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錢還會毛嗎?房價還會漲嗎?

一、六“穩”要求

中央最近召開政治局會議,提出了“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要求,強調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根據這些信息推斷,中國下半年的財經政策或將左右搖擺,而一直漲不停的房市,很可能會被強行摁住。

下半年,錢還會毛嗎?房價還會漲嗎?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在貨幣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下,數十年來所積蓄的金融風險已經將中國經濟變成了一個炸藥桶,而債務和房市就是導火索。

截至2018年5月(部分使用2017年底數據),中國總體債務規模=中國居民債務總量(41萬億元)+政府總負債(45萬億元)+企業部門總負債(170萬億元)=256萬億元人民幣,與GDP(82萬億元)的比例已經高達312%。

有鑑於此,2017年以來,中央的經濟政策就是堅持、堅定地去槓桿(去債務),哪怕因此犧牲一點經濟增長速度,就是希望能把潛在的金融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內,這次政治局會議的政策表態,依然是堅持“去槓桿”。

二、“去槓桿”與地方債務危機

目前中國經濟愈發動盪,下行壓力大增,長期以來被經濟增長掩蓋或延緩的各種社會矛盾和經濟風險,日漸呈現井噴徵兆。P2P網貸連環爆雷,各類企業債券密集違約,地方債如貴州黔東南州政府棚改項目反覆逾期違約等,所以政治局會議要求“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說白了就是需要經濟穩增長以緩和社會矛盾。

既要堅持“去槓桿”,又必須穩增長以保持“大局穩定”,所以會議提出“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種表述。

下半年,錢還會毛嗎?房價還會漲嗎?

但在實施過程中,恐有兩難之處。

中國經濟如果不去槓桿,高負債的金融風險已達爆發臨界,所以不得不去槓桿,至少不能讓槓桿(債務)惡化,具體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應該不會再走全面寬鬆的“大放水”老路。

然而,政府要穩住經濟增長,沒有錢是玩不轉。尤其是去年開始的去槓桿+嚴監管,讓債臺早已高築的地方政府,“借新債還舊債”都很難還上,更別提拿錢投資基建擴大再生產。

所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同時“把握好力度和節奏”,也就是之前讓地方政府踹不過氣來的嚴監管應該會放鬆。

具體而言,地方政府為了“穩定”(要吃飯),為了基建補短板(投資GDP),又可以在財政預算內舉債(地方政府債券),並通過各類融資平臺性質的國企籌資(隱性債務)。

這種財政寬鬆的結果,其實在各方預料之中。

三、央媽打開了水龍頭

貨幣政策是不能量化寬鬆,一旦大放水,有直接引爆債務和房市危機的可能性。

不過,貨幣緊縮程度會有所放鬆,流動性目標已從“合理穩定”轉變為“合理充裕”。8月1日中共央行召開電視會議再次確認了貨幣政策“穩健”,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就是說央行不會大放水,但會有限度地少量放水,也叫邊際寬鬆。

比如說,今年以來,央行通過6次MLF(中期借貸便利)至少釋放出2.3萬億元貨幣,但因為MLF最長只有一年期,到期收回,所以實際放水並不多,最多隻算是滲點水。

而央行今年以來還進行了三次定向降準,一共釋放了1.55萬億元。降準,因為釋放出的是基礎貨幣,如果乘以貨幣乘數(目前是5.4),理論上可衍生出最多8.4萬億元廣義貨幣(M2),但具體能催生出多少貨幣流動性,還要看銀行業願不願意放貸。

降準操作,其實算是央行打開了水龍頭,準備了有水可以放。

因為央行並未降低利率,來直接鼓勵投資、刺激企業貸款和銀行放貸。所以央行擰開了水龍頭,但沒敢鼓勵用水,擔心出現“大水漫灌”。

如果央行真的降準又降息,那就是轉向全面寬鬆。但目前看,暫時還未必出臺這樣強刺激的貨幣政策。

四、房價被強行按住

政治局會議今次對市場和民間最大的衝擊,莫過於這個表態: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以前官方的說法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意思是允許慢慢漲。現在呢,似乎是不準房價上漲。

就在會議當天(7月31日),深圳發佈樓市新政,主要內容是三年限售、防範假離婚購房,以及限制企業買住房、管控商務公寓。深圳成為繼西安、長沙、杭州、上海後,第五個限制企業買住房的城市。

7月以來,各地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40次,刷新最近兩年樓市調控同期紀錄。

中國的房市早就喪失了理性,陷入了全民瘋狂的漩渦。中央政府要房地產拉動經濟,地方政府要賣地撈錢搞政績,上下一起打造出房市這個資金池。

下半年,錢還會毛嗎?房價還會漲嗎?

住房,對中國人而言,已經不僅是住宅,更是炒賣的金融投資品。房市,早就綁架了金融,打垮了實體。中國房地產總市值現在已經超過了430萬億元,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倍,股市總市值的七倍。資金如果成規模地退出房市,金融業即刻脆斷,經濟崩盤。

央行現在擰開了水龍頭,最擔心的就是水沒放到實體經濟中,又流入房市泥潭。因此不但房價會被嚴格控制住,資金流向房地產的渠道也會被嚴密封堵。深圳限制企業買住房,就是堵住貨幣從實體流向房市的一條通路,其它大城市可能會陸續跟從。

無論是地產開發或是個人買房,貸款未來可能不會變寬鬆,更可能會越來越收緊,貸款成本(利率)也可能上升。

如果這些操作,還阻擋不了房價上漲的話,政府的後手還多的是,例如拉長交易時間,例如議論中的房產稅。

至於說,房價會不會下跌?

從整體上看,明顯下跌的可能性很小。

因為房價大跌,意味著房市資金打算出逃,銀行風險飆漲,那個後果就不是遠慮,而叫爆雷。換言之,中國房市已經跟中國經濟生死捆綁在一起了,房市崩,經濟垮。

當然,槓桿率過高,即借錢炒房太兇的個別地區,房價有可能會適度回落。但從全國房市整體上判斷,需要的是穩住房價,即政治局要求的“遏制房價上漲”,而不是要降低房價。

所以,這次中國最高層的表態,意味著中國房市可能會被強行摁住:房價會被穩住,能漲,但不能明顯上漲,更不能明顯下跌;買賣房屋會變難,資金進出房市會被嚴密控制,就是說,買房炒將變難,而要賣房從房市中變現錢,未來將變得更難。

五、人民幣繼續貶值

8月3日,在岸人民幣跌穿6.89;3個月跌幅超過8.5%。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6月15日批准對500億進口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清單公佈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幾近暴跌。近日,特朗普宣佈計劃對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稅率從10%上調至25%,人民幣匯率的跌幅再加速。

綜合媒體報導,有交易員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為跌勢,估計近期監管層無意出手穩定匯率,因此,預計短期人民幣維持弱勢。

人民幣貶值,既是國際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一種擔憂,也可以看做是用貶值方式來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因為貶值可以刺激中國的出口,給美國增加壓力。

中國經濟目前的一大問題是“流動性短缺”,錢大部分被壓在房地產市場,實際市面的流通、流動性仍然很緊張,政府、企業、老百姓都反映沒錢。所以央行推出5,000億人民幣的放水釋放,主要是緩解流動性緊縮問題,但帶來的一個後果是會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

下半年,錢還會毛嗎?房價還會漲嗎?

有專家表示,美、中貿易戰還在繼續,美方會持續施加壓力,這過程中,人民幣繼續貶值是肯定的。

總的來說,中國經濟,還會有一段難熬的日子;中國老百姓,估計得要過一段緊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