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新一輪抗癌藥醫保准入談判下月完成

原標題: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下月完成 擬談判藥品涉及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癌等多個癌種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瞭解到,國家醫保局正在多措並舉加快推進抗癌藥降價工作。其中,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談判工作預計9月底前完成,擬談判藥品涉及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癌等多個癌種。

部分企業主動下調藥品價格

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於加快推進抗癌藥降價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積極推動,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效初顯。對目錄內的抗癌藥,積極做好省級抗癌藥專項集中採購工作,國家醫保局已印發通知提出要求,各地也在抓緊部署。目前一些企業已主動下調部分藥品價格。

關於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按照國務院統一決策部署,國家醫保局牽頭組織開展。目前,正在結合地方經驗,按照質量、價格、數量相聯動,招採、供應、結算、醫保相銜接的原則,抓緊完善試點工作方案,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擬談判藥品覆蓋多個癌種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國家醫保局已經組織專家通過評審、遴選投票等程序確定了擬進行醫保準入談判的藥品範圍,目前正在與企業確認談判意願,下一步將啟動談判材料準備、專家評估和具體談判工作。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專家提出的擬談判藥品均為治療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所必需的臨床價值高、創新性高、病人獲益高的藥品,覆蓋了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癌、多發性骨髓瘤等多個癌種。

事實上,這並非是第一次進行藥品的醫保準入談判,2017年就曾經進行過一次。去年4月份,人社部公佈了44個擬談判藥品名單,隨後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和監督組負責承擔具體工作和開展全程監督,並組織專家與相關企業進行了談判。最終,談判成功的藥品有36個,成功率達到81.8%,談判成功的藥品統一納入藥品目錄乙類範圍。談判確定的支付標準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到44%,降幅最高的達到70%,明顯減輕了參保人員藥費負擔,同時也有效控制了醫保基金支出。

抗癌藥品價格已完成複核

今年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同時企業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部分進口抗癌藥減按3%徵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稅收政策調整,前期國家談判抗癌藥涉及的12家企業,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對藥品價格進行了重新測算。國家醫保局組織財稅專家對企業測算結果逐一進行了複核,並與企業就調整後的醫保支付標準或掛網採購價格簽署了補充協議。下一步,將督促企業按約定向各省份招採部門提交調價申請,儘早實現抗癌藥終端價格的降低。

此外,國家有關部門對“天價抗癌藥”已有相應舉措。據瞭解,目前絕大多數臨床常用、療效確切的藥品都已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特別是2017年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又納入了15個療效確切但價格較為昂貴的癌症治療藥品,如赫賽汀、美羅華、萬珂等,通過談判降價及醫保報銷的雙重效應,患者個人負擔大大減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