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平頭百姓
因為美軍認為無託步槍訓練太麻煩了。所有美國人從小訓練射擊,都是使用有託步槍。突然到了新兵訓練換成無託步槍訓練,就會比較麻煩。
另外就是無託步槍的拋殼窗口距離士兵的眼睛太近,而且不適合左撇子使用。另外就是瞄準基線太短,不適合中距離精確射擊。換彈匣相對較慢,而且扳機力不容易調整。
最重要的是不容易進行變形,比如M4卡賓槍,有很多版本,各種長度的槍管,各種附屬配件,比如,反射瞄準鏡,全息瞄準鏡,M203榴彈發射器及其瞄準具、消聲器、後備照門、戰術燈、可見光/紅外激光指示器,夜視瞄準鏡……
子彈都有5.56毫米版本和7.62毫米版本,可以應對不同任務,根據不同槍管,口徑,配件,實現短突擊步槍,狙擊步槍,突擊步槍和班用機槍調整。也就是說,可以根據任務需求的不同安裝各種模塊化任務系統,大體上實現一槍多用、一槍通用的設想。
而且M-4卡賓槍還有伸縮槍托,可以由身高不同,體重不同的士兵,自己調節槍托的尺度。而且,還有最後一個原因,美國的槍械文化,就偏愛可以抵肩射擊,在中等距離擁有高精度的步槍。
無託步槍是機械化作戰的產物,適合士兵在裝甲車輛內攜帶和使用。步槍全長很短,攜帶和使用非常靈活。無託的槍托沒有調節的空間,對於身高不同的人確實還是個問題。
美軍主要是已經不再進行裝甲車輛內作戰的模式,美國裝甲車都沒有射擊孔了。主要就是靠裝甲車本身的槍炮進行戰鬥。步兵主要是下車作戰,進入城鎮,進行特種化作戰。
烽火觀察
無託步槍,其實冰雹認為有點雞肋,感覺有點像當年美國為了自己海軍實力穩居第一,而在全球大肆宣傳航母無用論,最終前蘇聯深信不疑,中了美國的招,最終連那艘“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拆除了,但是回過頭來,美國卻大力發展航母,臉皮子氣紫的蘇聯再也無力建造航母,直到解體。
今天有些國家發展的新一代自動步槍,顯然是中了美國再次宣揚的無託步槍優勢論的招數,但是實際證明,無託步槍在實戰訓練使用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比如後坐力的問題,再比如沒有槍托士兵在據槍中很不適應,還有一旦有近身使用時,無託步槍明顯處於略勢。
也正是看到了無託步槍的諸多問題,現在作為主力裝備、制式武器裝備的個別國家也開始了向著新一代有託步槍的裝備。
以上就是美國自始至終都不採用無託步槍的根本原因,想想裝備無託步槍還在不斷宣揚其好處的國家真的可悲!
冰雹藍天
有可靠的常規步槍,為何還要大規模換裝並無顯著技術優勢的無託步槍?
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M16在越南戰場上的廣泛使用,美國引領了世界小口徑步槍的潮流。美軍現役軍隊大部分裝備的是M4A1卡賓槍和M16A4突擊步槍。
以最早的M16步槍為例,M16主要分成三代。第一代是60年代裝備的M16和M16A1,第二代是80年代開始服役的M16A2,第三代的M16A4作為21世紀初美伊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準裝備,開始逐漸取代之前的M16A2。
除了早期有一些毛病之外,M16系列槍械逐漸成為了成熟且可靠的武器系統。最重要的是,這些現役步槍均經過了數十年的實戰考驗,性能可靠,這是任何新型步槍都無法比擬的。
美國人中左撇子的比例較高,使用無託步槍不如有託步槍方便
大部分人都習慣以右手控制扳機進行射擊,所以無託步槍在大量生產時,都設計成以右手來控制,但西方人中左撇子的比例遠高於中國人(例如美國45屆總統中,有8屆為左撇子。比較熟悉的有羅納德.里根、老布什、比爾.克林頓和奧巴馬),這就使得習慣用左手的人被迫改為用右手。
但在室內近戰方面,搜索戰術動作中卻經常需要強迫改變抵槍部位在左右肩之間變換。無託結構的設計導致槍械拋殼口非常接近射手的面部,射手在抵肩射擊時,不能在兩個肩部間互換,這是無託結構一個最大的戰術缺點。
雖然有些無託步槍(以色列Tavor、奧地利AUG突擊步槍等)的拋殼口可以在左右換變,但是這需要一個野戰分解武器的過程,如此一來就不可能在實戰之中進行了。比利時FN F2000突擊步槍解決了無託步槍換手射擊的問題,採用前置拋殼口,但略為複雜的拋殼機構也導致FN F2000比較挑子彈,如果槍彈公差不配合,比較容易出現故障。所以使用過程中,無託步槍人機功效也略差於常規步槍,這在西方軍隊中將更加明顯。
浪里爾
原因沒那麼長篇大論的,當年越戰時候美軍M14被猴子的AK教做人,然後當時國內能拿的手,完成度比較高,能對抗AK的只有AR15 。
所以立馬上架搖身一變成了M16上戰場,雖然起初可靠性略微感人,但升級為M16A1後可靠性、精度、殺傷都非常令人滿意。
那會M16已經列裝全軍了,而且士兵受訓方式也都是這種有託步槍,大兵也喜歡。加上M16本身確實不錯,美軍真是錢燒的慌才會再花錢花時間去搞無託。
瘋狗的輕武
美國為什麼不用無託槍,因為是美國人身高臂長,無託槍尺度與長手臂舒展不成比例。再加上美軍軍費開支大,沒經費換槍。而且美軍提倡用飛機大炮坦克,士兵遇到頑固敵人,多是呼叫飛機支援,用重火力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