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恆星的演化

恆星的組成部分是熾熱的氣體,能夠發光和釋放熱量。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就是我們太陽系中心的太陽。恆星有很多種類,其中包括變星、雙星、聚星、巨星、白矮星和超新星等。它們的質量也不盡相同,大多數恆星的質量在太陽質量的0.1倍到10倍之間。一個小型恆星只相當於一個太陽質量的百分之幾,但是一個大恆星可以達到太陽質量的上百倍。由於表面的溫度的不同,恆星還有很多種顏色,而且亮度也不同。表面溫度越高,恆星看起來就越明亮。

恆星的組成成分主要是氫元素,它佔恆星總質量的大約70%。其次是氮元素,大約佔恆星總質量的20%。恆星之所以能夠發光發熱,是因為內部在不斷進行熱核反應。氫原子核不斷地發生核聚變,生成氦原子核。剩下的主要是鐵元素和碳元素,還有一切含量更加稀少的其他元素。宇宙中有無數顆恆星,其中僅僅是我們肉眼能觀察到的,就有6500多顆。在我們的普遍認識中,恆星是由星際物質凝結成的,那麼恆星的具體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呢?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其中,我們能夠觀測到的最著名的星雲是獵戶座大星雲。這個星雲位於獵戶座“腰帶”上三顆星的下方,其中有很多原始恆星和一些剛剛誕生的早期恆星。另一個著名的原始恆星聚集地,是M16星雲,也被稱為鷹狀星雲。

通過對宇宙的觀測我們能夠看到,宇宙中有很多星際塵埃和氣體,通常十分稀薄。當這些氣體和塵埃達到一定的密度,就會形成星際氣體雲。在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之外,有一個被稱為M100的河外星系。這個星系和銀河系非常相似,也是由數千億顆恆星組成的龐大星系。我們通過天文觀測能夠了解到,M100星系的形狀就像是一個盤子,這就是星系盤。在星系盤中,有一個光亮的部分,這就是星系的旋臂。旋臂之間亮度不高的暗區域,大多是被高度電離的宇宙氣體。因為這些氣體具有很大的壓力,因此無法在引力作用下向內收縮,因此無法形成恆星。在星系旋臂中,因為氣體的密度很大,宇宙塵埃和原子會發生頻繁的碰撞。這樣的碰撞能夠冷卻氣體,形成分子云。這些分子云的溫度通常很低,僅為10開左右,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1000倍以上。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星雲的質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開始崩塌和收縮。其中的物質被擠壓,溫度也會上升得很高。當一個星雲的質量達到太陽的1萬倍時,因為內部密度不均勻,就會打破平衡。密度大的星雲會更快速地收縮,這就使大型星雲開始分裂,變為中型的星雲。這個過程繼續下去,中型星雲又再次分裂成小型星雲。這些小星雲中密度高的部分,吸收的氣體就更多,質量變得更大,並且隨著質量的增大,引力也變得更大,於是會開始向內收縮。引力產生的勢能轉化為熱能,這就導致它的內部產生高溫,溫度達到2000開時,星雲進一步坍縮成一個球體,這就是原始的恆星。從宇宙中飄浮的氣體和塵埃變成一顆恆星,需要200萬年的漫長過程。

按照恆星的演化史,恆星的一生主要經歷了星胚、主序星、紅巨星、緻密星這四個階段,也是恆星的四種類型。

如果一個星系中有超新星爆發,這些爆發帶來的衝擊波和宇宙物質會向四周擴散。這會在分子云團中形成一些不均勻的物質分佈,並且形成密度較高的中心。這些密度中心周圍的宇宙物質逐漸向中心聚集,變成數個小型的雲團。這些雲團隨著進一步收縮,溫度逐漸升高,自轉也變得越來越快,密度也變得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雲團逐漸變為一個具有內核的盤狀物。這個盤狀物的表面溫度約為2000~3000開,具有和太陽接近的質量。它只能向外發出紅外線,而不會發射可見光,所以無法被我們直接觀測到。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根據雲團的大小不同,進化的速度也不同。在這個發育期,雲團會繼續向內收縮,雲團的內核溫度不斷升高,能夠達到超過100萬攝氏度。這個階段就被稱為星胚階段。星胚階段在天文學裡又被稱為引力收縮的形成階段。每顆恆星都是一個核反應球,它們持續閃耀,直到能源全部耗盡,大量恆星都以爆炸作為生命的終點。我們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質都是由這些爆炸的恆星產生而來的,無論是我們呼吸的氧氣,還是組成我們身體的碳、鐵等元素都是這樣產生的。恆星爆炸後甩出去的氣體星雲在一定條件下會重新凝聚起來,形成一個新的恆星系統,太陽系就是這樣誕生的。在一個恆星系統中,中心是一個最大最亮的恆星核心(例如太陽),周圍的環狀帶上分佈著圍繞核心旋轉的行星,這些行星和中心的恆星會逐漸把周圍散落的物質全部吸收乾淨,如同一場大掃除工作。

主序星階段是恆星演化的第二個階段。星胚,也就是原始恆星初步形成後,會在引力作用下進一步收縮。根據物理學原理,氣體在收縮的同時會釋放出熱量,其自身的溫度就會升高,壓力也會變大,收縮帶來的反應生成更多熱能,使得恆星的內核變得更加熾熱。當溫度達到一定的高度時,恆星就開始發光。隨著恆星內部反應不斷加強,釋放的能量越來越大,最終能夠和自身的引力達到平衡,收縮過程就停止了。這時,恆星的質量不再增加,內部的氣體也在不斷對流。這時的恆星處於青年時期,被稱為主序前星。這一時期,恆星內部的溫度有3000開到5000開。它的引力產生的勢能一部分朝宇宙空間輻射,一部分繼續使內部的熱能增加,恆星的溫度也不斷升高。當它的內部溫度達到1500萬開時,熱核反應就開始了。在這樣的高溫下,氫原子核會發生核聚變形成氦原子核。雲團這時開始具有了恆星的基本特徵。只有開始了核聚變並釋放能量,才算是成了一顆恆星。恆星正是從這時開始發光的。因為內核產生的核聚變釋放巨大的能量,與自身的引力達成平衡,恆星不再繼續向內收縮,而是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過程。這時的恆星,被稱為零齡主序星。處於這一階段的恆星一直進行核反應,這些核反應使恆星的溫度和亮度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在恆星的生命週期中,90%的時間處於主序星階段。我們的太陽就處於這一過程。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這個進行核反應的時期是恆星的壯年時期,也就是天文學意義上的主序星階段。根據恆星質量的不同,它內部的核反應維持的時間也不同。恆星的質量越大,內部的溫度就更高,核反應進行的速度也相對更快。所以,質量大的恆星,壽命反而會更短。如果說太陽的生命能夠達到100億年,那麼質量是太陽的10倍的恆星,其壽命只能達到約1000萬年。

並非所有星胚都能夠變成主序星,這取決於星胚的質量,如果星胚的質量不夠大,那麼核反應就無法發生,這顆星胚也就無法變成主序星。木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木星的含氫量大於70%,與太陽非常相似,然而,即使有著如此充足的氫含量,但由於木星的質量不夠大,無法滿足恆星能夠發生核反應的質量條件——至少要達到8%的太陽質量——因此,木星也就無法成為一顆主序星。據此,科學家稱木星為“不合格的恆星”。

恆星內部持續的核反應形成了兩個力的平衡,一個是恆星向中心收縮形成的向心引力,一個是核反應向外膨脹爆發形成的膨脹壓力,這樣一來,收縮壓和膨脹壓彼此牽制,使得整個恆星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太陽就是處於這樣的穩定平衡狀態中,而且已經保持了50億年,預計還能再保持50億年。恰恰由於太陽具有如此漫長的穩定階段,我們才得以在這個時間段內擁有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讓生命不斷延續下去。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主序星內部的核反應最初主要就是由四個氫聚變為一個氦。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E=mc2,在氫發生核聚變的過程中,氫先是變成重氫,然後再進一步聚合成氦,1克重氫在聚合成氦時所釋放出能量的熱值相當於11噸煤燃燒時所釋放出能量的熱值,因此整個氫核聚變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是極其巨大的。太陽在最初形成時,其內部氫的含量大約相當於總質量的78%,如今經過了50億年的核聚變反應,所剩的氫含量大約相當於總質量的73%,預計還能再持續反應50億年,也就是說,太陽在主序星階段總共能夠維持大約100億年。

太陽受質量、體積、溫度和壓力的限制,最多能夠完成兩級核反應:首先由氫聚變為氦,當氫所剩不多而氦佔大部分時,一旦溫度壓力足夠大,那麼就會啟動第二層級核反應,由氦聚變為碳(三個氦聚變為一個碳)。當全部反應結束後,太陽就會發生坍縮和反彈式爆發,核心變成一顆白矮星,爆發出去的物質形成行星狀星雲,這些物質就包含了各種元素,地球內部的物質和豐富的元素就來源於太陽的上一代恆星的爆發。

而比太陽質量更大的恆星則能夠發生多層級核反應,具體能夠達到哪一級,則是由恆星的確切質量所決定的。當聚變達到鐵一級時,就無法再繼續聚變下去了,因為鐵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發生聚變,而恆星難以提供如此多的能量。因此,最大的恆星也只能反應到鐵。而鐵之後的元素,只能通過超新星爆發的形式產生。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內部的核反應結束後,氫元素全部轉變成了氦元素。這時,恆星內部已經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對抗自身的引力,外部的物質在引力作用下進一步收縮,核心的溫度進一步升高。氦形成了氦核,而未燃燒的氫在氦核周圍形成一層氫外殼。外層物質的溫度會受到內部溫度的影響升高,當這個溫度達到107開時,恆星表層的氫就開始燃燒。此時,核心質量逐漸變大,引力逐漸增強,於是進一步收縮,隨著收縮進一步升溫、增壓,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到了一定程度,氦就會發生核反應,聚變為碳,釋放出更大的能量,使得膨脹壓大於引力壓,因此恆星開始膨脹變大,進入了紅巨星階段。

在燃燒作用下,恆星的表面體積會增大數千倍,表面的溫度也會急劇下降。這時恆星,處於紅巨星階段。當恆星進一步收縮時,內部的溫度會變得越來越高。對於多層級核反應,我們可以從核心溫度的角度來劃分它們的級別:當溫度達到108開時,氦就會聚變為碳;當溫度達到109開時,碳開始發生聚變;隨著溫度繼續升高,此後會依次生成氧、氖、鈉、鎂、硅等元素,直至中心形成鐵核,聚變反應結束。我們還可以從質量的角度來劃分級別:質量小於8%太陽質量的星體無法點燃氫,因此無法形成恆星;質量為8%~35%太陽質量的恆星能夠點燃氫,但無法發生氦核反應;質量為35%~400%太陽質量的恆星能夠點燃氦,但無法發生碳核反應;質量為400%~1000%太陽質量的恆星,尚未確定能夠反應到哪一層級;質量大於1000%太陽質量的恆星,能夠逐層點燃氫、氦、碳、氧、氖、鈉、鎂、硅等,最終生成鐵,形成鐵核,中心核周圍是一層一層的元素殼,形成一種殼層結構。

恆星演化史:星雲是原始恆星形成的地方,質量大的恆星壽命會更短

當紅巨星的核聚變反應停止下來後,膨脹中的紅巨星也幾乎燃燒完了燃料,膨脹壓無法再與收縮壓平衡;在引力的作用下,紅巨星開始坍縮,氣體殼與中心核相碰,發生反彈和爆發;由於中心的高溫高壓,中心核被壓成了一個緻密的星核,這就是恆星的緻密星階段,恆星臨終前的這種爆發,則被稱為新星爆發或超新星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