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一起走進600歲海防重鎮——雄崖所古村落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新時代·新動能”

走進山東特色產業鎮

編者按:特色產業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驅動力量。“無產業小鎮不興,無特色小鎮不強”,在特色產業的驅動下,山東省如今湧現出了諸多發展特色產業鎮的好典型、好經驗。

“鎮”是行政區劃的一個小單位,卻是我們瞭解當地經濟發展的大窗口,這就帶你走進山東特色產業鎮……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青島即墨市豐城鎮

雄崖所位於山東青島即墨市東北部的豐城鎮,東臨大海,西扼群峰,因其東北之白馬島上有一赭色雄偉斷崖而得名“雄崖”。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雄崖所

一座古城,

一個村落,

一部600年的海防史。

被時光湮沒的古城

古城雄崖,位於青島即墨市田橫鎮最北部,南側為山嶺,東、西、北三面環丁字灣,與西南730米處的玉皇山唇齒相依,其地勢險要,選位得當,歷為軍事海防要塞。因為白馬島上有一雄偉的赭色大斷崖,顧名“雄崖守禦千戶所”,簡稱“雄崖所”。雄崖也是山東省保存最完整的海防古城。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明朝初年,倭寇經常襲擾中國沿海郡縣。倭寇之患,使沿海一帶民不聊生,舉國不寧,明廷深以為患,遂在沿海府州縣設立衛、所,構成嚴密的陸海防禦體系。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設立了雄崖守禦千戶所,歸山東省都指揮使司管轄。

清乾隆年間,作為軍事機構的“巡檢”交移福山縣海口,雄崖所遂成為一個自然村落,後因人口增加分為南所、北所兩個村落。古城為四方形城池,城牆口有磚砌垛口,城牆外圍掘有壕溝,壕溝深約3米,現已填平,但城牆遺蹟依然可見。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雄崖所為正方形城池,每邊城牆長各一里,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城內十字大街貫通。東門和北門早已傾塌,南門歷經多次修葺,門洞和城樓上建築物尚為完好,西城門城樓已不存在,門額題為“鎮威”,是明代所城的遺蹟。

作為青島市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承載著六百多年海防文化的雄崖所村早已名聲在外。隨著近年來國內民俗景區“千村一面”的同質化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挖掘民俗文化特色,豐富景區旅遊內涵成為提升雄崖海防文化特色的新課題。如今作為即墨市首批“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雄崖所村通過外立面改造、老房子回收修繕和南城門廣場建設等系列工程,實現雄崖景區旅遊文化的再升級,這座古村落正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20處老宅再現明清模樣

為突出古村落保護,傳承和弘揚海防歷史文化,留住鄉愁,當地政府結合青島鳳凰雄崖生態休閒區工程,編制了雄崖所編制保護性規劃,對189 處明清老房屋逐宗調查摸底拍照,修復了6條古城街巷,安裝了仿古路燈、旅遊指示牌,恢復了古牌坊和把總署衙門,將雄崖古城獨特的海防文化和厚重的歷史韻味,清晰地呈現在市民面前。

據瞭解,為提升雄崖所的整體風貌,在對各地古建築修復進行認真學習借鑑的基礎上,施工單位利用舊石幹切法改造沿街兩側危牆,對新建水泥外立面牆體用真磚、真石進行鑲貼。為保證效果,建設部門還專門聘請修復古建築經驗的公司制訂了詳細的修復實施方案,並請能工巧匠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保護性修復。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為了讓遠道而來的遊客體驗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雄崖所專門回收老房子20餘處。在不破壞房屋原貌的基礎上按不同功能、用途等對老民居進行仿古改造升級,讓遊客徜徉在老酒坊、小茶館、手工作坊的濃厚氛圍中,親身體驗膠東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

記者手記

夕陽西下的古城,

炊煙與大海融為一體,

深深地呼吸著小城散發出的氣息,

恍惚間,

“金戈鐵馬”似乎從這裡奔騰而過。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特色小镇|一起走进600岁海防重镇——雄崖所古村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