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孟非|婚姻是圍城

《朗读者》孟非|婚姻是围城

掃上圖中的二維碼即可查看:

朗讀者·孟非

2018年7月7日,《朗讀者》第二季,第八輯的主題是『城市』。著名主持人孟非先生受邀作為嘉賓朗讀了錢鍾書先生的作品《圍城》片段。

《朗读者》孟非|婚姻是围城

錢鍾書《圍城》 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董卿 X 孟非

『城市』

董卿:我們接下來要為大家請出的這位嘉賓是一位主持人,很多人評價他說,他是難得的能夠把都市的市井氣息和都市的文化氣息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一位主持人。而我看來他作為主持人很寶貴的有兩點,他既有態度,也有溫度。態度是來自於他對這個城市的觀察,溫度是來自於城市裡人和人的關係,接下來就讓我們掌聲歡迎《朗讀者》孟非。你好孟非。

孟非:董卿你好。

董卿:歡迎歡迎。

董卿:熟悉你的人都知道,在主持《非誠勿擾》之前你主持過一檔社會新聞類的節目叫《南京零距離》。

孟非:對,九年多的時間,每天一個小時直播。

《朗读者》孟非|婚姻是围城

朗讀者 孟非

董卿:每天都在講些什麼?

孟非:高考來臨、春運、暴雨、火災等等,在老百姓生活當中覺得重要的都會涉及。

董卿:九年多的時間也讓你有機會去觀察這座城市。

孟非:我覺得我的這個工作崗位,相對給我提供了一個更全的視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百姓和我之間會形成一種信任關係。我舉個例子,有一天在節目快結束的時候有一個電話記錄,是有一對網友,一個叫呼嚕笨笨,一個叫呼嚕什麼,兩個人都來自農村,在南京打工好幾年,談戀愛,突然為個什麼事,兩個人鬧掰了,反正就聯繫不到這個女孩了,那個男孩已經瘋了,最後一線希望打電話到《南京零距離》的熱線,我當時記得我大概的語言是,在一個異地他鄉打拼的時候,兩個人有個互相照應,互相扶持,這是非常可貴的事情,我覺得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再給他一次機會見一個面不好嗎?等我下班回家的時候,我們遍佈在城市各個角落的通訊員,用他們的DV拍到了他們見面,很多群眾跑到那去,還有一些大媽在那鼓掌,我當時從那路過的時候,我看到這一幕非常感動。

董卿:老天也是在那天看上你了,說這個人以後可以做個相親節目。

孟非:所以我到現在都形成職業病了。

董卿:你的這種熱心感染著看電視屏幕前的那些人,他們也回報給你了很多讓你覺得很溫暖的地方。

孟非:是,我覺得說得很對。冬天,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原因,就在直播的過程當中,我突然一下就說不出來話了,前一句還好好的,下一句就出不來了,臺上的導播還以為我跟他們在逗樂子,一說完他們看到我的嘴形大概是“來看報道”,新聞就切出去了。在直播,沒有辦法,我們準備了大量的宣傳片,就成了宣傳片集錦,一條一條接著播,但是觀眾已經知道出事了,七八個接線員在那接熱線,等我上樓的時候,熱線組的編輯已經告訴我,說有兩個大姐已經出門,從中山門方向往電視臺來了,說會某一種推拿按摩能把這個治好。有一個姓胡的一個農民,當天晚上騎自行車,他們家四隻老母雞,他拿了三隻,放在一個紙盒子裡面,綁在自行車後備箱,從盱眙縣出發,騎了一百多公里,騎到南京,送到電視臺。我傷愈復出的第一期節目,結尾的時候我說佔用大家一分鐘,幫我個人一個小忙,我找不著人,盱眙縣一個姓胡的朋友,能不能給我提供線索?當天晚上就找到那個人了,我說春節我會到他家去看他。

董卿:也是很寶貴的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沒有什麼利益和訴求在其中。

董卿:你覺得你是不是已經成為一個南京人了?因為我知道你是重慶人。

孟非:要算從出生地來說的話我生在重慶,但是我在這個城市三十多年,已經真的是融入到這個城市的一分子。

董卿:而且你在這個城市成家立業。

孟非:是,然後很快又做了《非誠勿擾》。

董卿:八年,你有沒有算過大概為多少青年男女服務過?

孟非:將近九年時間,有六七千人。我經常在想把他們站一塊,好壯觀啊。

董卿: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想問你,如果你自己沒有結婚的話,你會站在這個舞臺上來挑選你的另一半嗎?

孟非:我覺得我年輕的時候應該不愁這個事(笑),但是我真的不排斥這個。

董卿:你認為如果你去的話成功率會很高?

孟非:那不一定,那真不一定,他們臺上很多女生都願意賴著不走。

董卿:不是,你不夠好。你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你自己的愛情故事是非常簡單而且順利的對嗎?

孟非:普普通通,跟普通人一樣。

董卿:不一樣吧?你初中開始就戀愛了,怎麼一樣呢?

孟非:

認識在初中時候。

董卿:確認戀愛關係是在高中嗎?

孟非:你一個坑接一個坑(笑)。我是在印刷廠當工人的時候,那個時候開始正經八百談戀愛的。

董卿:所以你更願意處在原來那樣的時代,還是更願意像今天這樣有更多挑選的機會?

孟非:有更多挑選的機會,同時也意味著有更多犯錯的機會。我對那些特別絢爛而短暫的東西都沒有太大的興趣,我覺得那種特別美到不真實的,看得人肝腸寸斷的、激情澎湃的那些東西,它都屬於藝術作品,不是說你選擇多了你的幸福機率就會同比的增長,我絕不相信。

董卿:愛情這個命題永遠是在一個社會大背景下的,就像很多人也會通過《非誠勿擾》來了解這個社會。

孟非:是,有一些中老年人根本沒有這方面訴求的,他們可以通過這個節目看看年輕人生活是一個什麼樣子。我碰到一個老太太,她說我可喜歡《非誠勿擾》,只要看到兩個年輕人高高興興牽手下去,那個音樂彩蛋出來之後,她就覺得幸福。

董卿:牽手成功下去是哪首歌了?

孟非:我忘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牽手不成功的音樂《可惜不是你》,這是我八年前的彩鈴,就沒換過。我跟很多人說過,等我七十多歲,一頭白髮的時候。

董卿:你有(笑)?

孟非:我希望(笑)。我在想當我晚年的時候,滿臉褶子,腰也直不起來,背也駝了,突然有一天,哪個街角里面傳出這樣的音樂,我想我一定會老淚縱橫,可能那個時候還能想得起這個節目的人已經不多了,但是有人一定還會記得。當我今天遙想未來那一天的時候,我都會有一種職業帶給我們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董卿:你是有這麼鮮明態度的一個人,所以如果你的女兒帶著她的男朋友回到家裡,你也會這麼鮮明的對待那個人嗎?

孟非:我儘量不讓他們看出來我的態度。

董卿:余光中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四個假想敵》,就是他的四個女兒,未來要是被四個男孩帶走,他心理想想就覺得患得患失的。

孟非:我會有一些感傷,但是孤獨是我們的常態,我們的父母會先於我們走,我們會先於我們的子女走,在這個世界上能陪伴我們的任何人,或長或短的只是一段,我們只需要經營好那一段陪伴的生活就好了,沒有誰會一輩子和你在一起。

董卿:八年多在這個舞臺上站著,你覺得愛情和城市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孟非:

有一句特別文藝的話叫“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經常會有年輕人說,你在北京,我在上海,這怎麼辦呢?我覺得如果當愛情來臨的時候,這真的是個問題嗎?前提是當愛情的力量足夠大,所以我特別欣賞一句話“愛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董卿:接下來你會為我們讀些什麼呢?

孟非:《圍城》可以嗎?

董卿:當然可以,其實你讀《圍城》特別合適,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錢鍾書關於婚姻是圍城這種說法大家都知道,所以如果說婚姻是《圍城》,《非誠勿擾》是什麼呢?就是在砌牆(笑)。所以今天要把這段朗讀獻給誰呢?

孟非:那就獻給《朗讀者》和《非誠勿擾》的觀眾們。

董卿:瞧這倆主持人(笑),那我們去朗讀吧。

孟非:好。

孟非:大家好,我是孟非。今天我要朗讀的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第一次獻給我熱愛的電視觀眾們。

《朗读者》孟非|婚姻是围城

《圍城》

那天是舊曆四月十五,暮春早夏的月亮原是情人的月亮,不比秋冬是詩人的月色。蘇小姐的母親和嫂子上電影院去了,只剩她跟看門的在家。她見了鴻漸,叫鴻漸坐一會,她上去加件衣服,兩人同到園裡去看月。她一下來,鴻漸先聞著剛才沒聞到的香味,發現她不但換了衣服,並且臉上唇上都加了修飾。蘇小姐領他到六角小亭子裡,兩人靠欄杆坐了。他忽然省悟這情勢太危險,今天不該自投羅網,後悔無及。

蘇小姐又問了他一遍昨晚的睡眠,今天的胃口,當頭皎潔的月亮也經不起三遍四遍的讚美,只好都望月不作聲。鴻漸偷看蘇小姐的臉,光潔得像月光潑上去就會滑下來,眼睛裡也閃活著月亮。

蘇小姐知道他在看自己,回臉對他微笑,鴻漸要抵抗這媚力的決心,像出水的魚,頭尾在地上拍動,可是掙扎不起。他站起來道:“文紈,我要走了。”

蘇小姐道:“時間早呢,忙什麼?還坐一會兒。”指著自己身旁,鴻漸剛才坐的地方。

“我要坐遠一點——你太美了!這月亮會作弄我幹傻事。”

蘇小姐的笑聲輕膩得使鴻漸心理抽痛:“你就這樣怕做傻子麼?坐下來,我不要你這樣正襟危坐,又不是禮拜堂說教。我問你這聰明人,要什麼代價你才肯做傻子?”

“我沒有做傻子的勇氣。”

蘇小姐勝利地微笑,低聲說:“Embrasse-moi!”說著一壁害羞,奇怪自己竟有做傻子的勇氣,可是她只敢躲在外國話裡命令鴻漸吻自己。鴻漸沒法推避,回臉吻她。這吻的分量很輕,範圍很小,只彷彿清朝官場端茶送客時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邊,或者從前西洋法庭見證人宣誓時的把嘴唇碰一碰《聖經》,一種敬而遠之的親近。吻完了,她頭枕在鴻漸肩膀上,像小孩子甜睡中微微嘆口氣。鴻漸不敢動,好一會,蘇小姐夢醒似的坐直了,笑說:“月亮這怪東西,真教我們都變了傻子了。”

“並且引誘我犯了不可饒赦的罪!我不能再待了。”鴻漸這時候只怕蘇小姐會提起訂婚結婚,他不知道女人在戀愛勝利快樂的時候,全想不到那些事的,要有了疑懼,才會要求男人趕快訂婚結婚,愛情好有保障。

掃上方二維碼,即為京東購書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