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風進萬家」竹管壠:「環境靚麗了,生活更舒心了!」

「文明新风进万家」竹管垅:“环境靓丽了,生活更舒心了!”

「文明新风进万家」竹管垅:“环境靓丽了,生活更舒心了!”

圖為:原來的衛生死角建起了仿古景觀。吳蘇梅 許月蓉 供圖

“老家變美變乾淨了,閒暇時我們更樂意回老家了。”7月29日,在壽寧縣竹管壠鄉茶山公園閒逛的當地鄉賢葉鑫看著乾淨整治、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高興地說。近年來,竹管壠鄉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幹群合力大力實施村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村容村貌煥新顏。

竹管壠鄉位於壽寧縣東南部,山高霧重,自然生態環境優美,茶園面積1.3萬畝,是壽寧的老區鄉和閩東的知名茶鄉。長期以來,由於基礎設施配套落後,存在髒、亂、差、少、偏等現象。“以前竹管壠村垃圾集中處理點在離村不遠的公路邊上,成片裸露、異味刺鼻、蚊蠅孳生,焚燒處理時產生大量的惡臭煙霧,嚴重影響了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同時造成土壤、地下水等汙染。與此同時,村莊各處也存在許多衛生死角,群眾反應強烈。”竹管壠鄉幹部劉愛萍談起從前,頗感無耐。

「文明新风进万家」竹管垅:“环境靓丽了,生活更舒心了!”

圖為:原來的衛生死角建起了仿古景觀。吳蘇梅 許月蓉 供圖

2017年年初,竹管壠打響了村居環境整治攻堅戰,先後組織幹部群眾260餘次打掃衛生,使衛生死角一一得到清理,清理雜物、垃圾300余車,建築渣土100余車;投入500餘萬元,在鄉近郊建設垃圾轉運站,購置垃圾壓縮設備和轉運車輛,在街道兩旁增設垃圾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外包街道保潔和垃圾收運工作,每天清理街道垃圾和轉運;拆除了境內4處汙染嚴重的生豬養殖場,1家石板材加工廠,從根源解決汙染的突出問題。與此同時,投入資金450多萬元,對街道進行美化改造提升,鋪設汙水管網,清淤河道,建設汙水處理設施、茶山休閒公園,改造旱廁309個,改水7個村,建設公廁4座,危房改造31戶。

「文明新风进万家」竹管垅:“环境靓丽了,生活更舒心了!”

圖為:原來的衛生死角建起了仿古景觀。吳蘇梅 許月蓉 供圖

如今,走進竹管壠鄉,只見街道乾淨整潔,房前屋後茶山青翠,道路兩旁竹籬笆古樸、鮮花盛開,紅色文化激勵人心,老人、村婦圍聚嘮嗑。

“環境靚麗了,生活更舒心了。”經常自覺參與環境整治的竹管壠村精準扶貧戶葉鳳英開心地告訴筆者,以前大家對環境保護意識薄弱,身邊環境確實很糟糕。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村容村貌變得靚麗了,不僅增強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還提升了環保理念,大家都更加註重保護環境了,經過鄉村兩級幹部的動員,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共同為改善家鄉環境奉獻自己的力量。(吳蘇梅 許月蓉)

主編 | 範建桃 編輯 | 蔡夢菲 校對 | 林春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