回覆“防坑”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