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外賣”進萬家 服務群眾零距離

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敬瑩瑩

自“七五”普法開展以來,蘭州市紅古區司法局針對“法律八進”“進家庭”難的問題,主動出擊,大膽嘗試,採取多項措施,逐步開闢出了一條“法律外賣”進萬家的路子,實現了對群眾普法從以前路邊發宣傳單、宣傳冊,變成現在送法上門、服務上網方式,有效解決了法律進家庭難的問題,使法律進家庭從線路不暢到如今飛入尋常百姓家,將公證服務、法律援助、法律諮詢、人民調解等打包列入“外賣餐單”,送“餐”上門,居民解決法律問題就像接單服務,快速有效,最終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

“法律外卖”进万家 服务群众零距离

多渠道“接單”

紅古區司法局在“法律八進”過程中積極探尋居民需求,充分發揮“外賣小哥”覆蓋面廣、機動靈活、貼近群眾生活的優勢,聯合奮鬥貓外賣紅古運營中心,開展了“法律外賣”進萬家宣傳活動和“12348甘肅法網”宣傳進萬家活動。據瞭解,從2018年開始,紅古轄區居民有多種渠道可以下單。除了24小時法律服務熱線、12348平臺等全方位、多媒體平臺外,在今年疫情特殊期間,通過“法律外賣”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法律知識送到千家萬戶,聯合文清齋、瀟雅軒和核桃園柴火雞等多家訂餐量大的餐館開展以防範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法律外賣”進萬家專項普法宣傳活動,實現了法治宣傳教育與普法對象相結合、與實際需求相結合、與法治實踐相結合。

今年三月的一天,一位家住海石灣鎮的老人來到紅古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要求工作人員提供法律援。據他介紹,他有5個子女,老大和老二是他與前妻的孩子,老三、老四、老五是他與目前的妻子所生,現在他的五名子女都不盡贍養義務。目前他的生活無人照顧,故特申請紅古區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援助。紅古區司法局工作人員馬上去老人居住的社區,落實、瞭解老人的具體信息,通過不懈努力,終於查明瞭老人妻子和5個孩子的具體住址和聯繫電話,立即派出律師開展代理工作,逐一給老人的五個子女打電話,聯繫當事人的子女,告訴老人的基本訴求和遇到的困難,並給他們講解有關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規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告訴他們的贍養義務,最終五個子女同意來律師事務所調解老人贍養的問題,經律師大量的調解工作達成協議,5個子女每人每次出400元共2000元用於日常花費,老人花費完該筆贍養費後,5個子女繼續出同等數額的贍養費,如此循環。由於老人年齡較大,需要人員看護,5個孩子輪流每天看護老人,老人每天所需物品均由5個孩子負責外出採購。當老人看到處理結果那一刻,他激動地泣不成聲,對工作人員一再表示感謝。

“法律外卖”进万家 服务群众零距离

多形式“送餐”

紅古區司法局通過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努力做到“社會需要什麼法律知識就普及什麼,群眾想了解什麼法律知識就上門宣傳什麼”,讓群眾從“被動地聽”轉變為“主動地學”,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期間,探索“訂單式”普法新模式,依託外賣訂單,將甘肅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問答手冊、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法律知識問答、“七五”普法宣傳系列讀本、青少年法律知識讀本、法律援助服務便民卡片、《憲法》、《民法總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普法宣傳資料和法治宣傳圍裙、多功能普法宣傳筆等宣傳品打包裝入法治宣傳手提袋中,列入“外賣餐單”,免費送“餐”上門,提供“一站式服務”。

家住海石灣鎮的孫某講,他與親戚許某因拆遷安置成為對門鄰居,卻因樓道公共部位佔用問題發生爭執並扭打,許某將孫某的右手打至骨折,在看到送到家裡普法宣傳手冊後,倆人來到了司法局,工作人員瞭解了矛盾焦點後,充分運用法德相結合的教育疏導方法,提出有說服力的事實及法律依據,使許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佔用樓道公共部位也是不道德的,他主動表達了歉意;工作人員還藉助外力,讓孫某的好友做好孫某的思想工作,解開了孫某的心結,破碎的親情得以彌合。

“法不容情,但普法的人是有情的。從無情到有情,在工作中,我們最大限度地要體現法律的溫度,傳遞溫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紅古區司法局基層普法工作人員介紹說,讓群眾懷著困惑而來,帶著滿意而歸。用“訂單式”普法實現按需普法,潛移默化讓群眾養成有事找司法的習慣,提高了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也更好地化解了基層的一些小矛盾,增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法律外卖”进万家 服务群众零距离

高質量“送餐”

紅古區司法局以22個社區為基本網點,以“12348法律服務直通車”“流動法律服務車”為脈絡,以“幸福紅古、司法力行、法律諮詢、招手即停、公益免費、一心為民”為宗旨,貫徹“服務於民、司法為民”的服務理念,具有集普法宣傳、法律諮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公證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功能,集結專業調解人員、村社法律顧問、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服務志願者,為群眾提供法治宣傳、法律諮詢、矛盾化解、法律援助、法律顧問等上門服務,哪裡有需求,“法律服務直通車”與“流動法律服務車”就開到哪裡進行現場辦公,改變了公證辦理、法律援助、矛盾糾紛調解等先村後鎮再到區“三步曲”的工作模式,為解決居民法律難題提供了有效保障。

據瞭解,“法律外賣”進萬家活動開展以來,共有690人得到了免費的法律諮詢服務;共排查涉企矛盾糾紛30起,均調解成功,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有300多名討薪的農民工得到了法律援助(專業律師免費為他們打官司);為因行動不便的13人提供上門法律諮詢和公證服務;為1名長期無人贍養的老人爭取到五個兒女每人每次400元的贍養費。真正把法律服務“外賣”服務到位,為解決居民法律難題提供了有效保障。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局工作人員始終戰鬥在防控前沿,通過採用“訂單式”普法新模式,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識問答手冊和法治宣傳手冊通過外賣形式送到千家萬戶,以達到精準普法,入戶普法的工作效果。”紅古區司法局負責人鮑琰介紹說,“訂單式”普法新模式及時有效地解答了群眾提出的一些法律問題,促進法治宣傳、法律幫助、調處矛盾糾紛、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心理疏導等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抗“疫”工作儘自己的一份力,用行動踐行司法人員“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法律服務”的使命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