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僅4年!比特大陸超越英特爾,有望打破美國晶片壟斷格局!

日前,比特大陸正式完成Pre-IPO輪簽約,本輪投資者包括騰訊、軟銀和中金,本輪融資10億美元,投前估值為140億美元,投後估值增長到150億美元。

而僅在一個月前,比特大陸剛剛完成由紅杉中國領投的B輪融資,融資規模為3-4億美元,估值約為120億美元,更早之前,比特大陸獲得A輪5000萬美元投資。

另有消息稱,比特大陸將於今年9月在港交所交表,年底前正式上市,上市後預期估值在300億美元以上。以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吳忌寒、詹克團持股超過50%計算,兩人身價將高達150億美元。

比特大陸加快產業投資及海外擴張

當前,比特幣“挖礦”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產業鏈,而站在這條產業鏈最頂端的,則是擁有超強算力的礦機生意。

無論在幣圈還是礦圈,比特大陸如雷貫耳的同時又有著一絲神秘色彩。外界傳言,這家礦機廠商掌握了全球超過50%的算力,成為世界最大的比特幣芯片和礦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並且擁有完整的比特幣採礦供應鏈,儼然成為業界隱形帝國。

根據Pre-IPO融資材料顯示,比特大陸2016年、2017年、2018年Q1的淨利潤分別為0.97億、11.8億和10.6億美金,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將達到22億美金。資料顯示,比特大陸壟斷了超過70%的硬件,提供約50%算力,

無論是從市場佔有率以及利潤方面,比特大陸都將其他兩家礦機廠商嘉楠耘智及億邦國際遠遠甩在身後。

不過,挖礦和礦機的行情與比特幣的走勢掛鉤,所以市場波動較大,尤其是比特大陸目前營收90%都來自礦機業務,帶來不小的營收風險。在壕取豐厚利潤的同時,其也進行了一系列產業鏈投資,以鞏固行業地位。

成立僅4年!比特大陸超越英特爾,有望打破美國芯片壟斷格局!

據瞭解,比特大陸對外投資始於2017年,這一年先後投資了幣看BitKan、ViaBTC、庫神等多個區塊鏈項目,期間也併購了一家機器人公司蘿蔔科技。2018年,比特大陸的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據不完成統計,截至7月份,比特大陸共進行了15筆對外投資,僅7月份的投資數量就達7筆,所投行業涵蓋比特幣曠池、區塊鏈服務、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一年多以來總投資額已達10億美元。近日,比特大陸又通過投資數字貨幣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Bizkey,來佈局數字貨幣線下支付基礎設施。

資事君通過梳理發現,比特大陸投資領域涉及底層技術、資訊行情應用以及支付工具和交易平臺。另據瞭解,今年3月,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曾表示,希望投資20到30個業務重心為私有央行的初創公司,6月做客“王峰十問”時又提出企業將重點選擇對實體經濟有幫助的區塊鏈項目。

業內人士指出,上述投資邏輯類似於阿里巴巴通過基礎電商業務進行產業投資佈局,最終目的就是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帝國。

日益頻繁的投資動作之外,比特大陸正在積極“出海”,以擴張事業版圖。據媒體報道,從2015年開始,比特大陸就陸續在舊金山、以色列及荷蘭等地設立研發中心,2018年這一進程陡然加快,先後在瑞士的“加密貨幣谷”楚格州設立分公司,在新加坡建立地區總部,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區設立礦場,在俄羅斯設立ASIC礦機服務中心等。截至目前,比特大陸已在東南亞、美洲、歐洲三大洲的七個國家完成業務佈局。

成立僅4年!比特大陸超越英特爾,有望打破美國芯片壟斷格局!

隨著比特大陸的商業觸角越伸越長,其估值也水漲船高。據芯謀研究(ICWise)數據顯示,比特大陸2017年營收達到143億元,旗下的螞蟻礦機系列年銷售在數十萬臺。而據投資人引述的財報數據,今年一季度的營收和利潤基本與2017年全年數據持平,其中海外市場增長了3-5倍,“出海”擴張成效顯著。

資事君認為,在產業鏈佈局及海外佈局的雙重利好之下,即便在目前港股不太景氣的大環境下,比特大陸的估值也有可能進一步攀高。

入局AI芯片產業,向英特爾、AMD等大廠發起挑戰

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比特大陸頻頻對外展示其加入AI芯片賽道競爭的決心,其在研發人員佔比上,區塊鏈芯片業務和AI芯片業務持平,且有向AI芯片側重的趨勢。吳忌寒預測,5年內比特大陸將有40%的收入來自AI領域。

2017年11月,比特大陸推出了第一代AI芯片——BM1680,面向智能視頻做訓練和推理;2018年3月,比特大陸推出了其第二代AI芯片——BM1682,面向智能視頻做推理,比特大陸AI負責人湯煒偉透露,將每9個月推出新一代芯片,加快迭代和落地速度。

據瞭解,比特大陸在芯片產業上的佈局脈絡相當清晰,在產品層面,提出ABCR佈局,即AI+Big+Cloud+Robot,通過收購機器人公司蘿蔔科技,其向機器人領域邁出的第一步,而隨著這一領域的終端芯片需求量越來越大,比特大陸在終端芯片上的研發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在產業層面,比特大陸著眼於安防、互聯網以及城市大數據三大領域,即從芯片層開始,封裝算法層,最終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與合作伙伴進行深度合作,向行業進行推進。

成立僅4年!比特大陸超越英特爾,有望打破美國芯片壟斷格局!

今年4月,比特大陸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在節目中,它被介紹為一家芯片公司,基於比特大陸AI芯片的智能交通視頻分析系統得到了展示。至此,比特大陸品牌形象煥然一新,向著AI芯片廠商加速轉型。

比特大陸的這一轉型,與國內的監管政策趨嚴背景相關。

去年“9.4”以來,在肅清了ICO以及數字貨幣交易所後,國內監管也開始對挖礦產業“動刀子”。今年1月份媒體傳出央行召開閉門會議,要求限期關停比特幣礦場,礦圈一片風聲鶴唳,比特大陸的礦機生意也因此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認為,數字貨幣不能對接實體經濟,這是國內不認可數字貨幣的主要原因,與數字貨幣相關的礦圈企業自然也得不到政府大力扶持,這才是比特大陸轉型發力AI芯片的重要原因。

雖然發力很晚,但比特大陸超強的研發實力及市場競爭力不容小覷。在芯謀研究發佈的2017年中國十大集成點數設計公司榜單上,比特大陸躍居第二大芯片設計公司,僅次於華為旗下的海思。

成立僅僅4年的比特大陸,目前已經輕易超越了英偉達黃仁勳花了24年才達到的營收額,比特大陸正在向英特爾、AMD,以及在AI時代崛起的英偉達發起挑戰,結果還很難預料。

資事君認為,比特大陸IPO正逢其時,今年爆發的“中興事件”讓國產芯片問題擺上檯面,作為一家迅速崛起的科技公司,比特大陸有望獲得政府層面的重要支持,同時藉助資本力量實現飛躍式發展,成長為世界級AI芯片大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