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葛優當演員晚,28歲才入行,最初演了幾部戲都沒讓他火起來。


他出生在藝術世家,父親葛存壯是老一輩演員,母親施文心是北影廠的文學編輯。當媽的一看葛優都30多了,還沒混出啥名堂來,著急了。


有一天,施文心找到剛從美國回來的英達,說上海的導演黃蜀芹在拍一部電視劇,看他能不能帶話過去,讓葛優演個角色。


黃蜀芹聽說後,告訴英達,你把葛優的照片拿來我看看,我不知道他長什麼樣


葛優那時候還有頭髮,但人還是長得慘了點兒。最終黃蜀芹答應讓葛優演了,正好裡面缺一個反面角色。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年輕時的葛優


葛優他媽之所以這麼想讓兒子上這部戲,原因很簡單,這部電視劇的原著作是中國近當代最經典的小說之一——《圍城》,而寫他的人也是不世出的大才子錢鍾書。


但這麼一部經典小說,改編起來可不簡單。白巖松老師有句話說得好:


背靠大樹,不要以為你就是大樹。


1

1984年的一天,正在陝北拍電影《童年的朋友》的黃蜀芹,接到一個電話。


黃蜀芹是炙手可熱的第四代導演,之前拍過80年代的偶像片《青春萬歲》,1986年她又以中國第一部女性主義電影《人鬼情》震撼影壇。


給她打電話的是上影廠的編劇孫雄飛。孫雄飛跟她說,要不要我們一起把小說《圍城》拍成電視劇


黃蜀芹一臉懵逼,她從來就沒看過這個小說,她問孫雄飛:


這本書…是講打仗的吧?


孫雄飛很無語,你自己先去找本書看看,咱們再談。


當天因為天氣不太好,攝製組正好沒戲拍。放下電話,黃蜀芹立馬叫了一輛車,趕到附近最大的縣城延安,在新華書店裡買到了兩本薄薄的綠色的《圍城》。回到房間,在炕上看完這本小說後,她才知道:哦,原來這本書和打仗沒關係啊!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1980版《圍城》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版,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這也不怪黃蜀芹看書少。《圍城》創作於解放前,它不是一個很有故事性的小說,裡面主要連諷刺帶挖苦的,對一群知識分子進行了描繪。


新中國成立後,這部小說30年沒人知道。1980年,當時正值革命文學退潮,學者文學升溫,再加上海外學者夏志清的鼎力推薦,這部小說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圍城》的敘事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


刺破一切虛妄和矯情。


這也是錢鍾書年輕時代的寫作風格。後來韓寒也深受這部小說影響,他曾經說,看了《圍城》才發現小說還可以這麼寫。韓寒的《三重門》,就是模仿了錢鍾書夾敘夾議的調侃式手法。


把文學作品搬上熒屏是一件既驚險又刺激的事兒。80年代,翻拍文學名著成為一股熱潮。四大名著中,86版《西遊記》和87版《紅樓夢》不知道被播了多少遍,直到今天還是孩子們寒暑假必看的電視劇。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黃蜀芹當然也知道改編文學作品的好處,至少還沒播名聲就先有了。雖然之前沒看過《圍城》,但她這個人的優點是識貨。黃蜀芹看完小說後,當即決定和孫雄飛拍攝這部電視劇。


但問題來了,把小說拍成電視劇,人家原作者還沒答應呢。


拍攝《圍城》必然要經過錢鍾書的同意。錢鍾書夫婦生活一向低調,不願接受任何採訪,更別說跟影視圈沾邊的事兒了。


其實,好多人老早就盯上這部小說了。他們以各種方式聯繫錢鍾書,不愧是大才子,錢鍾書回絕得都特別有文采:拙作上熒屏實不相宜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錢鍾書、楊絳夫婦


黃蜀芹一看這不好辦,必須得找點關係疏通才行。她找到了中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劇作家柯靈,請他寫了一封引薦信。


柯靈是上海文壇大佬,當年他可是提攜過張愛玲的人。1943年他主編《萬象》期間,張愛玲的很多小說都是在那本雜誌上發表的。他也是錢鍾書的朋友,1980年《圍城》的重新出版也有他“勸說”的功勞。


有了這麼大咖位的引薦人,黃蜀芹和孫雄飛很容易就敲開了錢鍾書家的門。見面後,一聊發現關係更近了,黃蜀芹才知道,原來她爸爸黃佐臨還是錢鍾書的恩人,救過他和楊絳的命。


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有句老話說得好:


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2

黃蜀芹的父親助人為樂的事,還得從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說起。


1941年,珍珠港事變爆發,上海淪陷。那時候錢鍾書夫婦剛從英國回來不久,在上海兩眼一抹黑。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年輕時的錢鍾書、楊絳


錢鍾書雖然在那一年創作出《談藝錄》和《寫在人生邊上》兩部著作,但日子過得非常艱辛。他沒有正式工作,不得不替岳父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授課,賺點生活費。


楊絳不但要四處兼職上課,還要搞副業,創作話劇,賣倆錢花花。黃蜀芹的父親黃佐臨是著名的話劇導演,他慧眼識珠,買下了楊絳《稱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兩個劇本。


黃佐臨的這筆投資很有價值,不僅緩解了錢鍾書夫婦的生活壓力,還為自己的女兒幾十年後將《圍城》改編成電視劇掃清了障礙。


既然發現是救命恩人的女兒,這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錢鍾書當即答應了小說的改編授權。接下來就看黃蜀芹他們怎麼改編了。


剛開始改《圍城》的時候,孫雄飛把它往革命化的方向去弄了,竟然出現了地下工作者,險些搞成了諜戰劇。黃蜀芹趕緊叫停,讓他完全按照小說來。


1989年9月,黃蜀芹和孫雄飛從上海飛到北京,再次看望錢鍾書夫婦,聽聽他們對劇本改編的意見,錢鍾書只淡淡說了一句:小說我是作者,電視劇你們是作者


你們就自己弄吧,別來煩我好嗎?


要想把《圍城》改編成電視劇劇本,必須給每個人物賦予靈魂。這樣一來,演員的選擇就至關重要。


很多文學作品從選演員開始就不過關。比如今年張愛玲的小說《第一爐香》又要被翻拍成電視劇,剛傳出馬思純要演主角葛薇龍、彭于晏演喬琪喬的消息,就遭到網友的群嘲。有人說:


這是拍《駱駝祥子》吧,膀大腰圓的虎妞和黝黑健壯的祥子。


《圍城》演員的挑選顯然比《第一爐香》成功得多,黃蜀芹當年的要求是:要做到幾十年不後悔。事實證明,她真的做到了。


對於全劇最重要的人物、男主角方鴻漸的扮演者,她早就想好只有陳道明能演,除了他找不到第二個人選。


陳道明那時候30出頭,剛拍完《末代皇帝》,憑藉在裡面演的溥儀,他一舉拿了國內幾個影帝,正是當紅的時候。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1988年電視劇《末代皇帝》中的陳道明


沒想到黃蜀芹一找他,就被陳道明拒絕了。


他給出的理由聽起來很充分:覺得原著小說結構鬆散,完全是依靠文學語言性的幽默支撐起來的,很難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物。他不想糟蹋作品,其實潛臺詞是——他也不想糟蹋自己。


但黃蜀芹覺得非他不可,她甚至公開跟陳道明表示:你不演《圍城》,我就不拍了


最後是黃蜀芹在一次採景時摔斷了腿,陳道明才於心不忍,答應下來。


至於女主角孫柔嘉,錢鍾書起這個名字時就充滿了諷刺,

“柔嘉”即柔嘉之術,是古代君王統治的手段,意指恩威並施


孫柔嘉結識方鴻漸時是嬌弱的學生模樣,總在方的面前展示柔弱的一面,與方鴻漸結婚之後漸漸露出了善妒、跋扈、市儈的另一面。


這樣一個婚前婚後反差極大的角色,演起來很不容易,必須得由一個實力派演員扮演。黃蜀芹找到了她拍攝的《童年的朋友》裡的呂麗萍。年輕時候的呂麗萍眼距較寬,和書中描述的孫柔嘉的外貌很相似。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婚前的孫柔嘉與方鴻漸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婚後的孫柔嘉與方鴻漸


後來電視劇播出後,她這個角色果然得到了觀眾的肯定,尤其一些大學生的評價最高:

找媳婦千萬不能找孫柔嘉這樣的!


在《圍城》裡,方鴻漸在感情上與三個女人有瓜葛:蘇文紈、唐曉芙和孫柔嘉。其中蘇文紈是主動追求他的,而且人家是典型的白富美,又有文化,是真正的博士,可偏偏方鴻漸不喜歡她。


找誰演蘇文紈就很重要了。黃蜀芹找來了話劇演員李媛媛,她人長得就非常端莊大氣。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白富美蘇文紈


對於這個人選錢鍾書也讚不絕口,電視劇播完,在給黃蜀芹的信中他表達得很含蓄:蘇小姐、高校長、方鴻漸、孫小姐、汪太太等角色甚佳。


誰演得最好,已經很明顯了。


至於唐曉芙的扮演者史蘭芽,選得尤其成功。因為原作並沒寫她是超級大美女,只是行動舉止在方鴻漸看來特別可愛,外貌描寫基本是虛寫。實寫的只有類似“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


1987年,史蘭芽只有16歲,還在上高二的她被劇組選中。她花樣年華的本色出演為唐小姐增添了許多天真浪漫,在劇中她淺淺的笑曾經迷倒了無數人。


有句歌詞形容得貼切: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她的笑,沒見過的人不會明瞭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白月光唐曉芙


3

男演員中戲份僅次於陳道明的,是趙辛楣的扮演者英達。


那時候英達剛從美國回來,跟第一任老婆也離婚了,正處於人生的低谷。之前他並沒有表演經驗,為了爭取這個角色,英達向黃蜀芹寄了一份自己認真鑽研角色寫成的人物小傳,沒想到導演看完後認為他對劇的理解很到位,非常適合做電視劇的執行導演。


英達想了想,還是更想演戲,後來他既當了副導演,又演了趙辛楣。事實上,英達不僅自己弄了個角色演,還受葛優媽媽委託,把她兒子介紹進了劇組。


黃蜀芹決定讓葛優飾演很壞的教導主任李梅亭,因為他看起來不像好人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大反派:教導主任李梅亭


當年葛大爺雖然也是“大光明”,也還是有一圈頭髮的。劇中他瘦削的臉上架著小墨鏡,斜著眼從墨鏡外看人,露出兩顆大大的門牙,李梅亭的猥瑣形象一下子從書中浮現了出來,簡直不能更形象。


劇中的李梅亭頻頻向孫柔嘉示好,直到方鴻漸挺身出來保護他才罷休,讓李梅亭氣個半死。這讓人聯想起葛優在《編輯部的故事》裡飾演李冬寶時,有一次李冬寶吐槽呂麗萍喜歡濮存昕演的那個詩人,也可以移到他對方鴻漸的吐槽:


你說他不就頭髮比我多點,眼睛比我秀氣點,文采比我好點麼。


除了這些叫的出名字的演員,《圍城》的諸多配角也都大有來頭。


高松年校長的扮演者是英若誠,是英達的父親,也是錢鍾書在清華大學執教時的學生。他那時候還是文化部副部長


當英若誠聽說要拍《圍城》時,立刻要兒子英達轉告導演,自己希望以錢鍾書學生的身份來參演。拍攝時,老爺子特意抽出一週時間,專心表演。


英若誠戲癮很大,擔任文化部副部長期間,他還參演了《我愛我家》和電影《末代皇帝》,後來因為演戲太忙,乾脆辭掉了官職。換到現在,一個副部長去演戲,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英若誠飾演的高松年


方鴻漸的掛名岳父周經理的扮演者吳貽弓,也是一名官員。那時候他的頭銜包括:上海電影局局長、上海電影製片廠廠長、上海市委委員,他其實是導演黃蜀芹的領導——《圍城》的出品公司就是上影廠。


吳貽弓還是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他導演的最有名電影是《城南舊事》,90年代他作為製片人製作了張藝謀導演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蘇小姐最終嫁給的曹元朗,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編劇沙葉新,他寫過電視劇本《陳毅市長》、電影劇本《宋慶齡》。劇中他演的曹元朗因為口吃而非常搞笑,但事實上他從小就是口吃,口吃的毛病是他爸爸讓一個山東大漢嚇出來的。黃蜀芹乾脆將計就計,讓他當成一個結巴來演,整個劇裡他就沒多少臺詞。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劇中蘇文紈與曹元朗的婚禮


每句話都以“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開頭而聞名的學監扮演者李天濟,現實生活中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編劇,代表作是經典電影《小城之春》。


劇中還有兩個美女,一是跟方鴻漸在船上鬼混的“鮑小姐”,當年是《大眾電影》的封面女郎蓋麗麗,她可是那個年代的女神。還有迷倒趙辛楣的“汪太太”則是在劉曉慶版本《武則天》中飾演蕭淑妃的于慧。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鮑小姐”蓋麗麗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汪太太”于慧


另外,褚慎明的扮演者是憑藉《濟公》成名的呂涼,女生指導範懿“范小姐”是他的妻子宋憶寧,董斜川的扮演者是導演張建亞……裡面的名人實在太多了。


就連劇中的旁白也是國內頂級的。他是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配音大師畢克。他曾為《音樂之聲》、《尼羅河上的慘案》等多部經典譯製片配音,也是《少林寺》的旁白。


因為匯聚的大咖太多,黃蜀芹將當時參與拍攝的72名演員稱為“七十二賢人”。


現在能有這麼豪華陣容的電影,估計只有《我和我的祖國》了。


4

1989年秋天,《圍城》開始在中央電視臺無錫影視基地開始拍攝。這個基地剛建成兩年,是央視為拍攝《唐明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建的。


那個年代拍戲,都時興像87版《紅樓夢》那樣搞集體學習。開拍前,黃蜀芹組織所有演員集中研究了一週劇本,討論錢鍾書的原著小說,讓每個大咖都能抓住原著人物的精神氣質


《圍城》的拍攝很講究。黃蜀芹對這部劇的拍攝概括成了三個詞:電視形式、小說容量、電影拍法


拍電視劇的時候,她把原著的9章用了十集來拍攝,在片場採用了雙機拍攝的電影化方法,把十集電視劇當成五部電影來拍。


黃蜀芹還號召大家即興發揮,表演時越自然越好。


葛優去報道時,第一次見到黃蜀芹是在上影廠門口,黃蜀芹腿傷了,還拄著拐。黃蜀芹見他第一句話就是:你隨便演


作為當時劇組最大牌的演員,陳道明對自由發揮很擅長。進劇組前就跟黃蜀芹打了招呼,我可能會講些笑話,調動一下氣氛。果然,他成了劇組裡最愛搞笑的一個。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陳道明與導演黃蜀芹/攝影:種楠


扮演蘇小姐的李媛媛剛進組不太適應,她是學院派出身,喜歡嚴格按照程序工作。陳道明就跟她講:丟掉劇本,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演就怎麼演


《圍城》裡方鴻漸的岳父岳母扮演者,是吳貽弓和他的夫人張文蓉。吳貽弓是導演出身,但演戲卻是頭一回。有一天拍一場搓麻將的戲,吳貽弓要麼牌出錯了,臺詞說對了,要麼牌出對了,臺詞又說錯了,讓所有人跟著他不停返工。


黃蜀芹也敢怒不敢言,人家好歹也是她領導啊。吳貽弓夫人張文蓉可不管那麼多,直接用上海話開罵:哪能介笨,這幾句臺詞也講不拎清?


還是女婿陳道明機智,他趕緊對“岳母”說:老丈人被您罵傻了,這戲咋拍呀?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圍城》人物,左起:導演、李梅亭、學監、高松年


拍攝的時候,黃蜀芹特意把小說中一部分妙語和警句藉由劇中人物的臺詞說出口,其餘大多都在旁白中得以呈現。編劇孫雄飛回憶,他們選取並改寫了四十個旁白,分散在每集的首尾和段落之中。


像楊絳點題的那句話——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就做成旁白放在每集片頭的最後,以至於這句話後來深入人心。


還比如在方鴻漸用法語打電話拒絕蘇小姐,說他其實喜歡唐曉芙的時候,旁白響起來了:


在這種場合下,用外國話來談尷尬的事,就像政治犯躲在外國租界裡活動一樣地覺著方便。


故事進行到三閭大學那一段時,有這麼一句旁白,也非常到位:


通常猴子蹲著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它向樹上爬去,爬得越高,後部就露出來供大眾瞻仰了。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誌。


《圍城》裡的臺詞都非常經典,這也延續了錢鍾書在原著中諷刺的一面。劇中孫柔嘉姑媽對侄女說的那句話,放在今天也很有用:


對男人,不治是不行的。


5

1990年其實有兩部熱播電視劇,一部是創造了空前絕後收視率的《渴望》,另一部就是創造了“文人劇”典範的《圍城》。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渴望》:國劇歷史上最早的“女主”劇

《圍城》劇本準備了三年,拍攝又花了小半年時間。在央視播出後,立刻成了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


在《圍城》改編和拍攝過程中,錢鍾書夫婦的總體立場是,不支持,也不反對,換句話說是,眼不見,心不煩。但在電視劇播出時,老兩口也忍不住在家邊看邊評論。


楊絳看了幾集後,覺得電視有好多毛病:一是蘇小姐在自家稱呼不對,二是趙辛楣給方鴻漸夫婦訂一間房是不對的。


錢鍾書有考究癖,但凡發現劇中哪裡不對,他一定要找到原文研究一番。為了避免影響日常工作,他索性不看,除非被老婆女兒拉到電視機旁,他才看幾眼。


不過,寫小說時非常刻薄的錢鍾書,對拍電視劇的這幫人溫和多了,他後來給電視劇蓋棺定論:


總體拍得算好了,謝謝他們。


在電視劇播出後的第二年,舉行了第11屆電視劇飛天獎——這是官方搞的“政府獎”,黃蜀芹拿了最佳導演獎,陳道明拿了最佳男主角獎。可惜的是,整部劇只拿到了長篇電視劇二等獎,只怪當年得一等獎的《渴望》實在是太火了。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圍城》劇組再聚首


《圍城》的播出,讓所有演員都火了,尤其是陳道明,他憑藉方鴻漸這個角色在國內各種獎拿到手軟,在表演上他也被正式“封神”。


葛大爺也不用說了,此後一路高歌猛進。他演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讓他獲得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緊接著又靠張藝謀的《活著》拿下戛納影帝。之後他又陸續演了馮小剛一系列賀歲電影,成了中國喜劇明星的No.1。


英達也越混越好,《圍城》的播出為他帶來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的榮譽,也成為他演員生涯的巔峰。他後來改行當導演,拍的《我愛我家》成了中國情景喜劇的不可逾越之作。


劇中美得不可方物的蘇文紈的扮演者李媛媛,後來還出演過《上海的早晨》等熱播電視劇,本來星途一片大好,可惜的是,2002年她因宮頸癌去世,年僅41歲。


6

電視劇《圍城》已經播出快30年了,但它用今天的眼光評判一點都不差,在豆瓣上它的評分是9.2,下面的留言中仍不斷有人似乎像找到寶藏一樣發現了它。


不過現在的人看當年的劇,被吸引的點很不一樣,有人說:


看第一集,方鴻漸跟鮑小姐一夜情了。想不到一百年前,中國就有一夜情了。那個時代中國男女關係就很開放了。


還有人說:為了一個美女,英若誠飾演的高校長,跟兒子飾演的趙辛楣爭風吃醋,讓人不忍直視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知乎上也有個帖子“如何評價電視劇《圍城》”,大多數人對這部劇的用心和選角之精準讚不絕口。


有人說,這是一部極難得的能充分還原原作精髓與韻味的改編影視作品。無論是先讀原著還是先看電視劇都可以,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都能無差別地呈現給你


仔細想想,閱片無數的我們還能再找到這樣一部神劇嗎?


現在回想起來,《圍城》這部電視劇的最大意義在於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大大提升了小說的知名度,使一般群眾也知道了錢鍾書。人們第一次知道,原來中國有這麼一位大學問家,他竟然還寫過這麼一部通俗有趣的傳世之作。


其實,影視圈向來看重這部電視劇,它被譽為中國名著改編劇、文人劇的神作。


即便是現在,隨便打開《圍城》一集,看看這些腕兒年輕、敬業、還不那麼出名的時候,精心創作的情景劇,庸而不俗,透著錢鍾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冷嘲熱諷,你就會立刻發現,它遠遠超過當下那些把家長裡短做到極致的《都挺好》、《我的前半生》等生活劇。


只不過當年拍《圍城》還不是高清,是用磁帶拍的,效果跟現在的電視劇沒法比。2016年1月,陳道明在公開場合還說,想自費修復《圍城》,給所有參與創作的人留一份紀念。


不過直到現在,也沒聽說明叔到底修好了沒有。


跟其他經典文學作品的改編劇不同,《圍城》這些年來很少有人說想再拍一次,只因為當年那些形象太經典,幾乎不可能被超越。


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豆瓣上有個帖子:如果現在再重拍一遍,你會選誰演?


他給出的方案是,黃磊演方鴻漸,徐靜蕾演蘇文紈,唐曉芙讓高圓圓或董潔演都行,至於趙辛楣可以讓孫紅雷出演。


帖子下方的第一個評論,得到的贊同最多:


如果按樓上,就不用看了


【轉載】我們可能再也拍不出《圍城》這樣的電視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