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黃河鄉村風情,共享石林民謠盛宴,白銀市第二屆黃河風情旅遊節8月18日啓幕

點擊上方“愛白銀”可以關注哦!

体验黄河乡村风情,共享石林民谣盛宴,白银市第二届黄河风情旅游节8月18日启幕

體驗黃河鄉村風情,共享石林民謠盛宴,白銀市又一重大節會即將啟幕。8月6日下午,白銀市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新聞發佈會在蘭州召開。甘肅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火玉龍,中共白銀市委書記蘇君,白銀市政府副市長、平川區委書記高雲翔,景泰縣委書記李作璧,白銀區委書記王琳璽,靖遠縣政府縣長劉力江等出席發佈會。白銀市副市長王祿邦主持新聞發佈會。

体验黄河乡村风情,共享石林民谣盛宴,白银市第二届黄河风情旅游节8月18日启幕

中央新聞媒體駐甘肅記者聯合會、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新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白銀市屬主要新聞媒體、有關縣區電視臺和新媒體等各級各類媒體50多家以及在蘭有影響力的旅行社代表參加發佈會。

体验黄河乡村风情,共享石林民谣盛宴,白银市第二届黄河风情旅游节8月18日启幕

王祿邦就白銀市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相關情況進行了發佈。王祿邦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華夏文明的發祥地。白銀市地處黃河上游、絲路北線、隴中腹地,這裡有特色鮮明的黃河文化,同時多彩的絲路文化、紅色文化、工礦文化和鄉村文化也在這裡匯聚融合、交相輝映,是黃河上游的旅遊勝地。舉辦白銀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是我們弘揚黃河文化、發展黃河旅遊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們培育新動能、爭創新優勢、展示新風貌的重要實踐。自首屆文化旅遊節成功舉辦以來,我們搶抓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的戰略機遇,以大景區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推動文化與經濟互動、文化與旅遊融合,以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為代表的旅遊節會日趨成熟,旅遊業態日漸豐富,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這次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是由白銀市委、市政府和甘肅省旅發委主辦,白銀市委宣傳部、市旅發委、市文廣新局、市文聯和靖遠縣、景泰縣、白銀區、平川區四個縣區承辦,目的是深度展示白銀豐富的旅遊資源、濃郁的人文風情和文明開放的城市形象,培育打造具有白銀特色、白銀魅力和白銀優勢的節會品牌,進一步提升白銀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更多的人走進白銀、瞭解白銀、感受白銀、暢遊白銀,使白銀融入甘肅乃至全國旅遊發展的快車道。

体验黄河乡村风情,共享石林民谣盛宴,白银市第二届黄河风情旅游节8月18日启幕

記者瞭解到,第二屆白銀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將於8月18日在黃河石林盛大開幕,活動期間將舉辦全國羊皮筏子漂流大賽、2018首屆“黃河石林”謠途民謠音樂節、神龍谷開溝儀式、國際攝影家行攝露營大會、“陶瓷小鎮首屆電影節”等系列活動。

白銀市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被省上確定為第八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重點分項活動。舉辦本次節會,對我市進一步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強化旅遊宣傳推廣,拓展客源市場,讓更多的人走進白銀、感受白銀、暢遊白銀,提升白銀文化旅遊影響力,增強文化旅遊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白銀融入甘肅乃至全國旅遊發展的快車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体验黄河乡村风情,共享石林民谣盛宴,白银市第二届黄河风情旅游节8月18日启幕

讓我們給心靈放個假,開啟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在這裡,我們可以遊覽黃河石林大景區,感受石林的雄渾壯闊;可以騎行在彩色大道,享受沿途的自然風光;可以到花村、水鄉、石村、桃園,品味鄉情鄉愁鄉韻、回味舊時的記憶;可以到陶瓷小鎮、礦山公園,感受工業旅遊的神秘、領略銅城開拓者精神。

發佈會上,與會領導就白銀市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回答了新聞記者的提問。

体验黄河乡村风情,共享石林民谣盛宴,白银市第二届黄河风情旅游节8月18日启幕

記者:請問白銀市委書記蘇君,白銀市第一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舉辦以來,成功打造了黃河石林、六朵金花等一批知名旅遊品牌和重大旅遊項目,可謂令人矚目。請問下一步白銀市在旅遊產業發展方面還有哪些具體舉措?

蘇君:旅遊業是一項融合度高、覆蓋面廣、拉動力強的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和富民產業。白銀作為絲綢之路的樞紐要地、蘭白都市圈的核心之地、藏金聚寶的資源富地、享譽全國的工業重地、綠色高效的農業基地和絢麗多彩的旅遊勝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多彩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交融輝映,形成了獨具西部風情的旅遊資源,許多資源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發展旅遊產業、建設旅遊城市潛力巨大。特別是在當前“大眾旅遊”時代,旅遊已從少數人的奢侈品發展成為今天人民群眾大眾化的日常消費,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對旅遊產業的發展重視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建設旅遊強省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舉措,必將為旅遊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可以說白銀旅遊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期。今後,白銀將把發展旅遊作為培育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立足資源稟賦,面向市場需求,深度挖掘和放大資源優勢,堅定不移地走集約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優質旅遊發展之路,努力把旅遊業打造成綠色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綜合性幸福產業,把白銀建成中國西北旅遊集散地和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優秀旅遊城市。

在旅遊資源開發上打好“四張牌”。旅遊經濟是特色經濟,旅遊經濟能不能做大做強,決定性因素不在於經濟總量的大小,而取決於旅遊資源與眾不同的獨特程度,取決於有沒有吸引人們眼球和激發人們感受慾望的東西。白銀旅遊業發展最大的優勢就在與差異化的資源稟賦。我們要深度挖掘優勢資源,著力打好“四張牌”。第一個是打好“古色牌”,就是指“老天爺”賜予的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老祖宗”留下的獨一無二的人文遺產。白銀歷史悠久,有瑰麗雄奇的大漠風情,靖遠的丹霞地貌絢麗多彩,景泰的戈壁大漠,還有法泉寺石窟、索橋古渡、五佛沿寺石窟、寺兒灣石窟、永泰龜城、長城烽燧、鐘鼓樓、瓷窯溝遺址等絲路遺蹟向人們展示神秘的絲路古韻。白銀是共和國工業的搖籃,亞洲最大的人工礦坑——白銀公司露天礦坑和工業博物館群體現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內涵,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銅城古色。第二個是打好“黃色牌”,指磅礴壯美的黃河風情。黃河流經白銀258公里,蜿蜒的河道經過千萬年的洗禮和沖刷,形成了黃河大峽、烏金峽、水川溼地等眾多獨居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特別是黃河石林是鑲嵌在黃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國內獨有,世界罕見,被《紐約時報》評為“2018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之一。第三個是打好“紅色牌”,就是獨樹一幟的“紅色文化”。白銀是革命聖地,是紅軍長征三軍勝利會師的地方,會師景園是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隨著長征沿線紅色旅遊城市聯盟在會寧成立,更加凸顯了會寧在紅色旅遊線路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景泰、靖遠、平川都有紅軍西路軍戰鬥的革命遺蹟和動人故事。“會師精神”和“艱苦奮鬥、創業奉獻”的白銀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第四個是打好“綠色牌”,就是指秀美的生態旅遊資源和旖旎的田園風光。戈壁綠洲壽鹿山、屈吳山、哈思山、鐵木山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綠色生態旅遊區,是遊客體驗自然、享受生活、修身養性的好去處。日漸興起的鄉村旅遊正在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新熱點。同時,作為全省唯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名城市,我們正在統籌推進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三城同創”,美化、綠化、淨化、亮化使城市形象迅速提升,花街、慢城、公園、溼地修建如火如荼,一個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特色旅遊城市正在形成。

在旅遊線路佈局上打造“一個龍頭景區,四條精品線路”。旅遊線路是旅遊業發展的生命線,是事關旅遊產業發展成效的關鍵。白銀而言,要“做強一個旅遊龍頭,做精六條特色旅遊線路”,著力打造“龍頭帶動、多點開花、網狀輻射、全域推動”的旅遊業發展新格局。做強一個旅遊龍頭。就是著力打造黃河石林風景旅遊區,爭創全國5A級景區,全面提升景區管理服務水平,努力把黃河石林建設成為引領白銀旅遊快速發展的龍頭景區和優勢品牌,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做精四條特色旅遊線路。一是以黃河石林為核心,實施景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創建國家5A級景區,串聯水川黃河大峽、黃河假日城、四龍休閒度假區、靖遠濱河景觀帶、平川北武當山、景電高揚程提灌工程、五佛沿寺、永泰龜城等沿岸旅遊景點,打造集休閒、觀光、養生、採摘等為一體的沿黃風情旅遊線路。二是以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為核心,串聯大墩梁、慢牛坡、紅堡子、紅山寺、虎豹口、西征公園、西路軍紀念館、紅軍西征勝利紀念館等景區,打造體驗式、參與式、教育式的“重走長征路”微縮景觀線路。三是以礦山公園和白銀公司露天礦坑為核心,帶動蒸汽旅遊觀光車、沿途工礦企業博物館群、華鷺鋁業等工礦遺址、金嶺公園等景區,打造城市工業文明觀光旅遊線路。四是以金溝生態景觀帶和花村顧家善為示範,加快推進鄉坊強灣村、新坪富坪花兒新村、水韻獨石、厙弆杏花村等美麗鄉村,平川棗樹臺、會寧南川、景泰西和等田園綜合體,景泰草窩灘漁農、水川康養、平川陶瓷、靖遠東灣等特色小鎮建設,著力打造山水生態、農耕文化、農事體驗、古村古鎮等生態休閒旅遊線路。

在旅遊要素配置上全方位提升“吃住行遊購娛”的品質。優質旅遊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旅遊美好生活需要的旅遊,是安心、放心、貼心、開心、舒心的旅遊。就我市而言,還沒有形成吃住行遊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沒有形成完整的產品體系和配套的旅遊功能,旅遊產品的精度開發、深度開發和品牌開發不夠,既缺少主打產品、拳頭產品,又缺少衍生產品、伴生產品,大量的地方工藝品、紀念品、土特產品和風味美食還缺乏有效的開發和市場運作,無法滿足客源市場優質化、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提檔次、上水平。突顯“吃”的特色。集中力量打造本土特色飲食文化,以靖遠羊羔肉、景泰戈壁魚蝦、會寧小雜糧、平川黑毛驢火鍋、水川長面、酸爛肉等地道美食為主,做好創新、宣傳,讓遊客用味蕾感受“白銀味道”,嚮往舌尖上的白銀。提高“住”的質量,著眼提高文化性、舒適性、便捷性,對標國內一流的水平,在加快改造提升現有賓館、飯店、民宿的同時,新建一批文化主題酒店,爭取引進一批國際品牌連鎖酒店,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文化、鄉村民宿等主題的民俗客棧。暢通“行”的渠道。加快交通主幹線與城市、景區、機場、車站之間的連接道路建設,提升路網層次,加快高鐵、通用機場建設進度,構建立體化交通格局。提升“遊”的品質。積極開發新的旅遊項目,加強景區內遊樂設施建設,增加特色果蔬採摘、徒步探險、健身娛樂、體育賽事等新興度假項目,確保安全設施完善,為遊客提供周到、安全、優質的旅遊服務。刺激“購”的慾望。加快旅遊商品研發轉化,重點抓好地方特色產品的開發、生產和包裝,特色鮮明,彰顯文化,具有代表性和紀念意義,增加遊客的購買慾望。豐富“娛”的樂趣。順應大眾旅遊多樣化、多層次的娛樂需求,白天在旅遊景點增加具有西部風情和地方特色的傳統活動和民間習俗,夜晚精心編排和演繹具有白銀歷史文化特色的節目,打造特色“燈光秀”、“夜景”、“夜市”等,讓遊客白天玩得開心,夜間也遊得盡興,不斷提高旅途滿意度。

記者:請問景泰縣委書記李作璧。自第一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在黃河石林成功舉辦以來,黃河石林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這也為黃河石林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奠定了良好基礎,請問景泰縣下一步在黃河石林創建國家5A級景區方面的舉措有哪些?

李作璧:今年以來我縣舉辦了“喜迎五一節、騎行七彩路”黃河石林踏青自行車賽、“重走長征路▪圓夢助學行”公益徒步、黃河石林國際馬拉松暨百公里越野賽和SWIX全國越野滑雪夏季滑輪錦標賽等一系列重大體育賽事,立足“石林、村莊、黃河”交融的資源稟賦,圍繞“五大”措施,積極開展黃河石林5A級創建工作。一抓景區規劃完善。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推進”的要求,集全縣之智、舉全縣之力,著力打造“七彩石林”攝影風情區、四季採摘體驗區、龍灣民俗度假區、地質遺蹟觀光區、壩灘休閒生態區五大功能區。二抓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完善黃河石林景區基礎設施及交通,改善景區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景區綠化等,完善對遊客服務中心、景區廣場、廁所等人流密集處場所的公共設施配套及環境衛生,儘快完成景泰至中川機場高速公路、白銀至景泰一級公路的建設,開通白銀、景泰至景區的公交車。三抓管理服務提升。完善遊覽線路,加強旅遊安全及旅遊意見投訴處理,開發特色旅遊商品,對景區從業人員進行統一培訓,提升員工素質,提高服務技能。四抓對外宣傳推介。利用重大節會活動,對黃河石林大景區內的美景、美食、人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進行大力宣傳,通過張貼海報、發佈招商等方式在全國各大一、二線城市進行宣傳,藉助三微一端方式大力渲染,提升景區品牌和形象。五抓產業融合發展。以黃河石林國家級滑輪滑雪訓練基地、黃河石林國際露營地為依託,通過舉辦各項體育賽事,以“旅遊+體育”撬動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大景區打造成為我縣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並充分發揮黃河石林大景區的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全縣各景區品質提升。

下一步我縣充分利用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的有利時機,將黃河石林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攝影風情休閒小鎮和體育運動競技小鎮,成為引領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的龍頭景區,進一步推動景泰全域旅遊創建工作。

記者:請問白銀區委書記王琳璽。去年以來,圍繞金溝河生態景觀帶建設,白銀區著力發展旅遊經濟,以花村·顧家善、鄉坊·強灣村、桃園·羅家灣等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六朵金花”遍地開花,鄉村旅遊發展之勢如火如荼,請問白銀區下一步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還有哪些新的舉措和謀劃?

王琳璽:首先,感謝您對白銀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注與支持。去年以來,圍繞鄉村旅遊,我們挖掘特色、健全基礎、打造品牌,鄉村旅遊取得了一點成績。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點上突破、線上拓展、面上開花”的思路,緊貼“土氣、老氣、生氣、朝氣”發展要求,從四個方面發力,不斷提升旅遊經濟發展質效。

一、完善基礎設施。以構建區域快捷交通網絡為重點,不斷提升連通區域景點通達能力。積極配合推進中蘭客專、包蘭鐵路、省道103線、慶陽環線經白銀至蘭州新區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白榆公路拓寬、靖白公路改造和沿黃濱河道路建設;加快黃河大峽谷旅遊航道、烏金峽至大峽谷水上旅遊航線開發;加快水川三類通用機場籌建進度,完善水、路、空立體化旅遊交通格局。同時,健全餐飲住宿、休閒娛樂、戶外運動鄉村旅遊服務體系,不斷滿足遊客多元化需求。

二、優化空間佈局。按照點線面結合的思路,加快旅遊產業發展步伐。點上,繼續以“六朵金花”為重點,深入挖掘當地特色,高標準、高起點進行規劃設計,著力打造鄉村旅遊品牌。線上,主動與青城古鎮對接,積極參與蘭州—白銀黃河風情旅遊帶建設;以沿黃快速通道為軸線,建設左羅溝生態景觀帶;按照“先行截汙、再造駁岸、營造景觀、促進產業”要求,打造金溝河生態景觀帶。在面上,做活“旅遊+”文章,推動旅遊業與文化、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構建一體化旅遊產品體系,真正形成大旅遊格局。

三、豐富功能業態。緊扣鄉村的特點特色,通過開發特色菜、農家菜、山野菜等菜品,發展特色民宿、野外拓展、自駕遊等項目,開發手工編織、根雕盆景、窗花剪紙等旅遊商品,引入熱氣球、觀光小火車等遊憩遊覽交通等模式,最大程度豐富景區景點功能業態,完善吃、住、行、遊、購、娛、養、廁旅遊八要素鏈條,不斷提升區域旅遊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強化經營管理。構建“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市場運作、合力推動”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健全鄉村旅遊標準化體系,制定鄉村旅遊住宿、餐飲、娛樂、購物等主要消費環節的服務規範和定級標準,建立鄉村旅遊經營統計、監測、服務質量數據庫。引導建立鄉村旅遊協會,制訂《誠信經營公約》,完善行業自律和動態管理機制,規範鄉村旅遊市場秩序,確保誠信經營。

再次感謝您對白銀區旅遊業的關注,希望與會的媒體記者朋友們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白銀區各項工作。

謝謝大家!

記者:請問平川區委書記高雲翔。作為西部陶都,平川區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以陶瓷研發展示為核心的陶瓷特色小鎮,創造了“旅遊+工業”融合發展的典範。據我們瞭解,平川區鄉村旅遊資源也得天獨厚,比如有百年曆史的小黃灣古村落。請問在鄉村旅遊方面,平川區下一步是如何謀劃的?

高雲翔:各位領導、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平川區是1985年隨白銀恢復建市而成立的市轄區,地處甘肅中部、黃河上游,是蘭白核心經濟區中的重要節點城市,是甘肅重要的能源新能源基地,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必經之路,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區位優勢明顯,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鸇陰古渡口、鸇陰城、柳州城、打拉池城、迭烈遜古堡城、屈吳山、紅山寺、龍鳳山、北武當、福壽山石刻等眾多絲路遺蹟,有1930年黨領導的地下活動、1932年黨領導的水泉起義和1936年紅一、四方面軍打拉池會師等紅色遺蹟。先後建成和正在建設的景區景點,可以概括為:“一鎮一街兩館三村三園三區”,即平川陶瓷小鎮、尚文坊文化一條街、紅軍西征勝利紀念館、屈吳山紅色紀念館、小黃灣古村落、泉村·響泉、神木頭移民新村、屈吳山森林公園、華辰生態園、王進寶將軍墓遺址公園、紅山寺紅色文化旅遊區、龍鳳山民俗文化旅遊區、北武當黃河文化旅遊區,逐步形成了主城區一日遊、東線一日遊、西線一日遊3條精品旅遊線路。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會議精神,充分挖掘陶瓷文化內涵,高度重視鄉村旅遊市場,提出了把我區建設成為旅遊特色鮮明、服務設施完善、發展環境優良的絲綢之路旅遊經濟帶上重要的節點城市和蘭(州)西(寧)銀(川)城際間知名的旅遊休閒目的地的旅遊業發展定位,和構建“一個陶瓷特色小鎮、一條紅色旅遊帶、多張鄉村旅遊名片、六大主題旅遊線路”(黃河風情遊、紅色教育遊、絲路古蹟遊、工業觀光體驗遊、鄉村休閒遊、綠色生態遊)的旅遊發展格局。

依託千年瓷窯,建設平川陶瓷小鎮,打響西部陶都品牌。平川陶瓷產業歷史悠久,陶瓷文化積澱深厚,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境內就開始燒製彩陶。宋夏以來,陶土資源豐富的瓷窯溝成為重要的陶瓷產地,窯火延續千年,在1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仍然殘存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民窯窯址達100餘座,成為讓人歎為觀止的露天博物館。建國以來, 瓷窯從手工民營逐步發展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國有陶瓷生產企業,生產的“格威”牌產品暢銷西北五省區,設計生產的漢馬鏤金酒具、茶具、文具榮獲全國旅遊紀念品。面對如此厚重的陶瓷歷史文化資源優勢, 平川區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積極進行體制機制的變革,培育發展了一批民營陶瓷企業,啟動瓷窯文化遺址研究、保護、開發項目。“復活”了失傳700多年的油滴天目釉燒製技藝,其作品連續兩屆獲得全省旅遊產品創新大獎,向世人掀開了瓷窯神秘美麗的面紗。仿古彩陶作品、工藝美術陶瓷作品、高檔文化藝術創意作品先後獲得國內大獎。窯變珊瑚釉福祿瓶獲得“絲綢之路”陶瓷藝術創意設計大賽一等獎。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潘偉院士入駐平川陶瓷特色小鎮。繼2009年舉辦首屆,每兩年一屆的西部陶瓷峰會暨平川陶瓷文化節,已成為全國陶瓷行業共謀發展的主要平臺。這裡已成為中國陶瓷產業轉移示範基地。打造平川陶瓷特色小鎮,打響西部陶都品牌,是平川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走“旅遊+工業”、“旅遊+陶瓷”,加快培育新動能提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平川陶瓷特色小鎮於5月3日盛大開園以來,已成為推動全區旅遊發展的重要引擎。

依託千年渡口,建設小黃灣古村落,加快鄉村旅遊發展。平川區黃灣古渡口即漢時的鸇陰口,宋、明時稱為迭烈遜渡口,清時為黃沙灣渡口,民國後稱之為安寧渡口。從秦漢至明代,圍繞著這條古渡口分佈著9座古城遺址。小黃灣村三面環黃河,村民至今出行依靠黃河擺渡。村內自然遺存豐富,原始風貌保存較好,有百年梨園、千年渡口,更有神仙灣、虎頭咀、福壽山石刻、漢代水獸等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存,打造旅遊古村落自然條件較好,也是走“旅遊+扶貧”,改變全村貧困落後面貌的最有效途徑。區上成立了由區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小黃灣古村落建設領導小組,集全區之力打造小黃灣古村落生態旅遊區。目前,各項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以建設小黃灣古村落為突破口,相繼完成了寶積鎮響泉村、黃嶠鎮神木頭村美麗鄉村提升工程。7月31日舉行了首屆“隴上寶積·靈秀響泉”鄉村文化旅遊節。隨著小黃灣古村落、泉村·響泉、神木頭移民新村的建成運營,將有力激發全區上下加快鄉村旅遊工作發展。全區加快鄉村旅遊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我區建設成為全省知名的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創建1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1個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田園綜合體、3個達到國家3A級景區標準的鄉村旅遊景區,全區累計建設5個鄉村旅遊專業村,50戶星級農家樂,鄉村旅遊接待人數年增長25%以上,鄉村旅遊綜合收入年增長30%以上。重點實施鄉村旅遊“十大行動”,即規劃引領行動、產品創新行動、基礎和服務設施提升行動、精準扶貧行動、品牌創建行動、週末休閒行動、商品開發行動、宣傳營銷行動、服務優化工程、人才培訓行動。歡迎各位領導、新聞媒體及廣大記者朋友們到“紅色勝地·西部陶都”蒞臨指導、觀光旅遊!

記者:請問靖遠縣縣長劉力江。靖遠縣作為黃河沿線重要節點縣區,境內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今年以來著力打造的“水韻·獨石”鄉村旅遊示範村點好評如潮,請問下一步靖遠縣在把“水韻·獨石”打造成優質的鄉村旅遊景點方面還有哪些新的舉措?

劉力江:靖遠縣,是全省黃河流經里程最長的縣份,也是聞名隴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古絲綢之路北線重鎮,近年來,我們堅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加快轉型升級的優先方向,立足“山水人文、大美靖遠”的品牌定位,著力構建“一心一帶四區多點”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已初步打造形成了黃河風情、農耕體驗、紅色文化、民俗宗教、生態觀光等多條旅遊線路和重點景區。其中,“水韻·獨石”鄉村旅遊示範村就是我們按照省市文旅產業發展部署,充分利用沿黃區位和資源優勢,聚力打造的黃河旅遊風情線精品示範工程,同時,也是這次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和關鍵組成部分。

目前來說,“水韻·獨石”旅遊村“一石一湖兩渠一村莊”的旅遊景點和線路佈局,已經吸引了市內外一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整體運行和發展勢頭良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水韻·獨石”等鄉村旅遊景區打造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抓實抓好,具體的思路和舉措就是“圍繞三個關鍵,抓好三項工作”。

一是圍繞“農民富”,創新鄉村旅遊開發模式。充分把握利用農村“三變”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依託組建的靖遠“水韻·獨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按照“財政引導+社會資本+村集體資產、資金+農戶土地、資金”等多家入股合作的方式,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和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旅遊開發和美麗鄉村建設,在解決旅遊項目融資難題的同時保障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的兜底分紅,並根據收益情況進行利潤提成,凝聚合力打造“水韻·獨石”黃河沿線大景區,促進縣域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二是圍繞“產業興”,推進多元業態融合發展。定位於打造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鄉村體驗為一體的特色美麗鄉村項目,我們將按照“旅遊+”的思路,拓展“農莊+遊購”鄉村度假模式,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民俗文化等旅遊資源,大力推進鄉村博物館、隴原巧手館、農特產品展館、民俗文化街建設,積極開發水上游樂、戶外運動等參與體驗型旅遊項目,力爭打造形成要素齊全、業態多元的特色鄉村旅遊產業。

三是圍繞“鄉村美”,大力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在深入開發景區的同時,我們將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重點開展衛生改廁、河道保潔、村莊綠化等景區生態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進一步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景區配套設施,全面改善提升農村、景區及周邊環境,讓“水韻·獨石”的“天更藍、水更清、風景更美”,真正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鄉村旅遊高地、休閒度假勝地和生態康養福地。

記者:請問白銀市委書記蘇君。近年來,白銀市探索“體育+旅遊+扶貧”融合發展新路子,通過舉辦大型國際賽事,打造鄉村旅遊成功典型,深入推進體育賽事與旅遊扶貧相結合,不僅大力提升了白銀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請問下一步白銀在鄉村旅遊與脫貧攻堅融合發展方面還有哪些想法?

蘇君:白銀是一個旅遊資源絢麗多彩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欠發達的貧困地區,與全國全省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當前擺在全市各級領導幹部面前的最大政治任務。近年來,我們鄉村旅遊作為一項扶貧和富民工程,作為旅遊產業轉型的重點來抓,將鄉村旅遊與農業發展、城市創建、移民搬遷、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體育發展相結合,既極大提升了白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推動了鄉村旅遊較快發展,幫助農民拓展了增收渠道,加快了脫貧奔小康步伐。比如,去年以來我們打造的“花村·顧家善”,從去年6月份開業至今,共接待遊客13.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330萬元,充分彰顯了鄉村旅遊的潛力。

今後,我們將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走“旅遊+扶貧”融合發展的路子,實施鄉村旅遊精準扶貧工程,大力整合旅遊扶貧資金,深入挖掘山水生態、農耕文化、農事體驗、特色種植、古村古鎮的旅遊價值,大力發展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遊,以貧困村的痛點打造鄉村遊的亮點,推動旅遊扶貧向縱深發展。一是把旅遊扶貧與“兩園”建設相結合。當前,我們脫貧攻堅的主攻方向是產業培育,產業培育的重要載體就是特色產業園、扶貧產業園“兩園”建設。我們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在一些有基礎、有條件的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建設一批旅遊扶貧產業園、旅遊特色產業園,把旅遊產業培育成脫貧攻堅的支撐產業。二是把旅遊扶貧與“三變”改革相結合。運用改革的思維和辦法,積極挖掘和盤活農村旅遊資源,通過旅遊廊道和大景區輻射、重點城鎮和示範村帶動、旅遊企業吸納和就地輸轉、農村文化遺產入股、異地搬遷村莊改造等模式,推進村鎮變景區、農舍變旅館、農民變導遊。三是把旅遊扶貧與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建設相結合。把旅遊理念和元素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鄉村旅遊要素拓展和品牌創建工程,在沿黃、城鎮和景區周邊、國省道沿線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周邊打造一批美麗鄉村,在會寧南川、靖遠東灣、景泰西和、白銀區水川、平川區棗樹臺等地打造一批田園綜合體,積極打造黃河石林、水川康養、景泰草窩灘漁農、平川陶瓷、會寧漢唐、五合枸杞等一批風格獨具的特色小鎮,形成特色旅遊產品,構建旅遊產業鏈,輻射帶動周邊貧困人口就地參與旅遊經營服務,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