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養女兒和養兒子不同,分齡養育是你送給女兒未來最好的禮物。

——凱叔

幾天,閨蜜跟我大吐苦水:

都說女孩乖巧懂事,是媽媽的小棉襖,我怎麼覺得養女兒比養兒子還要難啊?我閨女簡直太敏感了,一言不合就哇哇大哭,說話大聲了哭,說不到她心裡也哭……

作為一個女孩的媽媽,我也是感同身受。

記得女兒小時候,有段時間,簡直是一顆行走的炸彈。

看到動畫片裡的小鳥,非要我從電視裡抓出來給她,不給就哭。

吃飯的時候,非要和玩具狗狗一起吃麵條,狗狗不吃就哭。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指出:

女孩跟男孩的生理結構不同,決定了其需求是不一樣的,因而要差異化養育。

從大腦結構來看,女孩的情緒更為複雜。

從發育水平來看,女孩至少比男孩提前6個月。

從成長階段來看,女孩會比男孩提前兩年進入青春期。

他還指出,女孩在不同年齡段的表現和需求也是差之千里。

家有女兒,父母在這幾個階段一定要多「操心」。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0-2歲:媽媽給足女兒安全感

馬伊琍曾經發微博稱:非常後悔在剛剛做媽媽的時候,為了鍛鍊女兒的獨立能力,過早地讓女兒自己睡,還對她進行睡眠訓練。

孩子哭泣的時候,本是急需要撫慰和抱抱的時候,如果得不到媽媽的回應,只會加重焦慮,甚至會陷入絕望,對外界失去信任。

嬰兒在剛出生的前兩年,從媽媽溫暖的子宮裡,一下子落入一個陌生的世界,她急需要媽媽的懷抱來滿足安全感。

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曾指出:與媽媽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孩子,在面對陌生的環境時會更加自如。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安全感,是女孩溫暖人生的定海神針。

在2歲以前,媽媽給足孩子安全感,尤其是女孩,會將「我是安全的,是被愛著的」信念深深紮根在心中,會溫暖她的一生。

而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往往長期處於自我懷疑和自卑中,總是試圖從別人身上尋求安全和依賴,容易迷失自我。

因此,在那個小小的女孩吃奶、玩耍、微笑、睡覺,尤其是哭泣的時候,媽媽要多多給她回應,多多給她擁抱,足夠的安全感是女孩一生幸福的基石。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2-4歲:爸爸要及時捲入

臺灣心理學博士許皓宜寫道:

母親,是我們發自內心喜愛自己和相信別人的源頭。父親,是我們對未來與未知充滿好奇的源頭。

母親會給女兒足夠的安全感,讓她安心;父親則會激發孩子內在的潛能和創造性,讓她更自信和有趣。

從2歲開始,女孩會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慾望,想要弄清楚周圍的一切事物,「這是什麼」「那又是什麼」。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我們卻常常會不自覺地給女孩貼上「性別標籤」

對著那個爬上爬下、跑來跑去的女孩大喊:「不要像男孩這樣瘋了」「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這其實會無形中阻礙女孩的探索慾望。

女孩也需要體驗探索的樂趣,需要通過自己的探索來認知世界。

在鼓勵孩子去勇敢探索世界方面,父親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鄧超曾經說,小花很喜歡跟他玩,因為他跟孩子們一起玩得特別瘋。

他會帶著小花去放風箏,去滑雪,去搭建雪屋,去攀巖,參加各種戶外運動……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而在自由探索中長大的霸王花,淘氣卻渾身散發著滿滿的自信,運動天賦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不滿4歲已經成為攀巖高手和滑雪小達人。

在探索的過程中,爸爸往往比媽媽更強調公平、責任、規則,被爸爸帶大的女兒,往往具有更多的自控意識與自律行為。

4-6歲:別錯過性別教育的關鍵期

前幾天帶著4歲的女兒去海邊游泳,同行的還有閨蜜和她5歲的兒子布丁。

換完泳衣時,布丁突然問媽媽:「妹妹是女生嗎?她怎麼沒有乳房啊?」

女兒一聽衝著他大喊:「誰說我沒有,我的乳房在這兒。」說著還把自己的衣服拉開證明給他看。

我趕緊幫女兒穿好泳衣告訴她:「女孩兒的身體不能隨便讓人看。」

雖然平時也給女兒讀一些性教育的繪本,但實際上,孩子真正理解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做為父母,我們可以經常在女兒面前提醒,但卻不要因為孩子無意識的錯誤而責怪她。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指出,

孩子在4歲左右會進入一個人體性別的敏感期,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感興趣,對男生和女生長得不一樣的地方更是好奇。這是孩子認識自己的開始,也是對孩子開啟性別啟蒙的最佳時期。

在平時給女兒洗澡時,我們可以順便教她認識自己的身體。

同時還應告訴她:

不在外人面前脫掉貼身衣物;

不讓任何人碰觸自己的隱私部位;

不跟陌生人去偏僻的地方;

......

有句話叫「養女方知世道險」,在成長過程中,女孩會比男孩承擔更多的風險。

我們無法做女兒一輩子的保護傘,唯有儘早教他自我保護,為她撐起人生的第一把傘。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6-10歲:在興趣上「推一把」

前幾天,劉國樑8歲的大女兒劉宇婕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高爾夫世界冠軍,頒獎典禮上,小姑娘全程英文發表獲獎感言,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

劉國樑說,女兒從小練習高爾夫球,雖然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挫折,卻從不輕言放棄,女兒很享受高爾夫帶來的樂趣。

他說:

在孩子的興趣上推一把,通往成功的路上,歷經艱難險阻,卻也趣味叢生。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知乎網友溶水曾經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我小時候父母管得很鬆,基本就是我想學什麼他們都會支持。

和很多孩子一樣,什麼鋼琴、畫畫、舞蹈之類的都學過那麼幾年,但我沒有一樣能堅持下來的,現在想起來很後悔。

對於孩子來說,6歲之前的興趣多是靠著好奇心去嘗試的。而在6歲以後,隨著孩子開始進入小學,學習的東西漸漸增多,他能夠判斷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越來越有毅力了。

這時,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正喜歡的事情上,並在他想要放棄的時候,適時地告訴孩子學會堅持,幫孩子「呵護」那個愛好和夢想。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女孩會對生活充滿熱情;而能夠堅持自己喜歡做的事,女孩則會潤澤心靈,自帶光芒。

10歲以上:教會女兒學會選擇

前段時間看到TED的一個短片,題目為《女孩,我不要你完美》。

演講者Reshma Saujani提到,女孩自小接受規避風險和失敗的教育,事事謹慎,事事追求完美,反而缺乏了勇敢和自信,從而錯失了很多機會。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關於「完美」,《奇葩說》選手黃執中說:

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時時有選擇,路路有迴轉,就是完美的人生。

10歲以後,女孩開始進入青春期,即將獨自面臨無數大大小小的選擇。穿什麼樣的衣服,交什麼樣的朋友,選什麼樣的專業,做什麼樣的工作……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我們無法為她做好所有的選擇,與其看著她在一些重大的選擇前糾結,「隨大流」做選擇,抑或是草率地做出一個決定,倒不如適度地放手。

允許她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允許她在一定範圍內犯錯,走彎路……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讓孩子不斷地自己選擇,孩子才會真正長大。

在不斷的選擇中,女兒會漸漸明白什麼是適合自己的,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才會在未來的每一個選擇面前,都有能力遵循內心,勇敢地做出當下最好的決定。

很喜歡《養育女孩》一書中作者對女兒未來的期待:

你能看到你給她的童年與如今她擁有的力量和品質之間的關聯,你感到驕傲並且非常滿意。

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將把你教她的一切傳給子女。

養女兒,這5個分齡養育要點,越早知道越好

親愛的女兒,爸爸媽媽也希望,你的童年,會因為我們而不同,你的人生,會因為你的童年而不同。

親愛的女兒,縱使我們對你有萬般期許,我們最大的希望,還是你能活得快樂、幸福,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杜小艾,一個少女心滿滿的媽媽,自由撰稿人,專注兒童心理學研究,跟孩子一起快樂成長。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