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個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那個人只能是李白。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魯迅先生說,詩到盛唐已做完。李白就是那個把詩做完的人,此後再無人能出其右。因為,沒有了盛唐。

人們如此熱愛李白,甚至在手機遊戲中都給了他一席之地,十幾歲的少年不屑於老師課堂上子曰詩云,卻醉心於給李白換一身皮膚,練就一種新的必殺技,也許會隨嘴說一句:李白乘舟將欲行。

沒有一個詩人,能像說話一樣寫詩,還寫的那麼痛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君不見黃河之水自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天生的詩人根本不需要遣詞造句,張口就是半個盛唐。

也只有李白這樣的人,才能看著楊貴妃說:這句詩不是寫給你的!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人們如此熱愛李白。所以不願意他尋常的死去。這樣的人怎麼會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一樣的死呢。

千年以降,李白被死了好幾個版本。

1st 醉死。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李白醉死是一個太正常不過的結局了。詩中有酒,酒中有詩。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管何處是他鄉。這樣把美酒當做生命的詩人,醉酒而死,難道不是求仁得仁麼?就連《舊唐書》也說,李白竟以飲酒過度,醉死宣城。可是《舊唐書》這本書實在是太不靠譜了,就連業餘文學青年,偉大的宋仁宗(在中國曆代皇帝中,我還想不出有誰能像仁宗皇帝那樣,完美的扮演了一個好皇帝,仁,不就是夫子鼓吹的最高境界麼)都說這部史書過於淺陋,至少,你不能把李白死亡的地點從當塗搬到宣城吧。所以在仁宗皇帝指定修的《新唐書》中,沒有說李白的死因,但是把死於醉酒的說法給刪除了。順便說一下《新唐書》作者,一個是文壇宗師歐陽修大人,另一個是宋祁,如果你對宋sir耳生,總該聽說“紅杏枝頭春意鬧”這句名詩吧,語文老師每提此字,便如同探知校長夫人紅杏出牆一般熱血沸騰:一個鬧字,把春天所有的感覺都寫出來了! 總而言之,《新唐書》比《舊唐書》靠譜。

2nd 服用丹藥中毒而死。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在唐朝,服用仙丹而死其實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畢竟,連太宗皇帝都是吃仙丹吃死的。再往歷史的長河中扒拉扒拉,各種品牌的仙丹堪稱中國的皇帝殺手。唐宗宋祖,秦皇漢武,成吉思汗,一代天驕。中國歷史上五個最彪悍的皇帝,除了宋太祖,其他四個都死於服食仙丹。

但是李白服用仙丹而死,還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煉丹就像幾年前的電商和網約車起步的時候一樣,是一個燒錢的事情。當然了結局也差不多,大部分創業公司燒錢之後都死掉了,大部分煉丹吃仙丹的人也都死掉。如果說李白在事業巔峰的時候,有錢煉丹那是靠譜的。水銀,硃砂,硫磺,鉛華這些昂貴稀有得的煉丹材料,李白如日中天的時候還出得起,可是等到晚年窮困潦倒的時候,李白已經需要本家叔叔李陽冰救濟才能活下去,再想煉丹,絕無可能。所以,服用仙丹中毒而死,是靠不住的。

3rd 醉酒捉月騎鯨昇天。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呃,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哪一天實現了呢?但是,騎鯨昇天這種事,完全是幻想好不好?我承認這種死法,或者說告別的方式的確和李白的氣質很契合,但是,故事裡的事,畢竟不是歷史中的事情嘛。

那麼,問題來了,詩仙李太白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正確答案是:病死的! 一個沒有想象力但是是事實的回答。

公元759年,史思明叛亂,李光弼率兵平叛,這時已經59歲的李白寫信給李光弼,希望再次為國家建功立業,可憐一代詩仙,放浪形骸的皮囊之下,依舊是一顆傳統儒生的心。這應該是李白最後一次建立功名的機會了吧。可惜,在得到李光弼的offer,李白老先生興沖沖的準備投奔軍營的時候,李白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 願雪會稽恥,將期報恩榮。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

  • 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

這次李白真的是病了。李白最後是死在遠房叔叔李陽冰家裡的,李陽冰除了寫的一手好字之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整理了李白的絕大部分詩歌。李陽冰說:公疾亟,草稿萬卷,手集未修。可見李白病得很重,連整理文稿這樣的活兒都幹不了。

李白得的是什麼病呢?晚唐詩人皮日休在詩歌裡透露了消息:

竟遭腐肋疾,醉魄歸八極。

啥是腐肋疾呢?郭沫若考證,這應該就是嚴重的膿胸症。

但是這些一點不打緊,人生自古誰無死。不管李白怎麼死的,人們始終記得他生前可愛的模樣,和他留下的那些生命的華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個放浪不羈的,仰天大笑的,行走四方的,不受拘束的李白,恐怕是所有讀書人羨慕的精神偶像吧。

腐肋疾算什麼。

如果詩人的桂冠只能給一箇中國人,所有人都會選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