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什麼不想好好上班?上班不等於工作!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有一天,上班成為一件讓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無比痛苦的事情時,你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

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背後一定有其錯綜複雜的原因。“不想上班”的背後是我們沒被讀懂的心。工作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純粹地為了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與他人產生聯結,渴望有個人能懂自己。

在《鏘鏘三人行》的百度貼吧裡,某位網友對“上班”和“工作”的定義,我覺得形容得非常貼切。

【上班】= 帶有一種勉強的、不情願的、被動的、單純為了不被帶上恥辱的“無業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又沒有什麼特殊才能的青年人、中年人所做的事情。

【工作】= 帶有一種積極的、並不單純為了不被別人歧視為無業者的、有奮鬥目標並能結合自身能力的、想要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並能樂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

我們為什麼不想好好上班?上班不等於工作!

勞動心理學研究專家皮特指出,為了讓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滿意,我們有必要給自己從事的工作賦予意義。當工作不再只是餬口的飯碗時,人們就更願意投身於工作。因為他們會發現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意義,即便是一個餐館裡的洗碗工,又或是一個保衛工人。但在尋找一份工作時候,我們總得考慮薪資和穩定程度,而專業是否對口,工作內容是否有趣,排在了薪資和穩定程度之後。事實證明,專業和有趣才是讓這份工作是否持久維持的根本所在。薪水再高,也抵不過專業不對口、能力不匹配的缺陷。而工作沒趣,更是讓人無法堅持下去。沒人喜歡一成不變、缺乏挑戰的生活環境。又不是沒知覺的機器人,而是活生生的社會人,對不?

如果在一開始就帶著牴觸心理,帶著暈輪效應強迫自己,去做一份我們不喜歡的工作,就會對我們造成言語都很難排解的憤怒和痛苦。所以從長線發展考慮,無論是自己的職業規劃還是身心健康,都有必要打破固定的思維,選擇一份自己更加心儀的工作。

我們為什麼不想好好上班?上班不等於工作!

工作越久越發現上班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賺錢謀生。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沒那麼順心,或正在做著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氣吞聲,日子久了,倦怠感自然而來。

“不想上班”是我們無法掌控自我生活的一句吶喊。

看似選擇很多,其實別無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