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海水稻」爭議,實事求是就是最好的宣傳

马上评|“海水稻”争议,实事求是就是最好的宣传

阿聯酋工作人員在迪拜海水稻試驗田裡工作。

“網紅”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煩。

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一種耐鹽鹼水稻,研發主陣地在青島。今年已開始全國大範圍試種。在去年的測產中,海水稻表現不錯——一種編號為YC0045的水稻材料最高畝產量達到620.95公斤,超出預期的300公斤。

然而,樂觀的情緒沒持續多久,即招致國內多名水稻專家公開質疑。據《科技日報》8月6日報道,有專家指出,海水稻名不副實,有“炒概念”嫌疑,與海水並不沾邊。此外,因為“海水稻”在研發試種時,採用海水+淡水混合配製鹹水的方法,也可能耗費大量淡水資源,且在良田大量拋荒的背景下,海水稻是否具有商業化推廣價值,值得商榷。

針對質疑,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相關負責人也公開回應,認為取名海水稻是為了通俗易懂。“海水稻”不會浪費淡水資源,不需要開發新的土地資源,且因海水稻礦物質含量比普通稻高,能滿足高端需求。該負責人表示,很多人閉門造車,靠想象進行評論,“不負責任”。

客觀而言,“海水稻”意義之大,絲毫不亞於此前的雜交稻。事實上,這也是我們當下評判海水稻爭議的基點。即便提出質疑的專家,也肯定從耐鹽鹼水稻研發的角度來看,海水稻確實有所突破。

畢竟,我國目前約有鹽鹼地15億畝,土地鹽鹼化一直是當地民眾脫貧的障礙。如果海水稻能夠大面積推廣,不僅可以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也會推動農民增收致富。

但是,作為科學研究,理應遵循基本的標準與規範。從“一名之立”,到畝產核算;從宣傳的高鹽鹼環境,到現實中的海水+淡水混合配比;從推廣科技成果,到品牌的包裝營銷,都需要嚴謹細密、實事求是。

既要宣傳海水稻在宏觀經濟社會層面的巨大價值,也要講清楚是怎樣的海水稻,用什麼樣的水灌溉、鹽度多少、對土壤有哪些要求等等。如果只選用宏大話語,而缺乏對細節的描述,則未免誤導公眾,讓人誤以為僅是一種用海水灌溉的水稻。

即便是出於科普的需要,也不能犧牲科學的求真務實精神,隨意忽略或者跳過一些必要的環節與步驟。比如,避而不談從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就開始進行的耐鹽鹼水稻研究,無視全國多支團隊都在研究的事實等,均不客觀。

科學研究當然是一場長跑競賽,但同時也是接力賽,所有參與的科學家都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決不能為了追求所謂的聳動效應甚或轟動效應,而標新立異。

如果總是想著抓人眼球,甚至被商業營銷那一套手法主導,也就失去了科研工作者應該有的嚴謹、客觀。必須看到,任何過度的包裝,都只能越來越遠離真相、遠離事實,也遠離了科學精神。

有討論,有爭議是好事。質疑與駁難只會讓事件的真相更清晰,也有助於形成良性的學術風氣。如果都是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則只會助長科技界的喧囂與浮躁。

惟願相關各方都能夠從海水稻爭議中汲取教訓,科技成果宣傳要求真相、接地氣。不要被意氣裹挾、被利益綁架、被炒作影響,而應以更加嚴謹的風氣做好研究、講好故事,真正造福於廣大民眾,服務於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