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求進 多元布局

□國金證券金融產品中心

短期來看政策面顯現積極信號,投資者在金融監管節奏、實體經濟融資、信用風險等方面的擔憂有所緩和,但同時外部擾動因素依舊存在,因此反彈恐難以一蹴而就。在當前複雜的市場環境中,具備突出投資管理能力的靈活型基金仍可發揮其優勢,從而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及市場節奏。

大類資產配置

當前,A股權益類基金的投資可在適度積極的基礎上注重靈活;而港股方面,對其後市判斷以震盪為主建議控制倉位;此外,我們依舊較為看好美股中長期表現,但近期市場的擔憂情緒及地緣政治風險擾動等因素影響致使波動有所加劇,同時當前美股估值中樞偏高,其投資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建議投資者可擇優選美股指數型QDII作為基金組合中較好的底倉品種長期持有;債券市場方面,由於中期基本面下行預期有所動搖導致利率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收窄,短期內利率債不會有突出表現,而高等級、短端信用品種仍是更好選擇,建議著重把握信用配置收益。

結合當前市場環境,具體配置建議如下:積極型投資者可以配置20%的主動股票型基金、20%的積極配置混合型基金、40%的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20%的保守配置混合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可以配置30%的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30%的保守配置混合型基金、40%的貨幣市場基金;保守型投資者可以配置20%的保守配置混合型基金、20%的債券型基金、60%的貨幣市場基金或理財型債基。

權益類開放式基金:

適度積極 搭配靈活

A股市場方面,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劇,但在“穩增長”的前提下,政策邊際寬鬆的預期更為確定。短期來看,政策面顯現積極信號,基建領域或成為政策轉向背景下率先受到提振的板塊。同時央行等監管機構發佈資管新規配套細則中,弱化了部分領域的監管要求,並留有一定彈性空間以避免因監管過嚴而引發系統性風險,從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於流動性的擔憂。不過,當前政策轉向的最終落地仍需觀察,疊加人民幣匯率仍存貶值預期,因此仍應留意投資風險,不宜過度樂觀。

在權益類基金投資策略上,我們認為,“寬貨幣、寬信用”的組合或使下半年基建投資超預期,鋼鐵、建材等基建產業鏈相關行業值得關注,同時受益於政策寬鬆且估值處於底部的大金融行業也具備配置價值;其次,延續我們下半年策略的建議,複雜的市場環境中具備突出投資管理能力的靈活型基金仍可發揮其優勢,隨著市場底部區域探明,能夠靈活出擊、把握投資機會的基金可出奇制勝;最後,中期來看,繼續圍繞消費升級且業績決定性強的大消費板塊、產業升級背景下的科技創新板塊的投資機會進行配置,尤其是重點儲備成長風格產品,伴隨著估值吸引力的提升、政策面支持的累積,如果下半年貨幣政策邊際改善,成長風格基金有望發揮其高彈性優勢。

固定收益類基金:

高等級信用為主 增配中短債基金

7月債券市場分化呈現出與上半年截然相反的狀態,下旬信用債表現優於利率債,且中低等級信用債交易有所回暖。7月債券品種機會輪動主要是受政策預期轉向影響,但由於中期政策力度如何仍待觀察,並且寬信用政策真正傳導至實體經濟需要較長時間,中期內地經濟走向需要根據三季度經濟數據來做進一步修正。因此就8月市場表現來看,由於中期基本面下行預期有所動搖導致利率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收窄,短期內利率債不會有突出表現;從信用等級來看,儘管監管當局對中低等級信用債扶持力度較強,但實際傳導鏈條並不通暢,目前來看高等級、短端信用品種仍是更好選擇。

在基金投資策略上,一方面建議關注中長期基金風險收益表現,將管理人自上而下投資能力作為篩選主線,通過考察過去三到四年大類配置機會輪動和市場風格轉換階段的歷史業績表現,以及市場大幅下行階段產品階段回撤表現,來評價管理人自上而下投資能力;同時還應考察固收團隊人員配置、管理總規模、信評體系、決策機制、管理人投資管理年限等因素,從而作為評價管理人投資能力的輔助因素。另一方面,短期內債市將呈現信用債優於利率債的結構性行情,考慮到穩槓桿政策實際傳導至微觀企業需要經過很長的鏈條,因此中低等級信用債安全性尚存疑問;立足對短期內券種機會及信用環境的判斷,建議關注以信用品種為主要配置的基金,並重點關注偏好高評級品種、信評能力較強的管理人旗下產品,同時建議對久期超配的債券型基金多看少動。此外,在中短端信用策略有效性提升以及低風險產品需求增長兩方面作用下,今年以來中短債基金規模顯著增長。展望後續市場走勢,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利好中短端信用債,短端信用債配置策略仍將獲得不錯的收益,建議對中短債基金增加關注。

QDII基金:

多樣化資產配置

當前新興市場資金流動性壓力加劇,或在中長期打壓投資者風險偏好。不過,今年港交所放寬上市限制,未來香港市場或湧現出更多優質個股,因此港股市場的個股機會或大於市場的系統性機會。美股市場方面,稅改和金融監管的放鬆,利好美國經濟復甦,而二季度企業財報支撐股指繼續走高,資金呈加速流入美股態勢;不過當前美股估值中樞偏高,同時近日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多次觸3%,使美股投資不確定性有所增加;因此目前時點需增強資產配置的多樣性以分散風險。

在QDII基金投資策略上,當前我們對港股後市的判斷以震盪為主,風險承受能力一般的投資者應暫時規避港股QDII。而QDII美股方面,建議增強組合資產配置的多樣性以分散風險,不宜在單一領域重倉參與,建議投資者留意指數型產品,可重點關注相對於成長性並不存在顯著泡沫的或行業配置上分散度相對較好的指數類產品。商品類基金方面,由於基金間投資標的和範圍存在差別,能源類品種的走勢差異也較大。結合我們對下半年市場上行中伴隨高波動狀態的判斷,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投資範圍較廣、不僅限於能源資產的基金品種,從而在控制整體波動性的情況下,實現基金資產的穩定增值。而對於QDII黃金類基金的投資,我們維持相對保守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