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夏日我們再熬一熬,8月7日立秋了


2018年8月7日立秋了,看著這天天30幾度的高溫,你一定在想開玩笑的吧,不過立秋並不是說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了,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所以再熬一熬挺過去就到了涼爽的秋天了。看一看立秋這天的習俗吧。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以此表達“啃下酷夏、迎接秋爽”的祈願。這一天你可以買個西瓜或香瓜一家人一起吃也算是過了一個節日了,其實抒發的也是豐收的一個喜悅。

“貼秋膘”這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因為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而人們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吃的也不多,體重多少都會減一些,所以要在這天增加一些營養,吃各種的肉,比如說這是滿族婦女包餃子貼秋膘。

除了包餃子,大多數還是去買各種肉食。但是對於現代的一些經常坐在空調房裡的人來說,夏季不僅沒瘦反而更胖了。

秋田娛樂,這隻能在農村才可體會到立秋時節的快樂了。田間舉辦各種娛樂活動,如圖中是貴州省從江縣翠裡鄉岑豐村立秋時節舉辦鬥牛迎豐收,雖然不如西班牙鬥牛有名,也是農民的快樂啊。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而且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由於地勢複雜,村莊平地比較少,就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這是江西婺源篁嶺村的曬秋現象,並且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去篁嶺賞秋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