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言行舉止,是否是在敲打著每個人的內心

春節是中國人必過的日子,中國人的鄉土情節是春運客流集中爆發的原因之一。在外工作的遊子,在春節回家團聚,重溫家庭的溫暖。小小的火車票,承載著回家團圓的夢想。


火車上言行舉止,是否是在敲打著每個人的內心

出行需求巨大,運力仍有缺口。鐵路藉助科技、改善管理、節省旅客在購票環節的時間和精力。網上購票和電話購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但是還是避免不了這樣那樣的差錯需要去排隊買票補票

春運的火車,車廂裡擁擠得連站直都困難,但大家都能默默忍受,心裡想的都是回家團圓的喜悅之情。

有買的到票的當然也有買不到票的,車上有坐著端端正正的解放軍人,過道里也有沒地方站窩著一團的回鄉勞務工人,人多了聲音也總會多起來變得嘈雜:“他們不是軍人嗎?”“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嗎?”“為什麼不給群眾老百姓讓座?”說的人多了,也傳到了他們的耳朵裡。“來!兄弟們,給鄉親們讓座。”他們都紛紛起立,站得筆直了。
火車上言行舉止,是否是在敲打著每個人的內心


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當然不是指讓座這件事情,讓不讓座是自願的事情,為我們保衛邊疆的是他們,他們連坐個座位都不行了嗎?他們買了票不是嗎?但我又想,其實也是了,群眾的腦子裡就有一種你穿著軍裝,你就該讓座,你就該為人民服務,保衛國家那只是你分內的事情。

所以,這根本不是讓不讓的問題,而是素質的問題了。
火車上言行舉止,是否是在敲打著每個人的內心

還有就是售票口赫然貼著的“軍人優先”現在的群眾也不理解了,你是軍人,你連最基本的不能插隊都不知道嗎?這件事情我家的小孩子都知道,你還是個軍人?

所以,有的時候事情變得難看了起來,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火車上言行舉止,是否是在敲打著每個人的內心

條友們,對於這樣的問題,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